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让文章的语言生动起来

如何让文章的语言生动起来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及教学方法剖析一下我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困惑:其一,农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形式化,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基础练习题上,花在了对语文课文的教学上,即阅读教学上。

其二,农村初中学生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

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的文学读物。

许多家长和老师把课外阅读当成是看闲书,真正支持的很少,甚至千方百计地严令禁止。

这样,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师烦琐枯燥的课文分析,真正能起到文学熏陶的东西接触太少了,可以说成了文学的“贫血儿”。

第三,农村初中学生日常生活单调乏味。

笔者认为: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中学生,是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

农村学生为了与别的学校竞争升学率,学生实行寄宿制度,一天除了吃饭就是上课、自习。

这样,学生的活动范围被缩小了。

第四,农村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信息交流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初中语文老师的作文观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对作文教学的更新和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出台,预示着语文教学的春天已经来到。

尤其是高考和中考话题作文的不断推出,为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有农村初中教育特色的作文教学新路子。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

新时代的人才,能说会写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这里的写,就是能写有一定水准的文章,要能做到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想法。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就是提高这个素质的有力保障,再说,现在的所谓中考和高考,作文在整个考试所占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学生写不好作文,往往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教师本身的教学质量。

其次,把扩大阅读量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应当教育学生明确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在课内,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或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老师再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和引导,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激发;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进图书馆,多买课外书(不是教辅书)。

广泛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图书。

想方设法开设班级小图书馆。

让同学都把自己的课外书“贡献”出来,在整个班级中传阅,同时要指导学生的阅读,一是要从阅读方法上指导,二是要指导他们做读书笔记,三是要指导他们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四是要指导他们摘抄经典语句、词语。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有“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堪。

再次,在讲读课中,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是一条捷径。

在讲评课文时,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

例如,初中语文中,文言文课中提到的许多历史人物,既可以从荣与辱,困境顺境等方面去运用,又可以从谈理想、谈抱负等方面加以借鉴运用。

学生占有了那些资料,又加以创造性地发挥,极大地丰富了作文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提高了写作技巧。

课文中的大量材料,使学生们无论从感性上,还是从理性上,都受到深刻地教育。

这不但激发学生去勤奋学习,而且使他们掌握了大量与写作有关的事实材料。

第四,鼓励学生多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不竭源泉。

有中国的广大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双休日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学生自由支配。

每到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家长们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

当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

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想像力就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必定会增强,何愁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

总之,语文作文教学中切忌杂乱无章,如果学生认为作文无章可循,全凭感觉,那么这样的作文教学最终只能是失败的。

只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正确认识,大胆尝试,不断探索,锐意进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文教学必将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文指导课——如何给作文取一个靚题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如何作文取题的技巧能力目标:能运用校园论坛上传作文,并交流;能结合文章内容与标题对文章进行点评。

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上传作品,乐于交流对同学作文的看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现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学习“如何给作文命题”。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难点:实现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三、教学设想:利用网络实现资料的收集,实现最大限度的作文交互评改,打破语文教学课堂内外的界限。

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课前准备:各生上传课堂作文——以“拥有”为话题,自命题作文。

六、教学过程1、学习3、浏览同学搜集的“如何给作文取题”的主题,了解作文命题的技巧。

教师点拨,提示重点:(学生选重点记录)(1)巧用修辞:比喻、借代、层递、比拟、对偶、对比、双关、设问、反问、顶真、反语、仿拟、引用、反复、通感等。

(2)善于引用:引用诗词、引用歌词、引用广告词。

(3)借用符号:借用标点符号、借用数学符号。

(4)其他形式:转换角度、故设悬念。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

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A、贴切鲜明,新颖生动。

B、言简洁凝练,不拖沓冗长。

C、题目能揭示文章内容或显示文章主旨。

D、耐人寻味,能激起阅读者的阅读欲望。

4、取题训练:根据材料,请同学设计作文题目,各同学发表在本小组的专属主题,以跟贴的形式进行,使内容更容易集中。

材料:早上外出没带伞,一场雨不打招呼就洒了下来。

提着两棒玉米一根红萝卜两只馒头一杯豆浆,站在商铺的屋檐下无奈地看着天。

阶下不断有人打着各色花伞缓缓走过,身边有人冒雨冲出去跳上刚刚靠停的公车。

我转身看看橱窗里各式美丽的花瓶,又转身看看淅淅沥沥唱着心情老歌的天,看看自己的高跟鞋,摸摸绑得好好的头发,最后开始犹豫是否还要等到雨停再走。

心情突然坚决起来:走!淋一场雨又何妨?淡粉的皮鞋镇定地穿行在细雨的嬉闹中,高尖的鞋跟清脆而有节奏地敲击着彩色的路砖,任凭雨水浸湿了脚趾也气度从容。

雨点淘气地亲吻着我一身雪白的连衣裙,并霎时把它弄得面目全非。

头发很快就湿透了,雨水顺着脖子滑向前胸后背,竟有丝丝痒痒的感觉。

知道有避雨的人在看着,但我不管不顾,就一个人这样不急不缓地走着,还不忘欣赏下两旁的花草被雨水洗涮后的娇嫩,甚至想起女儿昨晚的呼叫:“妈妈,杯子倒了,水流掉了!”杯子倒了,水流掉了!多有哲理的一句话!回到楼下大门,善良的女清洁工轻柔地跟我打招呼:“没带伞吗?”我笑笑:“淋一淋,痛快!”……让我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无锡市八士中学徐(白船)教学构想:1、设计意图:学生一般都怕写作文,而毕业和升学考试中作文分的比例又较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教学。

而想要作文夺取高分,除了具备准确地审题、奇特的立意、合理的结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闪光”的语言。

针对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这个特点,我特意设计此堂课,力求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作文的档次,增强学生习作的可读性。

2、确定目标:(1):通过比较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通过品味、修改、模仿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三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3):通过短文习作,巩固当堂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环节安排:(1):从学生的内心的强烈渴望出发,把学生引入写作殿堂,进行写作语言技巧的指导。

(2):具体讲述三种写作技巧:善用修辞、精选字词、巧用诗词。

(3):当堂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美化写作语言。

4: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形象化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有的优美清新,如沐春风;有的气势逼人,酣畅淋漓;有的幽默诙谐,让人捧腹;有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当我们在那些精彩的文字间流连陶醉的时候,我们也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是自己哪天也能写出这样的语言,该多好啊!今天这堂课,老师将要和大家一起走进写作殿堂,探究语言,让我们的写作语言也靓起来。

(设计问题引出第一环节):从小学到现在,我们也写过不少文章,你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语言变得生动起来吗?……(学生各抒己见)……用修辞,不错!善用修辞,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形象。

第一招:善用修辞,来一点“形象”(品味)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

1、欣阅读一段学生习作,简要评价,指出不足。

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2.修改比较,找出修辞。

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3、再来欣赏优秀片段,思考运用的修辞,并感受其作用: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它会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它能给跋涉者以奋斗的力量;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它能使孤独无依的心灵得到慰藉;爱心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它能使干涸的心田受到情感的滋润。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爱心的赞美之情,突出了奉献爱心能给以人无穷的力量,使文章形成整齐的气势之美。

)4、再如,什么是生活?这也是很难用抽象语言概括的,但会写作的学生是有办法的,他这样解说: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组句子就通过形象思维,巧妙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看法,并且意蕴深厚,耐人品味,堪称警句,使文章顿生光彩。

)5:出示课文中的例子: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唐雎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壮举,揭示什么是“布衣之怒”,在气势上击倒了残暴的秦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