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规卡钻与解卡

常规卡钻与解卡

卡瓦捞筒(螺旋、篮式等)
六、施工常用打捞工具
可退式捞矛
六、施工常用打捞工具
滑块捞矛
六、施工常用打捞工具
接箍捞矛(对扣器)
六、施工常用打捞工具
公锥(普通)
六、施工常用打捞工具
母锥(普通)
六、施工常用打捞工具
开窗捞筒
六、施工常用打捞工具
(二)抽油杆打捞工具 根据抽油杆结构特点,抽油杆打捞工具一般只能是 外捞类,目前使用的有:三球打捞器、活页打捞 筒、开窗捞筒、抽油杆捞筒等,都是打捞抽油杆 的有效工具。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二、杆类落物处理
打捞抽油杆必须掌握以下特点;
(三)打捞方法 必须根据落鱼尺寸,选用适应的打捞工具,另外, 选用工具时还应考虑下部落鱼是否遇卡,对于不 卡的抽油杆打捞工具来说,一般都带有与套管规 范相应的引鞋接近鱼顶时应慢慢转动下放,观察 指重表变化情况,若无显示,可在向下重复上述 操作。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1.3倒扣
倒扣的原则是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后,把中和点控制 在卡点部位,因中和点处在倒扣时反扭矩最小, 从而一次从卡点处倒开是最理想的。倒扣应注意 两点:一是工具的可退性;二是控制好倒扣圈数, 以避免将管柱倒散。常见平式油管倒扣圈数不超 过20圈,外加厚油管倒扣圈数不超过16圈。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管类落物处理工具选择原则
1 管类落物鱼顶为公螺纹时(包括各种下井工具),
应优先选用筒类打捞工具,其次考虑选用母锥类 打捞工具,尽可能少用矛类、公锥类工具。 在选用筒类打捞工具时,应优先选用可退可倒扣 式卡瓦打捞筒。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鱼顶为公螺纹的常用打捞工具:
1)可退可倒式卡瓦捞筒(蓝式卡瓦、螺旋式卡瓦)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若解卡无效,一般不采用倒扣法解决,因抽油杆倒
扣难以控制,易造成多鱼顶井况。从抽油杆抗拉
负荷来看,(φ19mm抽油杆抗拉负荷162KN, φ22mm抽油杆抗拉负荷217KN)一般不高,用捞上 拔断的方法逐步解决,对一般修井设备及工具来 讲是可以满足的。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井例:
某井深1500米,井内下入21/2“油管1450米,发现油管被砂 卡住。测定卡点位置时第一次上提拉力是8t,油管伸长 40cm;第二次上提拉力是10t,油管伸长50cm;第三次上 提拉力是12t,油管伸长60cm,求卡点位置。若从卡点处 倒开扣,应提多少吨负荷合适?(井筒内充满清水)
解:三次上提的平均拉力:
(一)鱼顶位置清楚 由于抽油杆在井中容易弯曲变形,加压不慎容易将 鱼顶压弯,使打捞工作复杂化。抽油杆一般不能 用打印的方法。目前最可行的方法是数据校队法。 即查清井深、抽油杆总长、下入深度、拔断或脱 扣后提出长度等,从而得到比较准确的鱼顶深度。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二、杆类落物处理
打捞抽油杆必须掌握以下特点;
2)可退式卡瓦捞筒(蓝式卡瓦、螺旋式卡瓦) 3)卡瓦打捞筒(不可退式) 4)母锥:①通用型母锥;②铣鞋母锥 5)短鱼头卡瓦打捞筒 6)其它可用于打捞管类公螺纹端的筒、锥类打捞 工具。7)引鞋捞矛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2、管类落物鱼顶为母螺纹时,应优先选用捞矛类 打捞工具,其次为公锥类打捞工具。如鱼腔内受 阻而油套环形空间间隙较大时,应优先选用筒类 打捞工具。
测定卡点深度的意义:
⑴、可以确定大修施工中管柱倒扣时的悬重,即确定管柱 的中和点。施工中能准确的从卡点处倒开,减少打捞次数。
(中和点:指在管柱受拉与受压位置间,处于即不受拉也 不受压的一点。)
⑵、可以确定管柱切割的准确位置,能保证切割时在卡点 上部 1-2m 处切断。 ⑶、判断套管损坏的准确位置, 有利于对套管损坏部位的 修复。 ⑷、判断管柱被卡类型 , 有利于事故的处理。
4 、爆炸倒扣套铣。 先下仪器测出卡点的位置,用电缆将导爆索从钻 具内孔送到卡点以上第一根接头丝扣处,将钻具卡点以上的全部 重量提起,并给钻具增加一定的倒扣扭矩,通电点燃使其爆炸, 产生的冲击波及其强大的振动力,使接头部分产生弹性变形,把 扣倒开。
5 、憋压循环法。可用水泥车正反循环打压并且活动管柱直至解除卡 钻。
λ——油管平均伸长,cm;
P ——油管平均拉伸拉力(3次),kN; E ——钢材弹性模数 , 2.1×104KN/cm2;
F——管柱环形截面积,cm2。
⑵、经验公式计算法
L=K *λ/P
式中 L ——卡点深度 , m; λ——油管平均伸长,cm; P——油管平均拉伸拉力,kN; K——计算系数,常用的值可由表查出。
2、测卡仪测卡法: 测卡仪测卡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测卡技术,它提高 了打捞解卡的成功率和缩短了施工时间,测得的卡点直观 准确可靠。这种方法主要配合切割方法处理被卡管柱,目 前不常用。
四、常见卡钻处理方法
卡钻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初步判断卡钻的原因,上提下放活动、转动 管柱、开泵循环洗井等。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卡。 1 、活动解卡。在卡埋不死的井,在开泵循环的同时上下活动管柱, 但不要大力上提,以免将管柱卡得更死,边活动边旋转钻具直至 解卡。 2 、上提下击解卡。在易卡地层,可在钻具与工具之间接上震击器, 一旦遇卡,便可上击或下击解卡直至解开。 3 、倒扣套铣解卡。倒扣是用转盘倒扣,将井内卡点以上钻具倒出 , 对于卡点以下的钻具根据套管内径下套铣筒套铣,再下打捞工具 将钻柱及工具捞出。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造成这种脱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 是管柱丝扣本身未上紧。为了避免这类现象
的发生,对要打捞的管柱紧扣是必要的。具
体作法是井口开始往下,逐级紧扣,直到全 部紧满为止。(一般来讲,从井口开始紧扣
后每紧20-30圈,上提悬重至25-35KN再紧
20-30圈,依次类推达到紧扣目的)。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目前测卡点常用的方法有:计算法(理论计算法和经验公 式计算法)、测卡仪测卡法。 1、计算法: 计算法需与现场施工结合,经一定的提拉载荷后,测得被 卡管柱在某一提拉负荷下的伸长量,然后再按下式进行计 算。
计算法测卡点
⑴、理论计算法
L = E* F *λ/P 式中 L ——卡点深度,m;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三、绳类落物处理
绳类落物其它常用打捞工具
1)活齿外钩;2)固定齿外钩;3)内钩 4)内、外组合钩;5)其它适用于打捞绳、缆类落 物的钩、筒类工具。 6)套铣筒 ; 7)螺旋外钩等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四、小件类落物处理
小件落物打捞有它自己的特点,由于落物结构较小,
在井内掉落的方向不定,工具捞上或没有捞上, 地面无显示,而每捞一次,井内落鱼都有可能有 新的变化,因此必须特别注意打捞工具及打捞操 作。
6 、内冲管冲洗法。对于φ73mm油管卡钻从油管内下入 1-1/2油管进行 冲洗直至解除卡钻。
7 、修套打捞法。对于套管损坏的井,要将卡点以上的管柱倒出,修 好套管后下打捞工具打捞才能解卡。
五 、常用打捞工具分类
打捞类工具品种、规格较多。按井内落物类型分类,可将 打捞工具分成管类打捞工具、杆类打捞工具、绳缆类 打捞工具、测井仪器类打捞工具、小物件类打捞工具 5大类。若按工具结构特点分类,则可分成锥类、矛类、 筒类、钩类、篮类、其他类等 6 大类。按其使用特 性可分成以下12大类:检测类、打捞类、倒扣类、切 割类、震击类、刮削类、磨铣类、整形类、补贴类、 补接类、侧钻类、辅助类。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井下事故处理: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油水井井内管柱遇卡, 工具、仪器及钻柱等掉落井内的现象称井下事故,针对井 下事故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叫井下事故处理。 卡钻:凡是所下管柱及工具在井内不能自由上提、下放或 转动的现象叫卡钻。
落物(落鱼):凡因事故滞留在井内的钻杆、钻挺、钻头、 油管、抽油杆、打捞工具及仪器等井下落物称落物(落 鱼)。 卡点:被卡管柱被卡段的最上端位置叫卡点。 打捞:采用相应的措施工具捞出井下落物的作业过程。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1.2活动解卡
根据被卡管柱的许用负荷,上下活动,在允许 扭矩下转动管柱,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震击,有 可能达到解卡的效果。在活动解卡时,必须在钻 具和落鱼允许强度内进行活动,否则会因拉力过 高而将钻具或落鱼拉断,一般φ73mm平式油管拉 力在450KN以内,φ73mm加大油管拉力在650KN以 内。
三、绳类落物处理
这类落物的打捞一般指电缆或钢丝的打捞。它们的 特点是在井筒内程不规范则弹性螺旋状分布,且 上部排列较密,且下部排列较稀,鱼顶无准确位 置。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三、绳类落物处理
打捞工具常用的是内、外捞钩及捞筒,在工具结构 上部都要求带有压盘,防止钢丝上窜造成卡钻。
打捞要领:对于大段钢丝绳或电缆,一定要查清井 内落有钢丝的总长、规范,并且一般不得采用打 印的方法确定鱼顶位置,而是经过分析后,在打 捞中寻找鱼顶。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二、杆类落物处理
抽油杆打捞可分为在油管内打捞和套管内打捞:在 油管内打捞可下抽油杆打捞筒等工具或直接起油 管把抽油杆带出来。从套管内对抽油杆进行打捞, 从抽油杆结构上来看,一般只能外捞,它既不同 于管类打捞,又区别于绳类打捞。
六、施工现场常用解卡方法
二、杆类落物处理
打捞抽油杆必须掌握以下特点;
二、解卡原则
1、保护油水层不受污染和破坏; 2、不损坏油层套管(或不损坏井身结构);
3、井下事故处理应是越处理越简单,落物越少;
4、处理井下事故的设备能力、人员素质,必须能满足工 艺需要,不得因处理井下事故而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 坏、环境污染等事故。
三、测卡点
卡点深度:卡点深度是指井下落物被卡部位最上部的深度。 卡点的测定就是对这一深度的测定。
P 8 10 12 10 (吨) 3
三次上提的平均伸长:

40 50 60 50(厘米 )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