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教学论
“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
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尝到更适合学生需 求和条件的内容,高中阶段的《科学》 课程还增设了选修单元等。这些变化老 师要面对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实验 技术及新的教学策略。
而“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
程中对于过程技术要求探究活动的内容 ,并对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的能力和引导发现问题的教学技能提出 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又恰恰是我国师 范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弱点。这应成为我 们师范生学习的重点。
教学论的理论有其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 应用性,必须认真学习才能运用教学论理论于实 践中,实践也证明,教学论理论对教育实习以及 今后的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角色的转变: 每个同学都要以老师身份参与
到课程的学习,学习时应多想一想 : 我上讲台应 该怎做?要有哪些准备等,这样,就会发现许多 值得去学习、去思考、去提高的东西,增强学习 的主动性。
备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需要的科学能力,并能运
用科学知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应用自然资源、改善
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健康水平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
明确科学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全 身心健康发展,为民族营造合格人才。
二. 中学科学教师的规范化要求
1.思想政治行为的规范:
中学科学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B:理解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教育有两块基石:一是人们对科学的 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于 青少年认知规律的认识。因为,中学《科学 》课本包含了科学和技术的内容,所以《科 学》教师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的认识,有助于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 进行
C: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这是教育的基石之一,这可以减少实际教学 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及 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里,需了解当前科 学教育改革方向的理论和观点。
D: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我们学习重点,在明 确教学任务和要求后,要有能力去设计一系 列的目标明确、教学方法适当的学习活动, 能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 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常动手实践,并在 学习中较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使学生的学 习成为一个有序、有效、有趣的过程。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生命科学学院 黄承才教授
绪
第-节
论
科学教学论概念、任务与学习方法
教师是不可替代的 专门职业
学为人师 行为范
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
负责全国教师教育工作的教育部师范司司长马立: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 教师队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每个教师实 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改 革、加强和发展教师教育来实现。 教师是个专门职业。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体 现在有国家的学历标准,职业道德的要求,必 备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严格的教师资格管 理和制度等。这个职业应该具有不可替代性。
学习科学家的方法技能,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论课程增加新教学内容和新的难度; 教学手段现代化; 提倡个别化教学、多种组织形式配合教 学。
2017/12/4
7
二、学习中学《科学》教学论目的与任务 系统学习《科学》教学论,目的在于掌 握《科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初步具备分析中学教材、备课、上 课、课程评价等《科学》教学工作的能 力(具一定的教学技能);了解教育科 学研究方法,认识《科学》教学论课程 的重要性,增强当一名合格中学《科学 》教师的责任感,为独立从事《科学》 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概括起来, 学习教学论的目的主要有二大方面:教 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事业的精神;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的个性特征,有较强的心理咨询的能力;治学严谨, 诲人不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关心 集体,团结互助;尊重家长,互相配合;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等。
3. 教学行为的规范:有渊博的科学专业知识和坚实
的科学技能基础、分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运用正确
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较强的教学能 力;有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 系;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有较强的教育和教 学研究的能力。
科学教学论概念
教育学
心理学
科学 教学论
综合科学
技术科学
现代 社会学
一. 科学教学论概念:
科学教学论是研究中学《科学》教学的教育科 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它是以教育学 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总结中学《科学》教学实践经
验,并运用现代科学教学方法的成果,研究中学《科
学》教学目标、任务、方法、内容、过程、原则等问
3、主动参与:
A:具体要求:自已备课、试讲多次,模拟试 讲多次,这是一个重点,安排的时间也较多。 B:密切联系中学《科学》实践。
4、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特别是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
5 、教育论文,通过写作,来提高研究教 育科学的能力。
准备:科学一、三册课本及相应教学参考书。
科学教学论的研究方向
题的科学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规律。
把《科学》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理论化、科学化
、规律化,从而形成的科学,它是一门实践很强的就
业指导课程。
1. 我国科学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
中学科学分科:教材教法—科学教学论
2. 国外教学论研究概况:
教学论与心理学相联系;
教学内容现代化;
增强基础理论的比重;
2017/12/4
9
A:理解中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对中学《科学》课程性质价值的认识反 应了教师对自身工作、任务特点和实质的理 解,这种理解会影响教师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是对《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科学》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科学》课程的认 识会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不断的深入和变化。《科学》教师要不断 的思考这个问题,与时俱进。
2017/12/4 8
(一)、中学《科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任务: 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的科学素养和《 科学》技术素养,使学生能够在科学技术 上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中更加富有成果的、 有效的生活。 要胜任当代中学《科学》教师的工作,则不 仅要有坚实《科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 而且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教师素质的含义: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 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 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素质的结构:
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
一. 中学科学教师肩负的使命
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国家“科教兴国”的 方向,根据中学科学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努力使 学生获得扎实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
(二)、学习中学科学教学论,必须搞清几个认识问题 1、 《科学》教学论与《科学》专业知识的关系
2、 《科学》教学论与教学经验的关系 3、 《科学》教学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
2017/12/4
18
科学教学论概念
教育学
心理学
科学 教学论
科学
技术科学
现代 社会学
三、学习中学科学教学论的方法
1、重视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学习。
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新人。教师是青少年的示范者和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 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 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对教育 事业有深刻理解以及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思想和高尚 的道德品质。2016.
2. 职业道德行为的规范: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献身
第二节
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素质的狭义概念:
生理,心理学上所讲的素质,指人生来就具有
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的解剖
生理特点和感觉,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狭义
的素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或其他先天因素决定的, 人们常称为遗传素质或先天素质。
素质的广义概念: 指事物的主要的成分和质量,如军人的 素质、教师的素质、医生的素质等。现指人 的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 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
1. 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学目的,学习目的 。 2.教什么、学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
3. 怎样教、怎样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律,学
习方法的指导。
参考书目:
1. 彭蜀晋等主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 刘恩山主编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主编
钟启泉 崔允漷
张
华
第二节
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E: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应学生的进步 F: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科学》老师参与教育研究是自身发展的一个 重要途经,同时,老师还要利用多种学习资源 和培训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技能。
G:时代的发展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新一轮的《科 学》课程改革。 20世纪未,我国启动了第八次课程改革。 在此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程在课程理念 、课程目的、课程框架和内容要求等方面都 有了很大变,在重新定位了中学《科学》课 程的价值后,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 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