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上学期化学11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11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化学11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Mg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2 Mg2++2OH-B . NaHS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H2O H2S+OH-C . NaH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HCO3-+H2O OH-+H2CO3D . 反应:Cr2O72-+ H2O2CrO42-+2H+,其平衡常数K=2.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 H+、I-、NO3-、CO32-B . NH4+、Fe3+、OH-、Br-C . K+、Cl-、Cu2+、NO3-D . Al3+、SO42-、Na+、S2-3.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 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直接放在纸上称量B .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滴定结果将偏高C . 氨水滴定盐酸时,用酚酞作指示剂D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测其pH4.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热化学方程式结论A2H2+O2=2H2O △H=-483.6 kJ/mol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BOH-+H+= H2O △H=-57.3 kJ/mol含1mol NaOH的稀溶液与浓H2SO4完全中和,放出热量小于57.3 kJC2C+2O2=2CO2 △H=-a kJ/mol2C+O2=2CO △H=-b kJ/molb<aDC=C △H=+1.5 kJ/mol金刚石比石墨稳定A . AB . BC . CD . D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 . 图1表示A+B 3C+2D △HK,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 两池中H+均移向Pb电极B . 左池每消耗3 mol Pb,右池生成2 mol Al2O3C . 左池Pb电极质量增加,右池Pb电极质量不变D . 左池正极反应:PbO2+4H++2e-=Pb2++2H2O9.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H3COOH溶液中:c=c+cB . pH=2的HCl与等体积0.01 mol/L CH3COONa混合后,溶液中cC . 氨水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c+c=c+cD . 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c10.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往1mL 0.1mol/L AgNO3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的NaCl溶液,再往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KI溶液,充分振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Ksp >KspB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反应达平衡:H2+I2 2HI,缩小容器体积气体颜色加深平衡逆移C等体积、等pH的HA和HB两种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大小相同的锌反应反应开始后HA产生H2的速率更快HA是弱酸D向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产生气体的速率明显加快CuSO4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A . AB . BC . CD . D11. 一定条件下,CH4与H2O发生反应:CH4+H2O CO+3H2。

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的焓变ΔH<0B . 图中Z的大小为b>3>aC . 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 . 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减小12.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2(g)+O2(g)⇌2NO(g),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 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 . 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 . 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 . 若曲线b改变的条件是温度,则该反应△H<013. 将0.2mol/L HCN溶液合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 cB . 溶液显酸性C . c- c= cD . c+ c=2 c14. 室温下,用0.10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Ⅰ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 . 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小于20mLC . V=20mL时,两份溶液中c=cD . V=10mL时,醋酸溶液中c>c>c>c15.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温度一定时,Ksp随c的增大而减小B . 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最大C . 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 . 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二、实验题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探究(1)中和热的测定:用50mL 0.5mol/L 的盐酸与50mL 0.55mol/L 的NaOH 溶液在如图1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热测定,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测得中和热数值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中和滴定: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加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

①指示剂法: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取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②传感器法: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当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的温度为________℃。

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代替稀盐酸,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如图3所示,图2与图3中溶液起始pH后者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图3中反应终点时溶液pH约为8,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三、综合题17. 甲、乙同学用0.10mol/L H2C2O4草酸溶液、0.01mol/L KMnO4溶液、0.01mol/L H2SO4溶液、一定量的蒸馏水等试剂,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探究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已知酸性KMnO4与H2C2O4反应后Mn元素以Mn2+形式存在溶液中,C元素转化为CO2气体逸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序号温度/℃体积V/ mLH2C2O4溶液水KMnO4溶液H2SO4溶液12510.00.04.02.02258.0a4.02.03b0.04.02.0①若以实验1为对照组,为了达到实验探究目的则a=________,b=________。

②若实验1测得溶液褪色所需时间为5s,则用高锰酸钾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乙同学部分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表: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mol/LmLmol/LmL①0.102.00.014.0250.102.00.024.025……该同学想通过实验①和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你对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

18. 一直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在100℃时,将0.40mol NO2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每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的物质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sn/mol20406080100n0.40acden0.000.05b0.080.080.08(1)a、b、c、d、e中属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100s后降低反应混合物的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2)20~40s内,v=________mol/,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NO2充入密闭注射器中,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 . 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B . c点与a点相比,c增大,c减小C . 若密闭注射器为绝热容器,则T>TD . d点时v(正)>v(逆)(4)能说明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A . 体系的颜色不变B . 恒容条件下,气体的额密度不变C . 2v正(NO2)=v逆(N2O4)D .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5)100℃时,容器中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请画出80℃时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并进行适当标注。

________19. 已知: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Ka(CH3COOH)=1.8×10-5,Ka (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CaF2)=1.5×10-10②25℃时,2.0×10-3mol/L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1)下列有关氢氟酸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A . 常温下0.1mol/L的氢氟酸溶液pH约为2B . 氢氟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 10mL 1mol/L 氢氟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 . 某氢氟酸溶液与金属镁反应的速率比较慢E . 相同条件下氢氟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的弱(2)NaF是一种农业杀虫剂,溶液中四种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3)25℃时,将20mL 0.10 mol/L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NaHCO3溶液混合,分别得到溶液1和溶液2,实验测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如图2所示,曲线a反映的是________(填“CH3COOH”或“HSCN”)与NaHCO3反映产生气体的变化情况,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溶液1________c溶液2 (填“>”、“<”或“=”)(4)CaF2俗名萤石,难溶于水,若将4.0×10-3mol/L HF溶液与2.0×10-4mol/L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判断此时溶液中是否有CaF2沉淀生成并说明理由________四、工业流程20. 某化学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以含镍废催化剂为原料来制备NiSO4·7H2O。

已知某化工厂的含镍废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31%)、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的pH如表:(1)溶液①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________(填化学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