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练习(一)汉字的优越性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有着其它文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现在国际通用的文字主要有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汉语等六种,联合国的文件一般都要翻译成这六种文字。
用其他语言写成的文件往往厚厚一大本,而用中文写的文件则要薄得多。
这说明,同样的信息量,用汉字来表述最简洁。
汉字总共六万多个,英文字母只有26个,为何汉字比英文还简洁呢?这是因为,汉字虽多,数量不再增加,并且真正常用的汉字并不多。
按照《信息交换用字汉字编码字符集》的统计,现在通用的汉字只有6763个。
据测算,一个中国人如果掌握了出现频率比较高的950个汉字,就能覆盖一般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的90%的阅读。
英文字母虽然只有26个,但英语的单词量一直在增长,它要是不增加就无法适应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汉语则不同,不管科技时代的社会生活怎样飞速发展,随便从《康熙字典》中找几个汉字,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衍生出新的词汇,用来表述科技方面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名词。
汉字形体俊美,魅力无限。
汉字之所以被称作方块字,是因为它方方正正,四平八稳,横竖撇捺,结构匀称。
汉字书法艺术更是世界一绝,无与伦比。
其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奔,风格迥异,各领风骚。
此外,汉字一个音节一个字,阴阳上(shǎng)去,平平仄仄,由此形成的“对对子”堪称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鸿是江边鸟,蚕乃天下虫”、“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东扔;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向右翻”,这种汉语言特有的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和韵律美,确实令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豪和鼓舞。
新加坡有关专家对7000多名6至12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新加坡儿童在智商方面的表现要比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儿童突出。
专家们认为学习汉字是其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汉字的象形特性对激发儿童的思考能力大有帮助。
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拼音文字都属于“单脑文字”,即这种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码刺激,这一刺激只对人的左脑发生作用。
相比而言,汉字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复脑文字”,具有音码、形码(平面排列)、义码三种不同的刺激,需要人的左右脑同时发生作用。
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家米奥拉女士也进行了同样的研究,她通过研究亚裔学生的母语,肯定了汉语学习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所起的正面作用。
15.从全文看,汉字有哪些优越性?(3分)16.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分)17.下面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据测算...,一个中国人如果掌握了出现频率比较高的950个汉字,就能覆盖一般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使用汉字量的90%。
18.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汉字”热,请就此事发表你的看法。
(60字以内)(3分)(二)北京园林①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
其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中外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
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华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独具匠心。
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微妙的作用。
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椽上的彩绘或山,或水,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
一幅“嫦蛾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寻味。
④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
有时,在万绿丝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
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
那大红色的梁柱,十分庄重。
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⑤故宫颐和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布局极为工整、对称,也是北京园林的又一大亮点。
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美,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⑥这就是我到北京游玩时看到的北京的园林,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美丽和妙处,还是你自己来游览吧!15.北京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3分)16.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17.第④段加点的词语“大多”为什么不能否删去?(3分)18.第⑤段调到何处更合理?为什么?(3分)(三)潼湖湿地①潼湖位于惠阳和东莞两县交界处,实际上是一个横亘五六十里的积水洼地。
连接两县的一条百余里长的山脉,其水均向北泻入潼湖。
因此在夏天雨季,潼湖才是一个湖,而在秋冬春三季它便是一个盆地式的小平原了。
②潼湖湿地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湿地内光照充足,有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动植物栖息或开发生态旅游,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宝地。
根据实地调查,该湿地共有植物64科155属203种,其中约一半植物都是野生植物。
另有鱼类、爬行类、两栖类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现在已经掌握定名的鸟类共有7目23科81种,常见鱼类也有30多种。
其中,褐翅鸦鹃、虎纹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③六十年代前,潼湖湿地是人们生活的好居处。
每年初夏,一场“龙舟雨”下过后,潼湖就荡漾起粼粼的水波。
早晨或傍晚,人们喜欢看浩浩荡荡的大水,看一队队摇橹而过的渔船,看入夜后才会出现的一幕奇景——波涛上悬浮的一排排灯火……④从1966年开始,潼湖湿地开始变了。
解放军投入几个团的兵力围垦潼湖土地。
潼湖被围垦之后,赛龙夺锦没有了,连天蒲草没有了,五禽六畜和鸟雀鱼虾大大减少了。
特别是九十年代,军队撤走了,大面积“军田”丢荒了,炒卖地皮开始了,几年间祖宗留下的、凡是地势较高的土地被炒卖殆尽了。
地势较低的,则租给外乡外省人办砖厂了。
烟囱们徐徐冒升着含有一氧化碳的浓烟,把天空染成了灰暗的浑浊。
灰色的天罩着褐色的地,潼湖真的“缁衣顿改昔年妆”了。
⑤现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湿地的过度开发,生存环境的恶化才使人们认识到湿地的作用。
原来,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调节区域,对该地区内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5.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潼湖湿地的?请分条写出。
(4分)16.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7.第③段对潼湖景色的描绘有什么作用?(2分)18.第⑤段加点的词“主要”为什么不能删掉?(2分)(四)梨花落后清明①“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就只有清明,可见其独特的意义和重要的地位。
为此,《岁时百问》中曾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②在一年四季的交替中,清明是美丽的华彩时段,此为仲春,正是春光烂漫,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之时,古人称之为:“红绿扶春上远林。
”儿时父亲要我背杜牧那首老幼皆知的《清明》,尽管全诗写得清新明丽,尤其点出了清明的气候特征,但我总感到此诗写得有些压抑,有些伤感,从而使清明的整体内涵与节气氛围受到了影响。
其实,清明的主要语境是清逸明净而乐观豁达的。
③民谚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这是一个播种万物的季节,也是一个拥抱希望的季节。
人们可以尽情地走向原野,亲近自然,以此作为催护新生、天人合一的演绎仪式。
记得父亲曾说过:清明是一年中草木华润、清气最盛之时。
因此,他和母亲总是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远足到郊区游春踏青,以吐故纳新,接受地气。
同时,也去扫墓祭祀,在祖辈的坟上摆上糕团供品,缅怀先人,寄托情思。
这种仪式的本身,实际上是精神上的寻根亲祖和血脉上的认祖归宗。
住在浦东北蔡的外婆,也总会在这个时节,叫舅舅送来新摘的马兰头、新摸的螺蛳,说是吃了这些清明前采的东西,会眼目清亮,祛热驱邪。
而青团,则是必不可少的清明标志性食品。
外婆是用泥胡菜、艾蒿打成汁,然后拌入糯米粉,因而做出的青团是鲜亮丰润而碧绿生青,香气四溢,糯而爽口,至今在我的舌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④“梨花落后清明”是宋代大诗人晏殊的名句,很有时令的镜头感和旖旎的画面感。
梨花是初春之花,作为春光的序曲或春色的铺垫,它落后就会引出灼灼的桃花和艳艳的杜鹃,从而正式进入春之声的高潮。
《淮南子·天文训》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也就是说,在这姹紫嫣红、春光璀璨的时节,天地间氤氲的则是清明之气,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天地人文之景。
唯其如此,清明不仅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从2008年开始成为国定假日之一,使我们能淡定从容地享受节日,如和双休日相连,更是可以外出旅游,使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⑤起源于春秋战国的清明,古时又称三月节,因而在这莺飞草长、春布德泽之际,其民俗活动也是相当丰富精彩的,如“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此时春雨霏霏,滋润沃土,正是植树最佳时段。
放风筝,借万里春风,可以让风筝扶摇直上,让美好的心情也一起放飞。
荡秋千,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中荡起欢声笑语。
踢球,清明时的土地草嫩土松,人们可以在上面尽情奔抢比拼。
可见清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全民健身节。
(文/王琪森)16.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说“清明的主要语境是清逸明净而乐观豁达的”?(3分)17.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和民间谚语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18.文中结尾画线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删去可以吗?为什么?(3分)可见清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全民健身节。
19.仿照第③段画“”句的写法,根据你熟知的某个制作过程,写一段话,不超出60字。
(3分)(五)怎样学习硬笔书法①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水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多种多样,简单易取。
它与软笔书法的区别在于笔画纤细灵巧,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硬笔书法作品书写快捷、携带方便,非常易于文化信息的传播。
②学习硬笔书法,第一,要选取自己喜欢的字帖。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要想写好硬笔字,必须选古碑名帖。
楷书名帖有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行书则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等。
③第二,把握“读、摹、临、背、意、用”的习字真诀。
“读”即读帖,读字的用笔、结构、章法等,读帖要经常读,闲暇时要经常拿出字帖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
“临”即临帖,就是边看字帖边照着帖的写法练字,这是学习书法最.常用的方法。
要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比较,找出差距,努力改进。
不要看一笔写一笔,要看一个字写整个字。
“背”即背临,就是试着不再看字帖,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