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板管理规定

顶板管理规定

顶板管理规定为加强公司顶板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根据《煤炭安全规程》和上级有关煤炭生产技术安全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一般规定㈠掘进巷道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支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支护方式。

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遇到断层、破碎带等情况,需要改变支护方式时,施工单位必须及时补充施工措施,经集体审批后方可执行。

㈡架棚巷道支护规格及支设质量要符合规程措施规定,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背紧背实,不得空顶空帮(离壁支护可空帮)。

金属支架棚梁接口处要有防掉棚梁的装置。

棚腿两端必须焊接金属垫板,以增加与棚梁的接触面和减少棚腿钻底量。

棚腿要支到实底,腿窝深度不得小于0.2m,有水沟一侧至水沟底以下0.1m。

使用U型钢或工字钢棚腿,采取防止钻底措施,当底板松软或棚腿不能支护到实底上时,棚腿下要穿鞋,鞋的材料、规格和使用方法要在作业规程中规定。

㈢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靠近工作面10m内的架棚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并采取撑杆等防倒措施。

爆破崩到、崩坏的支架,必须先修复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在开始工作前及工作中,必须随时认真检查工作地点顶帮和支架情况,发现隐患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㈣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中的爆破说明说进行打眼、装药和放炮。

要合理布置炮眼,特别是掏槽眼的位置、角度要合适,装药量要适当,防止放炮崩到棚子。

㈤倾斜巷道的支架,必须有保证支架稳定的防倒措施,具体要求在作业规程中规定。

㈥要加强贯通巷道的顶板管理。

对围岩破碎、顶板不好,压力较大的巷道,应缩小支架间距和最大临时空顶距,并加强临时支护。

要提前排除被贯通巷道内的积水、瓦斯,提前支设抬棚,防止贯通时倒棚冒顶。

㈦锚喷、锚杆、锚梁、锚网、锚杆网梯及锚杆网梯加锚索等巷道支护,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根据集团公司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和采区设计,在对设计巷道工程附近巷道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原理,利用矿压力观测资料和围岩稳定性分类成果,运用锚杆支护理论和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数据,经综合分析研究,采用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和实测法等方法,作出该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要叙述计算过程和支护参数选取的根据。

2.采深超过400m的巷道支护、其锚杆杆体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5#钢(A5)螺纹钢筋或等强度螺纹钢筋等材料;杆体直径不小于18mm;杆体尾部需要作螺纹时,应采用滚压工艺或热处理措施,使螺纹部分的强度不小于杆体强度;杆体的屈服载荷不小于7t,其螺母应选用配套标准螺母,强度与杆体相匹配,每500根抽检2根。

锚杆托盘应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钢板制作,其尺寸应不小于120×120mm或圆形直径为120mm,三点支撑抗压试验强度应不低于设计锚固力,每500个抽检2个。

3.锚网应采用直径不小于3.5mm的冷拔丝制作的经纬网或菱形网,网片的宽度应与锚杆的排距相匹配,长度可根据巷顶宽和拱的弧长而定,煤巷和半煤岩巷用的网格一般不大于60×60mm,岩巷锚喷巷道可根据岩性条件设计网格,一般不大于150×150mm,4.钢筋梯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4mm的A3#钢的圆形钢筋焊制而成,其宽度为60-100mm。

5.锚索应选用Φ15.24mm的标准钢绞线型锚索,其外端的夹紧装置应与钢绞线强度相匹配。

6.自行加工的水泥锚杆,其杆体和水泥固剂必须符合《水泥锚杆杆体》(MT218-90)及《水泥锚杆卷式锚固剂》(MT219-90)两个行业标准,杆体直径不小于14mm。

树脂锚杆固剂要符合原煤炭部MT146.1-95标准,根据设计锚固力的大小,可以作端锚、半锚或全锚。

7.锚喷支护时,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及配比、速凝剂的掺入量、水灰比等,要严格按照有关设计要求执行,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砂子和石子要用水洗干净。

8.锚喷、锚杆支护巷道要严格按作业规程的设计断面形状施工,坚持画线点眼,实行光面爆破,拉线喷浆。

锚杆位置,角度等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锚杆的排株距不超过设计100mm,孔深不小于锚杆体的有效长度,且不大于杆体有效长度30mm,角度应垂直煤层顶板或巷道周边,偏差不小大于15°。

9.锚网支护巷道,两网片搭接长度要不小于60mm,并按设计要求连网,网片要拉紧,并要与巷道周边岩石密贴,应将两网片搭接处压于锚杆托盘和钢筋梯之下。

为便于网片搭接和连网,靠迎头的第一排锚杆可只铺网,不上钢筋梯,待下一片网铺上连好后,再上钢筋梯,并上紧托盘。

10.锚杆安装应使用锚杆钻机或煤电钻一次完成,锚杆螺母的拧紧用力矩,M18及以上螺纹的不小于120N.m,使锚杆尾部外露部不大于50mm。

1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打钻、挂网前,要将危岩活石及时处理掉,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方可作业。

12.矿购进的快凝水泥、树脂药卷,必须室经过有关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否则不准采购,失效的药卷严禁使用。

13.每安装300根锚杆或独立工程小于300根的,至少要选一组(3根)作锚固力检测,对重要工程设当增加检测组数。

要求检测的锚固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为合格,如检测其中一根不合格,需再抽一组(3根),再达不到要求,由矿分管领导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矿质检科负责检测,并现场记录、建档备案。

14.施工现场必须至少保持有一个合格的扭矩扳手,对螺母扭矩进行检测,要求每班至少抽检一组(3根),由班组长负责检测,跟班检查员要班班抽查。

15.矿质检科要定期对锚喷巷道喷射砼的厚度进行检测,应用钻眼法测量,凡独立工程每50-100mm、大型硐室每10-25m须检查一个点,每点至少要检测三个检查孔,当全部检查孔的喷层厚度75%以上符合设计规定,其他检查孔厚度不影响安全使用,且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值的50%,该检查点为合格。

如达不到要求,要采取复喷处理。

喷射混凝土强度要按规定进行检测,其检测数据要存档备查。

㈧料石砌碹巷道支护,除掘砌按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外,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放完顶必须先找掉活石,控制好顶板,然后才可按施工措施要求立碹胎,立碹胎必须要使用托骨棚。

碹体与顶帮质检必须用不燃物充满填实;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可用支护材料接顶,但在碹拱上部必须充填厚度不小于0.5mm的不燃物垫层。

2.对砌碹顺序、碹胎材料、结构形式、固定方法、放顶步距、一次砌墙长度和撤胎时间等,必须在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中具体规定。

㈨溜煤眼和煤仓的施工,要根据现场条件和施工方法,在作业规程中制定特殊的顶板管理措施。

二、临时支护㈠架棚巷道临时支护要符合以下要求:1.新开门巷道支齐三架棚后(不包括门棚),要采用前探梁作临时支护。

前探梁可用11#工字钢或15Kg/m钢轨制作。

每根前探梁的固定点不少于3个,采用40型溜子链条、连接环和螺丝连接,螺帽要满扣,用木楔打紧,严禁重楔。

2.前探梁的长度不小于4m,前探梁距离要根据循环进度作业规程中具体规定。

前探梁的根数:当棚顶净宽在 2.5m 及以下时用两根,大于2.5m时用四根,均匀布置。

3.前探梁上方用长度比巷道顶部荒宽小0.4m的木板梁(宽、厚=150×60mm)和小杆或板棚接顶,控制前探部分顶板。

有条件时可将棚梁预放在前探梁上,接顶驾牢。

4.采用木棚支护的巷道不能使用前探梁时,要采用前探梁棒或点柱等临时支护控制顶板。

临时支护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5.炮掘迎头外10m内的支架,除了撑杆(拉杆)外,还要有其他可靠的防倒措施。

因放炮打倒、打歪的棚,必须待吹散炮烟后,从外向里,在支架和前探梁掩护下,敲帮问顶,逐架扶正,背牢架实。

6.在移动、支设前探梁时,要从外向里,在支架掩护下操作,严禁空顶作业。

7.巷道坡度大于25°时,矿要制定临时支护特殊措施。

㈡锚喷(杆、网、梁)巷道临时支护要符合以下要求: 1.锚喷巷道要用前探梁做临时支护。

前探梁可用11#工字钢或15Kg/m的钢轨制作,用金属锚杆和吊环固定。

吊环形式为倒梯形,宽面朝上,防止前探梁滚动。

每根前探梁不得小于2个吊环、吊环螺纹拧入长度不小于30mm。

安装吊环的锚杆长度不小于巷道支护锚杆的长度,水泥药卷不少于3卷,锚固力不小于40KN,树脂药卷不少于2块,锚固力不小于64KN。

2.前探梁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大于1.2米。

前探梁的长度、根数和接顶方式,可根据循环进度和巷道断面大小,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3.前探梁必须保持紧固有效,除锚杆锚到迎头无空顶或迎头迎头喷浆外,不得取下前探梁。

顶板铺网的巷道,要在移动前铺好网。

4.固定前探梁吊环的锚杆必须在下一循环放炮前安装好。

吊环每移动一次,都要检查其结构有无裂纹、开焊或变形,不合格必须立即更换。

5.迎头(含裸体巷道)要时时备足5架与本巷道断面相适应的架棚支护材料,当遇到松软岩层或破碎顶板时,要及时改为架棚支护。

㈢砌碹巷道,要尽可能采用锚喷做临时支护。

在围岩松软、压力较大或巷道支架变形严重处砌碹,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其他临时支护措施。

若未按稳定,采用四撑棚做砌碹做临时支护,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四撑棚梁直径不得小于2m,须选用优质木材。

顺向抬棚棚梁净里长不超过2.8m,拉墙长度不大于3m,腿窝距底槽不小于0.5m,横向抬棚腿窝距底槽内沿不小于0.3m.四撑棚接口处和梁的接触处,都要用扣双面把牢。

2.支设抬棚前,要先将施工地点前后10架棚加固好。

挖底槽前要先使好四撑棚抬腿。

四撑棚托原棚不得超过4架,抬棚腿要落到实底,并在作业规程中规定防止高昂、失脚的措施。

3.放炮开帮后,要检查加固四撑棚。

待找掉顶帮活石,控制好两帮后,方可挖底槽。

4.砌墙及挖底槽时的护帮措施要在作业规程和措施中作详细规定,以防溜帮和落石伤人。

三、巷道新开门与交叉口㈠巷道交叉口,包括巷道内新开的所有大、小门子口,如壁、水窝、躲避硐、信号室、小绞车窝、泵站、配电点和两巷道立体交叉口等。

这些交叉口新开门前,必须有符合实际的开门口施工大样图,标明开门口的位置、开门口中线点到原有巷道导线点得距离、中线方向、门棚长度、中线到两帮的尺寸及叉梁长度等。

如开门口是砌碹碹岔、则应设计相应的临时支护大样图。

㈡新开门口的位置,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应避开断层带、岩石破碎带、老巷、交叉口以及实体煤与老空的交界处。

㈢架棚巷道新开门口必须使用顺槽抬棚,顺槽抬棚可用不小于11#的矿工钢或不小于25#的U型钢制作,也可使用直径不小于150毫米的圆木制作,但不得使用桦木等脆性材料。

抬棚腿不得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摩擦支柱,抬棚要同时拖住开门口范围内及其两侧各不小于一架原架棚。

抬棚与棚梁、插梁间的空隙用木楔或木座加紧、加牢,但不得重楔重做;插梁与门棚及棚腿接合处都要焊挡板。

当门棚近宽﹤2.6米时,可使用单门棚,当门棚净宽大于或等于2.6m时,要使用双门棚,当顶板破碎压力大时,要视现场实际情况指定加强支护的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