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北京市考试说明
• 列出了65个考点,高度概括! • 每个考点都包含了哪些内容? • 每个考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自主复习,找不到适合的教辅资料
• 规范的知识网络图,不是自己画的没有价值 • 概念的辨析,不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很难记住 • 知识点过于细致讲解,增加难度 • 提供的习题量过大,易陷入题海
建立自主复习的训练体系
• 与每个单元的课堂讨论配套的例题——典型性 • 与每个单元的复习配套的习题——适量、基础 • 与每个单元的检测配套的习题——能力提升 • 与学科综合训练配套的习题——综合分析 • 与理科综合训练配套的习题——模拟高考题
关注自主复习的过程
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 发自内心需求的学习动力才是永恒 • 源于兴趣与热爱的学习才是快乐的 • 自主、投入情感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学生对自主学习从不接受到喜欢,从不愿 意到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从最初的冷场到 现在的热烈而深入。学生越来越会学了, 越来越爱学了,学的越来越快乐了。
我现在的课堂
• 曾精心设计的导言没了,学生的问题就是我课的起点 • 曾引以为豪的板书没了,取而代之是学生个性化的,
越做越好的知识框架图 • 巧妙设计的难点突破没了,学生通过阅读、小组交流、
没有 学习 规划 38%
阅读 效率 较低 50%
没有 充分 利用 小组 资源
13%
没有 整理 总结 习惯
35%
只刷 题不 反思 总结
20%
没有 找到 合适 Hale Waihona Puke 法20%其他 6%
• 模块成绩 = 模块测试成绩50% + 平时成绩50% • 平时成绩不同单元有不同的赋分权重。
过程性评价
细胞的结构 • 阅读20% • 实验10% • 小组交流10% • 模型制作10% • 梳理概念图10% • 单元检测40%
生物的进化 • 小组交流30% • 整理笔记10% • 完成配套练习10% • 梳理概念图10% • 单元检测40%
单元式复习的体会
• 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化知识结构 • 使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加深了 • 学生更会梳理总结笔记了 • 节约了时间
高三 9班 詹江山
• 我以为在高二就学会了阅读,到高三才 知道还可以这样跨越式阅读。
• 我以为总结笔记就是不丢掉一个知识点, 到高三才知道关键要建构网络。
单元式复习的体会
• 帮助学生建立网络化知识结构 • 使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加深了 • 学生更会梳理总结笔记了 • 节约了时间
实验探究常常将难点一一化解
我并没有失去课堂
放弃了
重新开始
• 熟悉的教案 • 完整的课件 • 精美的板书 • 流畅的讲解
• 设计学习规划书 • 整合精讲的课件 • 梳理学生提交的问题 • 寻找精讲点拨的切入点
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他们的自主意识、质疑意识、合作意识越来 越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王春易 北京十一学校
变革,不容易
• 驾轻就熟的教案 • 多少个不眠之夜熬出来的课件 • 积累多年的素材 • 学生的认可与欣赏 • 头脑中固有的观念……
很久以来,在我的头脑中教育、教学都 是一回事,就是上好课,讲好那本教材。
自我反思
• 课堂究竟是谁的课堂? • 学生喜欢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 • 教育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表现出极大的热 情,旺盛的求知欲,而且他们的观察、分 析、判断、推理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 提升。
课程整合是必然
当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后,课时异常紧张, 课时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我们不断增添的实 验内容与学生活动,于是尝试着进行单元 教学。
自我反思
• 不是学生不爱听的课要改 • 不是成绩不好的老师要改 • 任何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师都要改 • 越是爱讲、会讲的老师越要改 • 教师讲的越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就越少 • 教师讲的越清楚明白,学生自主钻研、思考、探究
的意识就越弱。
当我真的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学 生有快乐,有喜悦,也有苦恼和焦虑, 甚至有不解与埋怨……
学习规划书——自主学习的导航仪
• 单元内容 • 单元规划 • 单元评价 • 单元检测
每个学期通过问卷,征求学生的意见
• 有效性 • 实用性 • 改进建议
学案设计有效性
理科实验班 没有达到 3%
理科实验班 基本达到 48%
理科实验班 额外增加了
负担 5%
理科实验班 达到了 44%
学案设计有效性
理科常规班 没有达到 16%
理科常规班 额外增加了负担
5%
理科常规班 达到了 18%
理科常规班 基本达到 61%
学习合作小组——自主学习的加油站
• 营造氛围 • 培训组长 • 捆绑式评价
分数的单一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
学生们已经逐渐撒开我们的手,有 的在蹒跚学步,有的在稳步前进,有 的在快速奔跑……
时间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5课时 第6课时 第7课时
细胞代谢
过去
现在
代谢条件——ATP 学生阅读课
代谢条件——酶
小组交流课
细胞呼吸(1)
教师拓展与提升
细胞呼吸(2)
小组交流课
光合作用(1)
教师拓展与提升
自我反思
• 老师太爱讲了,使学生对老师讲有了依赖 • 教师面面俱到的讲,阻碍了学生的思考力 • 教师清清楚楚的讲,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
• 还原生物教学的本质 • 将大量的实验引入课堂 • 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方法、能力和情感…
• 不仅取得满意的成绩,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 爱护环境的人,一个关爱生命的人,一个崇尚自然的 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建构知识网络的平台——单元复习
• 高考考查五个模块(3必修 + 2选修)
• 必修带选修的原则建立复习单元(13个)
• 生物的遗传
必修二 必修一 选修一 选修三
高三 9班 詹江山
• 我以为在高二就学会了阅读,到高三才 知道还可以这样跨越式阅读。
• 我以为总结笔记就是不丢掉一个知识点, 到高三才知道关键要建构网络。
光合作用(2)
典型例题分析
典型例题
自我检测,小组互评
自主复习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 搭建自主复习的平台 • 关注自主复习的过程 • 包容多种不同的复习方式 • 建立自主复习的训练体系 • 个性化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
搭建自主复习的平台
• 建构知识网络的平台(单元复习) • 落实考纲考点的平台(复习规划书) • 解决学习中问题的平台(小组交流)
问题与困惑
问卷: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你 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学会 自主 学习 55%
学会 与人 交流 55%
有了 自我 反思 意识
59%
有了 问题 意识 64%
找到 适合 学习 方法
35%
敢于 挑战 老师 48%
学习 充满 信心 33%
其他 2%
问题与困惑
问卷: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上 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