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永恒之莲——长生草①长生草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景天科,长生草属。
它曾是被忽略的草根阶层,给人摆不上台面的印象。
但是,现在它的魅力越来越大,形象越发高大上,已然成为美化环境的生力军。
②长生草的形态特征与它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长生草原本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高山上,那里到处都是贫瘠的碎石,山高风大。
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的叶片肥厚多汁,储存了宝贵的水和营养。
叶片轮生,每株8到18枚,排列紧密。
整个花株的形态与盛开的莲花相似。
它的花是是粉色系、呈星形。
它通常侧芽繁殖,有的也通过叶心分裂繁殖。
欧洲人见到这种花朵一样的植物冬天也不凋落,而且繁殖得越来越多,认为它可以永生。
于是取名长生草。
③长生草的进化历史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那时欧洲百姓开始把长生草从野外带回家园,用它来美化环境。
他们将长生草从石缝中拔下来,粗暴地扔到屋顶上,顽强的长生草就把根扎在在瓦片间,长出一座空中花园。
后来园艺家们也关注到这种神奇植物,通过近百年的杂交培育,目前已有400多个园艺品种。
除蓝色之外,彩虹中的其他颜色都能在长生草中见到,长生草的家族可谓异彩纷呈!中国早就引进了长生草,但仅限于极少的几个品种。
近两年,更多的多肉玩家赴欧洲考察,拍回长生草的各种照片,于是长生草圈粉无数,各种新鲜的园艺品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走进寻常百姓家。
④那么如何养好长生草?⑤长生草在野外是生长在石缝中的,所以它的根喜欢透气。
栽培时最好用泥炭、椰土、珍珠岩、剩的蜂窝煤烧碎渣等充分混合的土,这样的土透气透水。
南方潮湿,所以大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北方干燥,则小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
⑥长生草的家乡没有大树遮阳,它只能全天暴露在阳光下,又饱受寒风阵阵。
家庭栽培时,春季秋冬这三个季节最好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保证长时间日照。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生草会呈现出最美的颜色。
夏季高温高湿,对长生草是个考验。
这个季节要避免它晒到直射阳光,但又不能太暗,需要明亮的散射光。
还要少浇水,因为空气湿润,土壤很热,过多的水会把植物闷死。
可在凉爽的夜间稍微浇点水。
如果长生草是超级大群生长的,就很难在特别潮湿的环境里生长,那么最好忍痛分株,否则容易腐烂。
⑦长生草容易染上“根粉蚧”(一种吸食根部汁液的白色小虫),可以用蚧必治、速扑杀或呋喃丹等药物灌根,但这几种药都属于高毒性农药,最好不要轻易使用。
最安全的是整盆土倒掉,清洗根部后,将它植入新土中。
⑧造景时可以将长生草群植在一起,形成“百花齐放”的壮观美景;也可以利用长生草侧芽繁殖的特点,打造长生草“瀑布”;还可以把它种在墙缝里、砖块间,欣赏它原生的味道。
⑨长生草,是欧洲的老明星,中国的小新贵。
永恒之莲,魅力无限。
(选自《博物》,有删改)(1)选文②~⑧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长生草?(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析选完第⑨段划线词语“小新贵”的妙处,并概括出选文的语言特点。
(4)佳琪的妈妈麦拉了长生草,并细心培植。
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妈妈把它放在窗台上,让它享受充足阳光。
B.夏天,妈妈担心长生草缺水,每天早晨都给它浇水。
C.发现长生草生出白色小虫,妈妈给它清洗根部,更换土壤。
D.为提升长生草的观赏性,妈妈买来大花盆,进行群植。
【答案】(1)形态特征,进化历史,培植方法,造景方法。
(2)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长生草叶片的数量和形态特点。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生草受到国人关注的时间短、喜爱程度深的特点。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4)B【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
分析这几段的内容可知,第二段介绍长生草形态特征,第三段介绍长生草的进化历史,第五、六、七段介绍长生草的培植方法,第八段介绍长生草的造景方法。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
解答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
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
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
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
“每株8到10枚”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排列紧密“整个花株的形态与盛开的莲花相似”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画线句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长生草叶片的数量和形态特点。
(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小新贵”中的“新”字写出了长生草受到国人关注的时间短,“贵”字写出了国人对长生草喜爱的程度深。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根据第六段“还要少浇水,因为空气湿润,土壤很热,过多的水会把植物闷死”可知B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1)形态特征,进化历史,培植方法,造景方法。
(2)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长生草叶片的数量和形态特点。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生草受到国人关注的时间短、喜爱程度深的特点。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特点。
(4)B。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能力。
要了解常用说明方法的类型和它们的一般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先要辨析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分别分析其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的品析能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再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解读能力。
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形神兼备中国画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
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
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来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
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
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现为主要对象的画作。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
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
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星现出一派方象皆容的场景。
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萌,空间层次清晰。
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颇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
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
元代书法家、鉴赏家薄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
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
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
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
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兼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
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
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
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求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
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
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
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溃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青”。
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地介绍了中国画。
(4)请根据选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答案】(1)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2)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3)B(4)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
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
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
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解析】【分析】⑴7段总结:“ 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
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求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