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银白色,4Na+O 2Na O 22==,O Na 2为白色固体,222O Na O 2Na 加热+,22O Na 为淡黄色固体,钠与盐的反应(1)熔融状态的盐的反应(置换反应)NaCl 4Ti TiCl 4Na 4++熔盐(2)与盐溶夜反应,即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和盐反应↑+==+2222O 4NaOH O H 2O 2Na (什么时候要标注气体?)232222O CO 2Na CO 2O 2Na +==+2Cl 的制备:O H Cl MnCl )(4HCl MnO 2222+↑+∆+浓↑+↑++222Cl H 2NaOH O 2H 2NaCl 通电322FeCl Cl 32Fe 燃烧+,棕黄色烟,溶于水为黄色(+2Fe 溶液是浅绿色);22CuCl Cl Cu 燃烧+,棕色烟,水溶液呈蓝绿色;2NaCl Cl 2Na 2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黄色火焰。
纯净的2H 在2Cl 中安静的燃烧,2Cl 可以和大多数金属反应,当然,非金属也不例外,322PCl 3Cl 2P 燃烧+(在空气中形成白雾),522PCl 5Cl 2P 燃烧+(在空气中形成白烟),HClO (强氧化性):破坏有机性,使其颜色褪去,不可逆。
将一粒钠投入酸中,反应比在水中更剧烈,如:↑+==+24242H SO Na SO H 2Na ,(想想为什么不是先和水反应?)漂白粉制备原理:O H 2Ca(ClO)CaCl )OH (Ca 22Cl 22222++==+,其中有效成分为2Ca(ClO),漂白粉使用时,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生成HClO 。
HClO 2CaCl 2HCl Ca(ClO)22+==+HClO 2CaCO O H CO Ca(ClO)3222+↓==++ HClO 2)Ca(HCO O 2H 2CO Ca(ClO)23222+==++(2CO 过量)练习题:1.将11.5gNa 投入足量水中,得到溶液a,将12gMg 投入到足量的与上述等质量的盐酸中,得到溶液b ,则a 与b 的质量关系为._______2.在C 120 的条件下,把总质量为2.1克的CO 与2H 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2O 中充分燃烧,然后将产物通过足够的22O Na 固体,固体质量增加了多少克._______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合体中粒子的多少,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2.阿伏加德罗常数:.1002.623⨯=A N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是M 。
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粒子数的多少、粒子之间的距离、粒子本身的大小,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比其分子直径大的多,所以气体体积主要由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和粒子数决定的。
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符号是m V 。
1mol L 4.22-⋅5.物质的量的浓度:.Vn c B B = 胶体、溶液、浊液.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区分。
1、100丁达尔效应: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路。
物理变化 电泳现象:在外电场下,胶体微粒向阳极和阴极定向移动的现象。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分类: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离解出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不需要通电) 电解质只有获得足够的能量(水分子的作用或热的作用),才能发生电离。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难溶物质、挥发性物质或难电离物质(弱电解质),从而使离子浓度减小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
电解质的溶解性规律硝酸盐:绝大多数金属和铵的硝酸盐能溶于水。
硫酸盐:++++++224Mg ,Be ,NH ,K ,Na ,Li 等硫酸盐易溶于水,424SO Ag CaSO ,微溶于水,4SrSO 难溶于水,4BaSO 不溶于水和酸。
碳酸盐:+++4NH ,K ,Na 的碳酸盐易溶于水,+++++++Ag ,Ba ,Zn ,Pb ,Fe ,Sr ,Ca 222222等的碳酸盐难溶于水。
氯化物:++Ag ,Hg 的氯化物难溶于水,+++4NH ,K ,Na 的氯化物易溶于水。
硫化物:+++4NH ,K ,Na 的硫化物易溶于水,+++222Mn ,Zn ,Fe 等难溶于水,可溶于稀酸,+++Ag ,Hg ,Cu 22等的硫化物难溶于水和稀酸。
碱:钠、钾、钡的氢氧化物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强电解质)微溶于水,其他多数金属氢氧化物难溶于水。
酸:32SiO H 难溶于水。
练习题:(一般都是离子反应方程或离子共存问题)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O H COOH CH O H COO CH 2333+==++—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氢氧化钠的反应:---+++=++232332CO O 2H CaCO OH HCO 2Ca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235622-56CO OH H C O H CO O H C +=++D.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O 4H 2NO 3Fe 2NO 8H 3Fe 23-3+↑+==++++2.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22O Na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3-24NO Cl B a NH 、、、++B.-24--2SO Cl AlO K 、、、+ C.-3-32HCO NO Mg K 、、、++ D.-23-23-SO CO Cl Na 、、、+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3AgNO 溶液滴入少量的S Na 2溶液:S Ag S 2Ag 22==+++B.过量的2CO 通入2)ClO (Ca 溶液中:HClO HCO O H CO ClO -322-+==++C.向3NaC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OOH CH 3溶液: O H CO 2H CO 22-23+↑==++D.向2)OH (Ba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3NaHSO 溶液中O 2H SO BaSO 2OH Ba 2HSO 2-233-2-3++↓==+++铁黄铁矿(2FeS )、赤铁矿(32O Fe )、磁铁矿(43O Fe )氧化亚铁(FeO ):黑色粉末,2+价,不稳定氧化铁(32O Fe ):红棕色粉末(俗名铁红),3+价,稳定四氧化三铁(43O Fe ):黑色晶体(俗名磁性氧化铁)。
2Fe(OH):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3Fe(OH):红褐色固体,不溶于水+3Fe 的检验:)(Fe(SCN)3SCN Fe 3-3红色==++氧化还原反应的中电子转移表示的方法单线桥法 双线桥法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方法(1)同一种元素从低价态到高价态的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2)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判断例:(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42222SO H 2HCl O H SO Cl +==++ 氧化性:422SO H Cl >,还原性:HCl SO 2>(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例: O H Cl MnCl )(4HCl MnO 2222+↑+∆+浓O 8H 5Cl 2KCl 2MnCl )(16HCl 2KMnO 22224+↑++==+浓显然,氧化性:24MnO KMnO >(4)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判断 价)(32FeCl 3Cl 2Fe 32+∆+, )2FeS(S Fe 价+∆+,则氧化性:S Cl 2> (5)根据活动顺序判断−−−−−−−−−−−−−−−−−→−Au Pt Ag Hg Cu H Pb Fe Zn Al Mg Na Ca K 、、、、)、(、、、、、、、失电子能力减弱,单质的还原性减弱 −−−−−−−−−−−−−−−−−−−→−++++++++++++Ag Hg Cu H Pb Fe Zn Al Mg Na Ca K 22222322、、)、(、、、、、、、离子的氧化性增强−−−−−−−−−−−→−222222H Si C P S I Br Cl O F 、、、、、、、、、得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减弱铁三角关系+−−−−−−−−→−3HNO O Br Cl Fe Fe 3222等强氧化剂、、、,Fe Fe CO Zn3−−−−−→−+等还原剂、 +−−−−−−−−−→−+++2Fe H Cu I S Fe Fe 322等弱氧化剂、、、、,Fe Fe CO Zn 2−−−−−→−+等还原剂、++−−−−−−−−−−−−→−3KMnO O H HNO O Br Cl 2Fe Fe 4223222等氧化剂、、、、、++−−−−−−−−−−−→−2SO HI S S H Zn Cu Fe 3Fe Fe 2-22等还原剂、、、、、、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胡称为同素异形体,是由于行车工单质的原子个数及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332NaHCO CO Na 、练习题1.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L 5mol ⋅的盐酸40ml 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需吸收0.56L 2Cl (标准状况)才能使+2Fe 全部转化为+3Fe ,则该氧化物中Fe 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2.现有25ml 1mol 2-⋅L 的32CO Na 溶液和75ml 11mol -⋅L 的稀盐酸:①将32CO Na 溶液缓缓滴入稀盐酸溶液中;②将稀盐酸缓慢滴入32CO Na 溶液中;在标准情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和3.用1L1.0-1L mol ⋅NaOH 溶液吸收0.8mol 2CO ,所得溶液中的-23CO 和-3HC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_____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含有3CaCO 沉淀的水中通入2CO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3NaHCO 饱和溶液,又有3CaCO 沉淀生成B.向32CO Na 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2CO 与原32CO Na 的物质的量之比约21:C.等质量的3NaHCO 和32CO Na 分别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2CO 体积相同D.向32CO Na 饱和溶液中通入2CO ,有3NaHCO 结晶析出雷雨肥庄家2NO O N 22放电+,(红棕色)222NO O 2NO ==+,NO 2HNO O H 3NO 322+==+ O H CO )Ca(NO 2HNO CaCO 222333++==+小结:氮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两个氮原子之间共用三对电子,使每个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所以要破坏这种牢固的结合需要很高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