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粮液

五粮液


4 质量管理方面
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和完善质量检测能力建设, 推进标准化建设,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打造全方位、 立体的质量防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 持处于中国食品饮料行业质量管理的绝对标杆。
5 资本运营方面
尽快完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对市值管理进行全面 研究和探讨,探索适合公司发展的市值管理方式, 积极开展资本运作,通过国企改革等手段促进市值 增长,建立市值管理的长效机制。 同时加大对外资源整合步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销售方面
新建立三家品牌营销公司,走品牌精细化,专业化管理道路,同 时加快布局 互联网+酒业销售 ,适应市场模式变革,不断完善公 司销售板块组织结构,适应市场竞争
3
生产方面
走创新发展之路释放活力,全力推行内部市场化改革,部分酿酒 车间实行公司化管理,将管理权限下放基层,进行独立核算,不 断提升生产系统的精细管理,适应市场需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15年,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经济 结构调整,内需不振,白酒行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 严峻,面对挑战,公司主动顺应新常态,积极创新 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总体 趋稳,库存和动销趋于优化
1
管理方面
以不断提升效率,简化流程为目标,再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减 少职能部门,实行大部制架构变革,适应公司管理和市场竞争的 需要,同时公司将经营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采取成本费用预 算管控等措施,使目标任务和成本费用挂钩,内部挖潜添动力 , 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五粮液
滕长青 2016/6/25

公司信息
公司前身宜宾五粮液酒厂1959年3月12日 成立。 97年5月8日根据五粮油酒厂关于发起设 立本公司的决议,对五粮液酒厂进行局部 改组。97年8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1997]295号 文批准, 由四川省宜宾五浪液酒厂独家发起,并拟 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设立 本公司。
独有的600多年明初古窖生物群奠定基础
1
多种综合优势
独有的五种粮食配方,特殊工艺并不断创新,规避风味单 一,口感欠佳的不足 独有的包包曲技术使得五粮液酒香气悠久,味道醇厚,入 口甘美
2
产能规模和工艺
公司由20世纪80年代初3000多吨的生产能力到现在数十 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生产规模和量的飞跃,成为世界 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目前,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窖房和 世界最大的酿酒车间,同时还拥有行业领先的包装生产线 以及专业,先进的质量分析检测仪器,有力保障的公司产 品质量的稳步提升
公司治理基本情况
公司致力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严格按照 《公司法》 《证券法》等法规的要求,制订了相关 的规章制度并持续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股东大会, 董事会,确保其行使决定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经营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西南腹 地的四川省宜宾市北面的岷江之滨。其前由50年代初几家古传 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 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1998年改制为“五粮 液集团有限公司”。 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经营为主,同 时生产经营精密塑胶制品、成套小汽车模具、大中小高精尖注射 和冲压模具,以及生物工程、药业、印刷、电子、物流运输和相
五粮液为大曲浓香型白酒,产于四川宜宾市, 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种粮食发 酵酿制而成,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宋 代宜宾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大豆、大米、 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的“姚子雪曲” 是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公元1368年,宜宾 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时 称“杂粮酒”,后由晚清举人杨惠泉改名为 “五粮液”。现在五粮液由宜宾五粮液集团有 限公司酿制。2013年五粮液品牌价值被《食 品界月刊》评估达692亿元。五粮液是中国最 高档白酒之一。
6
消费者与企业关系
消费者参与产品生产过程进一步深入,比如定制、体验、设计, 融入生产过程
挑战与机遇并存
产能行业消化压力巨大,产能过剩现象突出,高端市场受限、 人工,原材料,物流等成本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增加,公司利润 面临压缩的压力 行业资源重构,并购整合成为新常态 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带动下企业亟需从采 购到营销全过程深刻变革
8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方面。公司层面积极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将 公司发展与管理层、骨干员工、经销商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利 益共同体,构建更大合力来推动公司稳步发展;新设二级子公司, 积极引入外部资源,构建混合所有制的新模式促进子公司发展。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1
行业竞争格局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换挡调整期,我们判断 经济新常态 依然可 能是近两年乃至 十三五期间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公司将面临更大 的发展前景,内部转型是必然之举
4
行业增速回归理性
进入调整期后的白酒行业,产销量的增速开始放缓,2015年,行 内业多数企业业绩开始止跌回暖,已进入筑底或触底向好阶段, 行业调整近四年,业绩从整体下降到小规模回升,白酒行业格局 正在深度重构
5
国际化步伐加快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亚投行的正式运营,中国产能国 际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共享的脚步也进一步加快,随着中国经 济文化进一步国际化,文化属性产品将更受国际消费者青睐
4
品牌建设
五粮液品牌依然领军行业,得到国际国内,行业内外一致认 可。2015年年度中国制造十佳评选 杰出贡献奖 , 在意 大利米兰也获得多项殊荣,续写了 百年金牌不倒 的新辉煌 蝉联第二十一届 中国最有价值品牌 榜单第三名,连续21年 保持白酒制造行业第一名
5
在资本市场
2014年度最受投资者尊重的百强上市公司 2014年度金牛最高效 率公司 2014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 第十一届 金圆桌奖之 优秀董事会
7
白酒制造业发展
2015年度,全国白酒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5,559亿元,较上年 5,283亿元增长5.22%;白酒产量1,313万千升,较上年1,249万 千升增长5.07%(其中:四川省白酒产量371万千升,较上年350 万千升增长5.98%);白酒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1,279亿元,较上 年1,231亿元增长3.93%,利税总额中利润总额为727亿元,较上 年704亿元增长3.29%。(数据来源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 轻工业信息中心《全国酿酒行业信息》行业册)。对比白酒制造 业发展状况,本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状况与白酒制造业发展基本一 致
核心竞争力分析
五粮液从地方性企业发展为世界知名大企业, 从地方性品牌到享誉全球的世界品牌,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公司在品牌影响 力,自然环境,生产工艺,生产质量,科研 水平,人才队伍,经营网络等方面的核心竞 争力优势明显,铸就了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 力。
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五粮液具有唯一性
2
行业并购整合
由于产能过剩,品牌集中度低,兼并重组将成为行业新常态,在 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具有优质产品,品牌知名度高,营销能力强 的企业在行业调整期更具有优势,产品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的趋 势愈发明显
3
消费结构调整
白酒行业仍处于调整期,消费逐步趋于理性,消费结构得到进一 步调整,大众消费群体已成为高端白酒产品的消费主力,消费需 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特征,消费者更青睐个性化产品定制。
关服务业等多元发展,具有深厚企业文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经营分析
公司致力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严格按照 《公司法》 《证券法》等法规的要求,制订了相关 的规章制度并持续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股东大会, 董事会,确保其行使决定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奖项
消自1915年代表中国产品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五粮液酒又 相继在世界各地的博览会上共获38次金奖,1995年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 食品博览会”上又再获金奖,铸造了五粮液“八十年金牌不倒”的辉煌业绩, 并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2002年6月,在巴拿马 “第20届国际商展”上,再次荣获白酒类唯一金奖,续写了五粮液百年荣誉。 同时,五粮液酒还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四度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 章;其商标“五粮液”1991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驰名商标”;数年来 “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中排位第 一,2006年其品牌价值达358.26亿元,具有领导市场的影响力。五粮液股份 有限公司于2003年再度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我国酒类行业唯一两 度获得国家级质量管理奖的企业。
3 市场营销方面
坚持以市场为中心,创新营销模式,推进渠道扁平 化、多元化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按照公司 “1+5+N”品牌战略规划,继续优化品牌结构,加 强品牌建设,同时继续强化公司全价位、全产品线 品牌的打造和宣传。在掌控传统营销渠道、构建 “互联网+”等新型渠道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 营销规则设计,快速推进营销系统业务组织架构调 整,强化营销高市场的适应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营销系统组织架构 再次优化,以市场为导向将各职能重新调整组合,各品牌 运营公司正式挂牌运营,实现权限下放,管理下移,渠道 下沉,服务前置,为更好地扩展市场打下了见识的基础。
6
提高市场占有率
持续推进 1+5+N 品牌战略,在保持高端产品五粮液核心 品牌的市场地位的同时,打造五粮春,五粮醇,五粮头曲, 五粮特曲,绵柔尖庄五个核心系列产品,构建全价位产品 线,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
6
主要经营指标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6.59亿元,同比增长 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6亿元, 同比增长5.85%,系产品收入、销量增长所致;营业成本 66.72亿元,较上年57.72亿元增长15.59%,主要系非酒 类及中低价位系列酒产品销售比重上升所致;销售费用 35.68亿元,较上年43.09亿元下降17.19%,主要系公司 采用成本费用预算管控等措施加强管理所致;管理费用 21.29亿元,较上年20.47亿元增长3.99%,主要系综合性 管理费用略有上升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91亿元,较上年7.95亿元大幅增长742.10%,主要系 本期加大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比例及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收现 增加所致;公司酒类产品销售量13.74万吨,较上年11.89 万吨增长15.57%,主要系中低价位产品销量增加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