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杂交技术

蛋白质杂交技术

•待 测 样 品 经 过 S D S 聚 丙 烯 酰 胺 凝 胶 电 泳 (SDS-PAGE)
•被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固相支持物以非 共价键的形式吸附蛋白质
•以固相支持物上的蛋白质为抗原,与对应 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发生反应
•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 分离的靶蛋白。
20mmol/L Tris(pH 7.5) 150mmol/L NaCl 1% Triton X-100 焦磷酸钠,β-磷酸甘油,EDTA,正钒酸钠 (Na3VO4)亮抑肽素等多种蛋白酶抑制剂
2×蛋白上样缓冲液 100mmol/L Tris·Cl(pH 6.8) 200mmol/L二硫苏糖醇(DTT) 4%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0.2% 溴酚蓝 20%甘油
15
线性分离范围 (kD)
12~43
10
16~68
7.5
36~94
5
57~212
1.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灌制
(1)安装玻璃板
(2)确定凝胶溶液体积,按所需丙烯酰 胺浓度配制一定体积的分离胶溶液。
依次混合各成分(见下表) 一旦加入TEMED,马上开始聚合,故 应立即快速旋动混合物并进入下步操作
表2 积层胶、分离胶所需溶液成分的配比
第四节 蛋白质杂交技术
•检测DNA可用Southern印迹法
•检测RNA可用Northern印迹法
•检 测 蛋 白 质 同 样 有 蛋 白 质 印 迹 法 (Western印迹法)
•蛋白质印迹是将蛋白质转移到固相支持 物上,然后利用抗体与附着于固相支持 物上的靶蛋白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结 合反应
一、原理
2.5 2.5 2.5 2.5
- --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008 0.006 0.004 0.004
10 10 10
10
15% 2.3 5.0 2.5
- 0.1 0.1 0.004 10
(3)迅速在两板的间隙灌注丙烯酰胺溶 液,留出积层胶所需空间(梳子的齿长 再加1cm)。然后小心的在丙烯酰胺溶液 上加一层去离子水。凝胶垂直放置于室 温下。 (4)分离胶聚合完全后(约30min), 倾斜倒出覆盖的去离子水。 (5)配制5%积层胶。
(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原理是根据大多数蛋白质都能与阳离子 表面活性剂SDS按重量比结合成复合物
•使蛋白质复合物所带的负电荷远远超过 天然蛋白质分子所带的负电荷,消除了 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电荷效应
•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 量的大小,从而达到了分离不同分子量 大小蛋白质的目的
•胶有效分离范围取决于用于灌胶的聚丙 烯酰胺的浓度和交联度。
•Western印迹有SDS-PAGE的高分辨力
•固相免疫测定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测 出1ng~5ng中等大小的蛋白质。
•由于蛋白质的电泳分离几乎总是在变性的 条件下进行,因此,不存在溶解、聚集以 及靶蛋白与外来蛋白的共沉淀等问题。
•还具有简便、标本可长期保存、结果便于 比较等优点。
二、试剂
(一)蛋白提取试剂 1.细胞裂解液
溶液成分 (ml)
5%积 层胶

3.4
30%丙稀酰胺 0.83
1.5mol/L

Tris(pH8.8)
1.0mol/L Tris(pH6.8)
0.63
10%SDS
0.05
10%过硫酸胺 0.05
TEMED
0.005
总体积(ml) 5
不同浓度的分离胶 6% 8% 10% 12% 5.3 4.6 4.0 3.3 2.0 2.7 3.3 4.0
•经双丙烯酰胺交联后丙烯酰胺凝胶的刚 性和抗张强度都有所增加,形成的小孔 必须能够允许SDS蛋白复合物通过
•这些小孔的孔径随双丙烯酰胺、丙烯酰 胺比率的增加而变小,比率接近1:20时 孔径达到最小值。一般按双丙稀酰胺、 丙烯酰胺为1:29配制
表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
丙烯酰胺浓度 (%)
3.10% SDS 可用去离子水配成贮存液 保存于室温。 4.10%过硫酸胺 •过硫酸胺提供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 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可用去离子水配制小量的贮存液并保存 于4℃冰箱中。 •由于过硫酸胺会缓慢分解,故应隔周重 新配制。
5.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 通过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 酰胺与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6.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 •配成10×贮存液备用,在900ml去离子水 中溶解30g Tris碱和144g甘氨酸,然后加入 10g SDS,用HCl调pH至8.3,用去离子水 补至1000ml。 •使用前用去离子水稀释成1×应用液。
使用时,将1份上述贮存液加9份去离子 水即为丽春红S应用液,使用后应废弃。
(五)封闭液
5%脱脂奶粉 0.01% 防沫剂A 0.02%叠氮钠 溶于磷酸盐缓冲液(PBS)
三、实验方法
(一)样品前处理 •细菌一般直接用蛋白上样缓冲液裂解; •真核细胞或哺乳动物组织通常加细胞裂解 液,机械或超声波室温匀浆0.5min~1min。 •4℃ 10,000g~13,000g离心5min,取上清 •按照每4μl蛋白样品加入1μl 5×蛋白上样缓 冲液的比例混合。100℃水浴加热3min~ 5min,以充分变性蛋白。 •冷却到室温SDS-PAGE试剂 1.30%丙烯酰胺溶液 丙烯酰胺30g、双
丙烯酰胺0.8g,溶于100ml水中,过滤后贮
于褐色瓶中低温保存,可用一个月。
2.Tris缓冲液 (1)1.5mol/L Tris(pH8.8)/积层胶缓冲液: Tris碱 18.17g,用HCl调pH8.8,加水至 100ml。 (2)1.0mol/L Tris(pH6.8)分离胶缓冲液: Tris碱 12.11g,用HCl调pH6.8,加水至 100ml。
(三)转膜缓冲液
39mmol/L 甘氨酸 48mmol/L Tris碱 0.037% SDS
20% 甲醇
(四)染色液与脱色液 1.考马斯亮蓝R250染液 100mg考马斯亮 蓝R250溶于40ml 乙醇,加10ml冰醋酸,补 水至100ml。 2.考马斯亮蓝脱色液 40ml 乙醇,加10ml 冰醋酸,补水至100ml。 3.丽春红S贮存液 2g丽春红S,30g三氯乙 酸,30g磺基水杨酸,加水至100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