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食品添加剂问题
摘要: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民以食为天,日常饮食更是与化学联系密切。
现在食品添加剂几乎跟食品都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对于食品添加剂,人们的认识不多,更多的认识甚至是有危害的负面消息。
关键词:食品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苏丹红三聚氰胺食品安全隐患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生活绚烂多彩,多姿多味。
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的贡献:衣着方面化学染色剂令衣服鲜艳亮丽,化学合成纤维为衣服面料提供多种选择;住方面,各种装修用品离不开化学;行方面,交通工具每一部分材料的选择也离不开化学基础;最后说的食,民以食为天,化学更是在日常饮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知道,各种化学元素都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人们生活中所需的水份蛋白质、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绝大数来自日常饮食,人们通过食物的摄取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从而使人体处于健康状态。
日常饮食主要分为蔬菜、水果、肉类。
蔬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有调剂饮食、增进健康作用。
水果类:含有大量水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肉类可以提供蛋白质,动物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肉类食品可以向人们提供相当多的优质蛋白质。
其8种氨基酸有很高的吸收利用率,含量和比例与人体需要非常接近。
肉类还可以提供脂肪和矿物质。
可除了天然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在当代社会,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吃饱果腹,我们也希望吃的有滋有味,更重要的是吃的养生吃的有品质,因为对食物更高的追求。
现代社会食品添加剂应运而生。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
这些优点(特别是最后一个)是最让食品制造商们钟情的,这也是造成某些食品中添加剂过量使用的主要原因。
就添加剂本身而言,来自天然物质的添加剂比化工合成的添加剂危害要小得多,但前者价格昂贵,通常是后者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不会有生产商舍得过量使用,因此很少出现在普通人日常食谱中。
我们每天从吃早点就开始接触食品添加剂。
热气腾腾的包子和焦黄香脆的油条是常见的早点,它们在制作中都用了食品添加剂。
松脆的油条加入了疏松剂硫酸铝钾(明矾),制作中会用膨化剂:包子的添加剂主要是在面粉里加入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还可能采用馒头粉改良剂和膨化剂等。
过氧化苯甲酰加入面粉中,可将面粉漂白,杀死里面的微生物,还能加强弹性,所以在面粉制品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它们并没有在人类漫漫进化实践中经历过长期的检验,所以难以确定其安全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才正式开始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至今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因此,它的安全性目前尚无法判定,只有等到若干年后才可能完全搞清楚它们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害处。
但是有一些黑心商家一味降低成本,追求利益,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于不顾,把工业添加剂当做食品添加剂使用。
例如我们熟悉的当年轰动一时的“苏丹红事件”。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红色染料,用于为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
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我国和欧盟都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
某食品公司2002年从印度进口5吨红辣椒粉,将其用于生产各类品牌的伍斯特调料,为众多下游食品商或者饭店所使用。
后被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查出此种辣椒含致癌物质,因此受到通缉。
而苏丹红事件也拉开帷幕。
当时肯德基的辣椒酱中也受到波及,轰动一时,可以说从那一次我就对日常饮食中食品添加剂开始有了关注。
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也是令人发指。
企业在收牛奶时,那些奶农为了提高牛奶中的含N量而添加三聚氰胺,因为企业在测试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时,主要是测含N量的。
三鹿奶粉及多个知名品牌的液态奶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后,很多人认为三聚氰胺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只是“一不小心加多了”,才会构成危害。
但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何计国副教授介绍,三聚氰胺和此前闹出食品安全风丵波的苏丹红和吊白块一样,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它们危害健康,而且根本没有帮助食品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媒体关于食品安全隐患的报道,让我们对食品安全产生恐慌,深怕是添加过有害的化学物质。
几乎摄入的每种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其中不乏有害的。
何计国副教授将食品添加剂比喻成食品的美容师,“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政策限定,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只是对儿童、孕妇这样的特殊人群来说,选择食物需要谨慎。
”
有关食品质量的负面曝光在网上很多,有些令人触目惊心,也有些令人寒心,比如可乐含苯,肝脏不好建议少喝。
毒猪油事件:浑浊可能是混杂油;五粮液幸运星糖精超标;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等等。
但是中国质检系统也发布将进一步对食品消费品质量从严监管,保障我们的饮食健康。
支树平说,“忠于职守、勇于负责”8个字已成为中国质检的最高宗旨。
从2009年开始,相关部门对全国28大类、525种食品进行了抽查,开展了为期近两年的全国食品安全整顿,使中国食品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
食品添加剂,尤其是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与现代食品工业伴生的。
人类现今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几乎已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同时,人类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也在变化发展。
今天,比起对食品色、香、味、形的单纯无度的追求,更多的人开始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性;比起对保质期等显性食品安全的关注,更多的人开始注意添加剂等隐性的食品长久安全;比起对某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更多的人要求更高标准的食品安全环境。
这需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全产业链的守法经营,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依法监管。
包括: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各环节和食品生产企业按规定剂量、规定范围使用合法、合格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销售,还应注重从生产化学品为主转向研制天然、无毒产品;政府职能部门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严格执法,切实监管,
重典治乱,并根据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新问题,顺应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环境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司法部门从严司法,依刑法修正案(八)严惩食品安全领域中危害消费者利益的犯罪行为。
通过各方协作,遏制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势头,营造我国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总体说来,我们消费者在选购食品的时候,不能只从外观是否好看品牌是否响亮来看,还是要多多注意各方面的新闻报道,谨慎选择。
中国质检部门在经历这么多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后,也应该加强监督力度,添加无毒无害食品添加剂,让食物更健康更保鲜。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食品添加剂”一词
[2]《食品污染物分类》,食品伙伴网
[3]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