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作文中生动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探究作文中生动语言的写作技法,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

3.通过训练,指导学生初步掌握生动语言的表达方法。

学习通过运用充满活力的词语、多样的修辞手法和灵活的句式使语言亮丽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使语言生动起来的基本方法并进行表达训练。

教学难点:感悟生动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两张反差很大的周杰伦出道前后的照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此环节从学生熟悉的明星入手,通过两张截然不同的照片,调动学生的兴趣。

)2.教师顺势引入: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原因只有两个字——包装。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写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作文的语言,作文的语言也要经过精心“包装”才会有无穷的魅力。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名作佳句来寻找“包装”语言的方法。

二、方法指引例题一1.投影,师诵读。

爱你爱你真爱你,恨你恨你真恨你,请个画匠来画你。

请个画匠来画你。

把你画在眼睛上,把你画在砧板上,整天整眼都看你!刀刀剁你剁死你!2.师:这是一首流传于湖南的民歌,大家读了之后都忍俊不禁,现在你能说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学生交流。

(1)这首民歌想象很奇特,“把你画在眼睛上”“画在砧板上”看似不合理,但却很合情,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主人公爱之切、恨之深的心理,主人公应该是女性。

(2)这首民歌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格,鲜明地表现出人物先前爱得发疯、后来恨得要死的心理。

(3)这首民歌不仅在“爱你爱你真爱你”“恨你恨你真恨你”等局部地方采用了反复的辞格,它在章法上也好像借鉴了诗经那种重章叠唱的方式,虽然前后只改动了几个字,但感情各别,真挚而强烈。

(4)这首民歌前后两节还采用了对比的辞格,主人公先爱后恨的感情自然而又夸张,人物形象也十分生动鲜明。

4.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这首民歌换成平常的口语,应该怎么说?这样换了之后谁的表达效果更好?师小结:通过这首民间歌谣,大家初步领会了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魅力。

5.佳句欣赏。

投影展示: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猾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枝出来玩耍,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地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溪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迷路的小红叶,推推挤挤地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滴溜溜地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地逃走了。

(拟人)(2)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

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比喻、排比)6.思考:以上两段语句启示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描写生动形象?(善用修辞手法)7.实战演练:使用比喻的修辞改写句子,把孩子的“又脏又瘦”与“又白又胖”具体地状描出来。

(师出示资料,生思考改写)原句: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就像大街上耍把戏的瘦猴,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就象刚出笼的馒头,又白又胖。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就像刚刚炭化过的电杆,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就像大雪天里堆出的雪娃娃,又白又胖。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里拣出来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胖又光鲜。

(原文)师:这句话选自一篇小说,比较投影出来的原文,我发现,作家的比喻固然新奇,但同学们的比喻丝毫也不逊色,真可谓想象丰富,比喻精美。

例题二1.投影展示:比较下面的句子,哪一句描写更贴切更传神?(1)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2)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潜滋暗长,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2.比较后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语言富于表现力?(精心选用词语)具有视角冲击力的动词、形容词和其它具有修饰性作用的词及四字格词语。

3.实战演练:描写起晚快要迟到的情景。

天哪!要迟到了。

我踢开被子,从床上跳下来,慌慌张张地拽过衣服,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卫生间,急急忙忙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戳了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两把,飞快地钻出屋子。

例题三1.投影展示:朗读下列语段,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引用)(这段文字直接引用古人诗词,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2.讨论,明确:引用、化用诗词名句。

3.实战演练以“生命”为话题,引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例题四1.比较下面原稿和修改稿的效果。

(投影)[原稿] 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为然。

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修改稿] 老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枯茅草也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谢霆锋的“叛逆版”的模样,也就是“强盗版”的。

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

公元1998年,满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种把头发一根根拉直再剪得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然后做得蓬蓬松松的“乱发”吗?这真是“天然去雕饰”,又省money又cool!你们花钱还做不成这么粗犷自然呢?(引自《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9期)2.原稿和修改稿相比,后者明显优于前者,请大家看看修改稿与原稿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效果?评:凌乱的头发说成是“秀发”,(反语)比较幽默;把乱发说成“一堆枯茅草也不如”,(比喻)生动形象;引用李白的诗句“天然去雕饰”来形容很久未理的头发,自然而又诙谐;还使用了反复的手法,用“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蓬蓬松松”四个成语来修饰“乱发”,幽默而得体;同时,还巧妙地将“money”和“cool”这两个熟悉而时髦的英语单词镶嵌进句中,表现出人物鲜活的个性,诙谐而又富有生活气息。

3.师小结:借助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行文生动活泼、新颖别致,读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4.实战演练。

下面,请大家仿照这种方式,扮靓材料中的语段。

[语段]我骑上那辆破自行车,向四里外的理发店冲去。

理发小姐熟练地换着工具,梳剪着头发。

半小时后,发理完了,我非常满意,骑着车回家,一路上,我觉得什么东西都美都顺眼,什么声音都悦耳。

示例:我推出那辆历史悠久功勋卓著除了铃铛不响其它什么都响的“长征”牌坐骑,双脚一用力,它就心领神会地为我敲响了美妙的爵士鼓,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鼓声,我心率加快,两脚如风,电闪雷鸣般地向2000米外的理发店冲去。

刚待缓过气来,理发小姐那白若葱根的纤纤玉手就在我头上的原始草坡上垦荒。

推子、梳子,左右开弓;剪刀、吹风,轮番上阵;水洗热烘,倏然变换。

想当年,开发深圳特区也不过如此吧!30分钟后,“开发区”大放异彩,盯着镜子中那全新的模样,脑中不由自主地冒出毛主席的诗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我一百二十个满意地付了钱,飘飘然地走出理发店,跨上那辆伴我南征北战的“长征”牌专骑向家飞去。

一路上,天是那么蓝,草是那么绿,蝉唱是如此的顺耳,鸟鸣是如此的怡情,我不禁由衷地高歌:“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述,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四、小结作业。

1.愿同学们善用修辞;精选词语;巧用诗词;诙谐风趣打造靓丽的语言。

2.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虚构的有趣味的事,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运用各种方法,让语言富有新意。

开心一刻来到食堂,刚想一个箭步冲向打饭窗口,不料世事难料,忽然脚下一软,重心失衡,如同坐在太空舱中,左右东西全然分不清了,忽地又似躺在一张软得不能再软的床上,脚以上的部位快速下倾,刚想享受这神仙似的快感,然而接下来从臀部传来一阵剧痛,不好,摔跤了,背后一股凉气透过衣服钻进体内。

双手赶紧撑地身子前起,爬将起来,左看看右瞧瞧,我成了一个水人。

耳边传来不熟之容的笑声,而且笑的那么大声,甚至是可恶,我心头无名之火由然而生,于是破口便骂:“这是哪个缺德的家伙,怎么把饭倒在这里……”谁知,我不骂倒好,骂了他们反而笑得更历害了,原来是我在骂时,用水擦了脸,此时,我可真是体无完肤了,刚刚全身上下还有一点洁净的地方,那就是脸,现在黑手摸了脸,白脸瞬间成了大花脸,难怪他们笑得这么厉害,竟有人把刚吃的一口饭喷出来。

可是,这时我再也不敢骂了,赶忙拾起饭盒,快快地跑到寝室,对我的容颜进行了大整顿,至于那早餐吗?只得等我整顿完毕再食之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