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铸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Spring公司机加IQC对压铸件来料的检验。

2 目的:保证来料检验的规范性,促进来料质量的提高。

3 引用标准:《金属制品检验规范铸件加工及检验》
4 抽样方法
a.尺寸:来料数量1~100件时,抽检2个进行测量,大于100件时抽检4
个进行测量。

b. 其余各项如无特别要求按照GB2828-87,IL=I,AQL=1.0进行抽样检查。

5 检验项目
包装及标识
1. 标识:接收送检单、厂家来货标识、网上信息三者编码、型号要一致。

2. 包装:内包装用气泡胶袋包装,分层整齐摆放;每层用隔板分开。

外观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别标准
压铸件零
外形目测外形符合图纸要求。

裂纹、缺角目测无
污渍、黑点目测Ⅲ类表面容许存在.
划痕、擦伤目测(卡尺参考测)
Ⅰ类表面不容许
Ⅱ类表面擦伤深度≤0.10;面积≤5%总
面积
Ⅲ类表面擦伤深度≤0.25;面积≤10%
总面积
浇口、溢流

目测
平整不影响装配;凹下或凸出均不得超
过壁厚的1/4,并不得超过1.5mm。


水纹、水迹目测(卡尺参考测) Ⅰ、Ⅱ类表面容许颜色不均的水纹、水迹存在,但面积≤1/3零件表面积;Ⅲ类表面容许颜色不均的水纹、水迹存在。

气孔、针孔、
缩孔目测(工具显微镜或卡
尺参考测)
未加工面:孔洞直径≤1mm;深度≤1/3
壁厚且≤1mm;任何10cm╳10cm单位
面积上数量≤2个。

加工面:任何10cm╳10cm单位面积上数
量≤2个,其中直径1mm的孔洞不超过3
个;直径3mm的孔洞不超过2个。

深度
≤1mm。

孔洞密集表面面积≤1/4所在表
面总面积。

顶杆痕迹目测(卡尺参考测)
在不影响装配的情况下,凹下或凸出≤3mm(一般为Ⅲ类表面)
毛刺目测
Ⅰ类表面不容许;Ⅱ、Ⅲ类表面高度≤0.2mm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别标准
压铸件
外形目测外形符合图纸要求。

裂纹或穿透
性缺陷
目测无
污渍、黑点
(粘附物痕
迹)
目测详见附表
划痕、擦伤目测(卡尺参考测) 详见附表
浇口、溢流

目测
平整不影响装配;凹下或凸出均不得超
过壁厚的1/4,并不得超过1.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