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概况本操作维护手册描述了河南新中益电厂2×660MW超超临界机组需要建设配套的锅炉烟气脱硝装置液氨储存、蒸发系统运行维护的基本操作规程。
1.1工艺流程简述本系统由液氨卸料、贮存、气氨制备、供应系统组成,主要设备包括卸氨压缩机、液氨储罐、液氨蒸发器、液氨泵、气氨缓冲罐、氨气吸收罐、喷淋装置、废水泵、废水池等。
此套系统按脱硝反应器的要求提供合格氨气供脱硝使用。
液氨的供应由液氨槽车运送,利用卸料压缩机将液氨由槽车压入液氨储罐内,储罐中的液氨在温度比较高时利用自身蒸汽压力自流至液氨蒸发器,温度比较低时通过液氨泵输送到液氨蒸发器,液氨在蒸发器内蒸发成氨气,经气氨缓冲罐缓冲稳压后送出界区到至SCR脱硝反应器系统。
氨系统紧急情况下排放的氨则排入氨气吸收罐中,经水吸收后排入废水池,再经由废水泵送至污水处理系统。
氨是乙类可燃气体,氨区的开车、停车、检修过程所有有氨介质的管道必须进行氮气吹扫,氮气气源来自氮气钢瓶,由氮气总管送至各吹扫点。
氨区设有氨气检测仪,当其检测到其周围大气中氨气含量超标时,将自动启动喷淋水对现场喷淋吸氨,并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处理。
异常工况或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液体和罐区场地废水均排放至废水池,经废水泵送至废水处理系统,废水池的液位与废水泵联锁,废水池的液位为高位时开废水泵,而当其为低位时停废水泵。
氨系统的工艺流程参见24DN171“氨区P&ID”设计的基本工艺参数:介质名称:液氨环境温度:平均14.2℃卸料压力: 36m3/h液氨储罐总容积: 100m3/台液氨储罐数量: 2台液氨蒸发器:蒸发能力793kg/h.台液氨蒸发器数量: 2台1.2主要设备及作用1.2.1卸料压缩机★压缩机型号 ZW-0.6/17-20★结构形式立式、风冷、单作用★压缩介质氨气★压缩级数一级压缩★公称容积流量 0.6 m3/min★吸气压力 0.12-1.4MPa G★排气压力小于2.0MPa★传动方式皮带传动★压缩机转速 440r/min★外形尺寸 1200×560×990★自动控制排气压力高报警、停机分离器液位高停机液氨通过槽车运送到氨区,通过连接到槽车的液相卸载臂和气相卸载臂将液氨卸载到液氨储罐中。
压缩机用于如下情况:★将液氨从槽车卸载到储罐。
★在液氨储罐间转移液氨。
★将液氨从储罐转移到槽车。
★因维护保养的需要,回收储罐内的氨气。
卸氨设备如下★氮气吹扫管:用于吹扫氨气及液氨管道。
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每个压缩机均配备如下的设备:★安全泄压阀。
★压力开关:在压缩机出口压力超高时,连锁关闭压缩机。
★压缩机入口处的液体分离器:防止液氨进入压缩机。
★液位开关:在压缩机分离器内液位超高时,联锁关闭压缩机。
★就地开关按钮:开启和停止压缩机。
1.2.2液氨储罐★设计压力 2.16MPa★设计温度 50℃★容积 100m3液氨储罐内在正常情况下均处于气液平衡状态。
液氨储罐内的压力总是和温度相关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温度越低,液氨储罐的压力也会降低。
液氨储罐的充装系数按0.85设计。
每个储罐配有如下设备:★安全阀。
★就地温度计、就地压力表。
★远传压力变送器:在压力过高时,启动喷淋以冷却储罐。
★温度变送器:在温度过高时,将启动喷淋装置以冷却储罐。
★液位计开关:液位超高时,联锁关闭液氨进液开关阀。
★就地带远传液位计:用作现场观察、远程液位显示、报警、联锁、防止储罐过载。
★喷淋装置:在罐内温度过高或压力过高时冷却储罐。
★气体探测器和喷淋:检测该区域的氨泄漏当达到设定值时,开启喷淋水吸氨,并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1.2.3液氨泵★额定流量 2m3/h★电动机功率 1.5KW1.2.4液氨蒸发器液氨蒸发器管程(液氨)壳层(热媒)设计压力(MPa) 2.16 常压设计温度(℃) 50 100运行压力(MPa) 0.2-0.5 常压运行温度(℃) 40 70设计两台液氨蒸发器用来为SCR喷射进料系统供气氨。
蒸发器一开一备,可以连续运转。
每一个蒸发器都有压力调节系统。
备用的蒸发器处于热态备用,以便能随时投入运行。
蒸发器脱盐水或生活水作为热媒,热媒溶液由蒸汽来加热。
液氨从管内部经过,液氨蒸发从热媒中吸热。
蒸发器管程配有如下设备:★安全阀★入口就地压力表★出口就地压力表★气氨压力传感器★气氨温度传感器、★气氨就地温度计蒸发器壳程(热媒)配有如下设备:★蒸汽超音速喷嘴★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温度★就地液位计★就地温度计1.2.5气氨缓冲罐设计压力(MPaG) 0.6设计温度(℃) 50运行压力(MPaG) 0.5运行温度(℃) 40全容积(m3) 5.11.2.6氨气吸收罐设计压力(MPa)常压设计温度(℃) 65运行压力(MPa)常压运行温度(℃)常温全容积(m3) 8.91.2.7废水池、废水泵1#废水池: 15 m3废水泵:额定流量: 75 m3/h扬程: 30电动机功率: 15KW1.2.8压力调节系统在氨气供应管道系统中,送出氨区的压力控制在0.2MPa。
为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一个恒定的压力,设有压力调节系统。
压力调节系统包括:★液氨进口开关阀★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气氨出口开关阀★压力变送器★就地压力表★气氨缓冲罐★排气阀2 试车准备2.1 运行前准备工作(1)熟悉开车方案和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
(2)联系调度做好引水、电、气的准备工作。
(3)联系调度做好氨的储备。
(4)联系仪表车间校验所有仪表,可随时投用。
(5)联系化验室做好各分析项目的分析准备工作。
(6)联系热电仪部门做好开车投运准备工作。
(7)做好原辅材料的准备工作。
(8)将各机泵润滑油箱、过滤器和润滑油桶、油壶擦洗干净,更换上合格的润滑油,各润滑点加好润滑油或脂。
(9)压力表、温度计安装完好,并合格可用。
(10)准备好开工用的工具、扳手、记录纸、交接班薄等。
(11)检查劳防用品、防毒面具、急救用品等,确认防护装备完好可用。
(12)卸料操作前,先行确认防护装备是否装备齐全,可供紧急时使用。
防护装备包括有:全脸型面罩、手套、防护鞋、防护衣、安全冲洗器等。
2.2 装置全面检查(1)全面检查装置所有设备、管线,做到符合开车要求。
(2)全面检查装置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备,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3)管线清理(首次操作才需要之步骤),完成设备安装后,所有管线应进行清理,以排除所有可能造成堵塞的异物,例如沙砾、焊渣等。
(4)清理场地,将易燃物、杂物清除。
(5)检查安全阀是否就位,定压符合要求,电机接地良好。
(6)检查紧急放空线、污水和废水管道是否畅通,盖好水井、管沟、电缆沟盖板。
(7)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盲板是否均已按要求拆除,须保留的盲板做好登记并建立盲板清单。
(8)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完好灵活,并组织人力除锈上油将阀门全部关闭,按开车要求逐一打开。
2.3 流程贯通开始运行前,需检查工艺管道是否畅通,检查流程是否正确。
贯通检查采用压缩空气,吹扫贯通原则是要顺流程走向,先主干后支线。
贯通检查前需关闭仪表,各计量表进出口阀门,以防损坏。
2.4 泄漏性试验泄漏性试验考察氨介质管线和设备在承受正常的工艺操作条件时的密封性能。
(1)在吹扫工作完成后,将所有拆下的法兰、孔板、自控阀等部件安装到位。
(2)将系统所有仪表引出线打开同时进行气密性试验。
(3)仔细检查压力表量程是否大于气密压力的1.5倍,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
(4)试压压力超过操作压力后,安全阀根部阀关闭。
(5)仔细检查流程,注意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绝对隔离,关闭所有与低压系统的连接阀,打开低压系统的放空,防止串压引起事故。
(6)氮气来源应满足用气要求,氮气纯度要求>99.5%(7)准备好气密用的肥皂水、小桶、刷子、洗耳球等工具。
2.5 泄漏性试验要求(1)试压前需在指定位置装上经过校验合格的试压用压力表。
(2)试压前要仔细检查流程,做好隔离工作。
(3)试压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必须做好记录与签名工作。
(4)试压合格标准为:各检查点无降压,漏水,冒汗,漏气现象。
(5)气密压力根据规范要求,和设计压力一致。
(6)仪表引出线可在吹扫干净的基础上一同试压。
(7)用试压压力憋压10分钟后检查。
(8)试压介质升压要缓慢,达到指标后要逐一检查各焊缝、法兰、人孔、阀门,仪表引压点等处。
2.6 泄漏性试验检查的内容和步骤气密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系统流程上所有阀门、法兰。
(2)设备人孔,液面计,各放空管。
(3)换热设备、封头法兰等。
(4)所有仪表引出线的焊口、接头处。
气密检查方法:用肥皂水刷于气密处,小间隙可用洗耳球将肥皂水喷于试漏处,放空管可直接浸入肥皂水中。
气密步骤:(1)系统引入N2或空气按指标升至各气密阶段压力后恒压,全面查漏。
(2)查漏合格后进行下一阶段的升压气密。
(3)继续升压至下一阶段同1、2步骤气密至合格。
3 氮气置换3.1 目的达到对气体O2含量要求(O2含量不大于1%V)。
基于安全考量,在灌注液氨进入储罐前,必须先行以氮气置换氨罐及相关管线,以确保系统内的氧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氮气来源可用氮气钢瓶供应,以提供系统置换所需氮气。
3.2 准备工作(1)初步气密合格,压缩机试车结束。
(2)关闭所有压力表引出线阀。
(3)仔细检查流程,隔离系统,在指定位置处加上盲板。
(4)准备采样分析氧含量。
(5)液氮车或氮气钢瓶。
3.3 氮气置换方法将现有系统和氮气系统联接后,加压现有系统压力达0.4MPaG左右之后,从排放管线排空。
再重复加压、排放步骤数次后,或直到管线中空气含氧量低于1%即可。
置换过程可分成几个分系统进行置换,如卸氨系统,储氨系统,制氨系统。
在设备或管线使用后,若因维修需再拆卸时,亦应进行氮气置换,其方式如上述。
也可使用低压连续氮气置换方式。
此时氮气置换以下不危害修护人员为原则。
操作步骤:依照流程向系统引入N2以约0.02MPa/分钟速度升压至0.4MPa。
→从排空阀缓慢泄压至0.05MPa→重复3次→采样分析氧含量,如果合格,则氮气置换结束。
注意事项:氧含量合格标准为连续两次(间隔≥15分钟)采样分析氧含量≤1%(体)。
对于氮气置换,氨区一般分三部分进行置换。
第一部分:从卸载臂至液氨储罐的液氨进料管道、气氨管道。
在置换这部分时先将卸载臂与槽车的接口、液氨储罐的液氨进口管道的第一道阀门、液氨储罐气氨出口管道的第一道阀关闭,确认从卸载臂至液氨储罐之间所有的排空阀门关闭。
以上步骤完成后从氮气汇流排向液氨储罐通氮气,按照上述方法置换直至检查合格。
第二部分:液氨储罐。
在置换这部分时先确认液氨储罐的液氨出口管道的第一道阀门、液氨进口管道的第一道阀门、液氨储罐气氨出口管道的第一道阀关闭,然后确认所有的排空管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以上步骤完成后从氮气汇流排向液氨储罐通氮气,按照上述方法置换直至检查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