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经别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 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 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手阳明经筋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 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肩髃; 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其直者从肩髃上 颈;其支者上颊,结于九页;直者上出于 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 颈不可左右视。
肩部2穴
• 肩部2穴 以肩蜂、 肩胛冈为标志。
• 肩髃 在肩部,三角 肌上,臂外展或向 前平伸时,当肩蜂 前下方凹陷处。
• 巨骨 在肩上部,当 锁骨肩峰端与肩胛 冈之间凹陷处。
肩髃
• 主治 ①上肢不遂,肩痛不举,瘰疬。 ②瘾疹。
• 配伍 ①配肩髎、肩贞可活络止痛主治肩周炎。 肩三针 ②配曲池、外关、合谷治疗上肢不遂。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
上入两筋之中,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 外前廉,
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 于柱骨之会上,
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 入下齿中;
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 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联络脏腑器官
• 大肠 肺 • 下齿 口 鼻
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 ②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肱骨外上髁滑膜炎 ③为治疗皮肤病的要穴:瘾疹; ④腹痛,吐泻;“合主逆气而泄” ⑤高血压病。 • 配伍 : ①配血海、三阴交可治疗皮肤病;
②配足三里可治疗高血压病; ③配合谷、外关可清热解表主治咽喉炎、扁桃 体炎。 ④配肩髃、臂臑、合谷、外关等治疗上肢麻木, 疼痛,不遂。
商阳(井穴)
•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 功能:清热,利咽,开窍醒神。 • 主治:①咽喉肿痛,耳聋,齿痛 ②热病,昏迷。
③手指麻木 • 配伍: ①配少商可清热泻火主治咽喉肿痛。
②配少商、中冲、关冲主治中风、中暑。 • 操作 :①浅刺0.1寸。
②三棱针点刺放血。
合谷(原穴)
• 功能:疏风Βιβλιοθήκη 表,清利头目,通经止痛。②配三阴交可调经催产治疗滞产、难产。
③配复溜可治疗多汗、少汗。
④配列缺为原络配穴主治咳嗽、气喘等。
⑤配曲池可治疗疥疮等皮肤病。
刺灸法:直刺0.5-1寸,也可透后溪,此穴针感较 强。孕妇禁针。
前臂7穴
• 阳溪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 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 肌腱的凹陷中。
• 前臂7穴,都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 偏历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
• 主治:①治疗头面眼口鼻疾患要穴:头痛,齿痛, 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痄腮,牙关 “面口合谷收”
②可治一切外感表证。热病,无汗,多汗。
③滞产,经闭,腹痛,便秘。
④上肢疼痛不遂。
⑤可用于针麻镇痛 。为全身镇痛镇静之要穴。
• 配伍: ①配太冲为四关穴,可镇静安神、平肝 熄风主治高血压、神志病等。
手阳明大肠经病候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 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 不复。
手阳明络脉
•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 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 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 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 取之所别也。
•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治肩关节病可 直刺使针感达关节腔;治上肢病可向下斜刺,使 针感走至上臂及前臂。
颈部2穴
• 颈部2穴 以胸锁乳 突肌和结喉为标志。
• 天鼎 在颈外侧部, 胸锁乳突肌后缘, 当喉结旁,扶突穴 与缺盆连线中点。
• 扶突 在颈外侧部, 喉结旁,当胸锁乳 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 曲池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 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阳溪(经穴)
• 主治 ①头痛,目齿肿痛,齿痛,咽喉肿痛。 ②手腕痛等。拇指内屈症
• 配伍 配列缺主治腕部腱鞘病。 •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曲池(合穴)
• 功能:清热疏风,调和气血。 • 主治:①为全身祛风退热要穴。热病,咽喉肿痛,
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 寸。
• 温溜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 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 寸。
• 下廉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 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 上廉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 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
• 手三里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 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面部2穴
• 面部2穴 以鼻翼和 鼻唇沟为标志。
• 口禾髎 在上唇部, 鼻孔外缘直下,平 水沟穴
• 迎香 在鼻翼外缘 中点旁,当鼻唇沟 中。
迎香
• 主治 ①鼻塞,鼻衄等。 ②面瘫,面痒。
• 配伍 ①配合谷、印堂可治疗急慢性鼻炎。 ②配四白可治疗胆道蛔虫症。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针治鼻病,针尖宜沿鼻 唇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局部酸胀为止.针治胆道蛔 虫症,针尖可向四白穴透刺。
腧穴
• 起于商阳,止于迎香。
• 共20穴。
手部4穴
• 以指甲角、第2掌指关节为 取穴标志。
• 商阳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 距指甲角0.1寸。
• 二间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 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 陷处。
• 三间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 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 陷处。
• 合谷 在手背,第 l、2掌骨 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 处。
上臂4穴
• 上臂4穴 多在曲池与 肩髃连线上。
• 肘髎 在臂外侧,屈肘, 曲池上方 1寸,当肱骨 边缘处。
• 手五里 在臂外侧,当曲 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 上3寸处。
• 臂臑 在臂外侧,三角 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 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处。
臂月需
• 主治 ①肩臂痛,半身不遂 ②瘰疬,目疾等。
• 配伍 配手三里主治肩部疼痛。 • 用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2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