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节约用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但实际上,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

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部分水储量很少,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相当于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一。

无数的河流湖泊为人们提供水能和各类用水的便利,为人类作出无私的奉献。

但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湖泊,使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人类的节水意识不够,日常生活的一些用水习惯或多或少地浪费了水资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的污染还会损害人的健康,危害动、植物的生长。

2、能对水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和实验,通过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使学生通过活动,自身受到教育,认识到小学生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增强节水、热爱家乡的意识,进而认识到节约用水、制止浪费、保护环境、爱我家园是每一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活动的实施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共分为:1、活动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阶段。

3、汇报交流阶段。

4、宣传展示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此次主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课前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地球上的水是多还是少?”课上展开讨论。

有的说:“地球上的水很多,你看地球仪上,蓝色的占大部分,说明水很多。

”马上有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被蓝色覆盖的是海洋,是不能为人类所利用,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淡水资源。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地球是有很多水,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然后教师用一个苹果来作演示,假如把一个苹果看做全球的总水量,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多少呢?通过对苹果的切割,当同学们们看到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大家都惊叫起来。

老师告诉同学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十万分之一,无法再分割,同学们都呆住了。

怎么办?于是,教师就顺势提出让同学们去进行一次水的调查,了解水污染和水浪费的情况,同学们兴致勃勃。

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根据教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两份调查表,一份是“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

”另一份是“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调查表如下:
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
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人:
(1)调查你家附近水源污染情况及造成污染的原因
水污染情况
原因分析
1、
2、
对如何防治水污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2)家庭中用水情况调查
在你身边有没有浪费水的现象?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几条节水的建议。

第三阶段。

汇报交流
这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们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片断如下:
▲我家附近有一条河流,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侯这条河很清,河里有许多鱼虾。

如今,这条河在渐渐发黑发臭,河里漂浮着许多塑料袋和泡沫,河里长满水葫芦,几乎没有鱼类生存……
▲附近有家工厂把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周围居民的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入河中,一到夏天,这条小河成了一条臭河。

▲妈妈把淘米后的水用来洗碗,洗菜后的水冲厕所,洗衣服后的水冲厕所,洗衣服后的水用来拖地,洗鞋子等,这样会节约很多水。

汇报家中一天的用水量,计算全班,全校仅淘米、洗衣服这一项一天合计约用多少千克水。

为了让学生对节约用水有深刻的体验,组织学生做了一个实验,用量筒测一测一分钟的水龙头的滴量,填表如下:
这一次综合实践课,从结果上来看是相当成功的,纵观这一次综合实践课的经历,静心反思,有了如下的一些感悟。

1、综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

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
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因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究自己的目标,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不断的超越自我。

只关注学生,而不关注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不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综合实践活动就可能走向肤浅。

2、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旨在促进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它的评价有其特殊性,在评价时教师必须有很好的评价意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3、这一节综合实践课和以往的主题活动一样,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调查研究、汇报交流、宣传展示四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

环环内容充实,节奏适当,有效地实现了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预期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综合实践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是新课程,没有更多的、现成的方案可以给我们参考,一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修正与完善,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获得螺旋上升,把综合实践课程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

4、渗透“健康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了解学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

本节课,在进行学生调研的基础上,我没有去追求学生知识的掌握,而是重视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情。

结合研究水资源的质量,学生知道了不仅要节约用水,还要饮用干净水,提高生活的质量。

这样做,结合我校可持续发展教育主题,实现学科“健康生活”的教育渗透。

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使我感觉到学生确实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其他学科不能给予的知识与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促进我们学校可持续发展,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