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病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高原适应指高原世居的人或动物经世世代代自然选择所获得的,具有遗传特性.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指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对抵氧环境失去习服引起红细胞增生过度。
3慢性高原反应指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
4高原习服指人和动物暴露于低氧环境后,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是可逆的,即后天获得。
5高原心脏病指慢性低压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为基本特征,并有右心肥厚和/或右心功能不全。
6高原病是指(高原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氧分压越低,人体动脉血氧分压随大气压和氧分压下降而下降,易致缺氧,由此引起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高山病。
7 急性高原病机体急速进入高原后,在较短时间内因急性缺氧而发生的各种临床综合征。
8 高原是指海拔(3000或)3000米以上的地区。
二、问答题1高原病的常见诱因1)海拔高度2)登高的速度 3)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4)过度的体力活动和劳动5)寒冷 6)精神、情绪过度紧张 7)过饱 8)饮酒 9)水盐摄入过多2试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依据:1)生活在的高原移居者或世居者;2)“多血貌”--两颊、鼻尖、口唇、耳垂、手掌、甲床、咽峡部等部位青紫,球结膜充血。
部分病人有杵状指、头痛、记忆力下降等。
3)血红蛋≥200g/L 、红细胞压积≥ 65% 、红细胞≥ 6.5×1012 /mm 3 。
血氧饱和度≤85% 。
4)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红细胞增多。
5)脱离低氧环境后症状及体征消失,再返高原时又复发。
3高原气候的特点:1)低气压、低氧分压 2)寒冷 3)日温差大 4)干燥 5)多风 6)紫外线强4 简述高原病的临床分类1)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轻型、高原肺水肿重型、脑水肿重型。
2)慢性高原病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症和混合型高原病。
5 简述高原心脏患者缺氧对其心肌的损害通过哪五点:1)缺氧心肌能量生成不足。
2)缺氧时心肌结构的损害。
3)缺氧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
4) 缺氧对心肌细胞离子的影响。
5) 心肌肥厚加重缺氧对心肌的损害。
6高原脑水肿患者昏迷前期出现的昏迷的先兆有哪些:1)由兴奋转为抑制或呈强烈抑制2)突发谵语,大小便失禁;3)腱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
4)头痛加剧,呕吐频繁。
7. 试述高原肺水肿的诊断标准1)凡快速进入高原或更高海拔地区者。
2)表现剧烈头痛、极度疲乏、呼吸困难(安静时),咳嗽,咳大量白色和粉红色泡沫痰,严重紫绀,双肺布满湿性罗音。
3)胸部X线:早期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不清,肺叶透明度降低。
随病情发展(表现典型),肺门阴影扩大,肺门周围及肺野内出现散在点片状或云雾浸润阴影,常弥漫性不规则分布,多以右侧中野明显。
肺动脉圆锥凸出,右下肺动脉干直径增大。
4)移地(转入低海拔或平原)或氧疗明显疗效;5)除外有类似高原肺水肿表现的其他疾病。
8简述进入高原前的注意事项:1)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避免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月经期进入高原或更高海拔地区。
4)避免晕车或晕机。
5)到高原前应适当的加强体能锻炼。
6)到高原前1—2天开始使用抗缺氧药物,如红景天,高原宁等。
7)应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9 试述高原心脏病的诊断依据:1)高原发病一般在海拔30 00m以上移居者易发病,世居者亦可患。
2)临床表现肺动脉高压表现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或分裂。
有心衰竭表现有心悸,胸闷、疲乏、咳嗽,呼吸困难,发绀。
重症者出现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浮肿,尿少等。
3)实验室检查肺动脉高压征象有四项:(1)ECG:心电轴右偏及明显右心室肥厚。
(2)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流出道(≥33mm),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3mm)(3)X-线: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7mm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10。
(4)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平均压> 25mmHg。
无肺动脉压测定时,需要有两项以上可诊断。
4)转至平原或低海拔处病情缓解,肺动脉压下降,心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
5)排除其它心血管病,特别是慢阻肺,肺心病。
高原病习题一单选题()1、急性高原病的基本病理学特征是:A、细胞肿胀B、细胞变性C、细胞坏死D、细胞肥大E、结缔组织增生()2、急性高原反应持续多少时间即为慢性高原反应:A、1周B、2周C、1月D、2月E、3月以上()3、高原肺水肿最常见的诱因是:A、上呼吸道感染B、消化道感染C、劳累D、饮酒E、过饱()4、高原心脏病胸部X-线的表现:A、右心室大B、肺动脉段和圆锥突出C、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7mmD、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10E、以上均是()5、关于高原病下列哪项错误:A、大脑皮质对缺氧的耐受性最低B、肺动脉高压C、引起肺源性心脏病、D、患者血压异常E、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高()6、关于高原病下列哪项错误:A、急性高原病可有白细胞轻度增多B、慢性高原病常出现红细胞计数及压积、血红蛋白量异常增高C、高原脑水肿主要表现是进行性意识障碍D、高原肺水肿患者胸部X-光检查主要表现右室肥大E、高原心脏病患者最先累及的是右心()7、关于高原病的治疗,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急性高原反应一般不主张吸氧治疗B、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后可继续登高(高山)C、高原病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出现高原脑水肿应转到低海拔区D、高原肺水肿恢复者,再次进入相同海拔高度的高原环境时容易复发E、乙酰唑胺能改善缺氧。
(共用题干8-9题)男,25岁。
广州人,乘飞机到拉萨旅游,次日上午出现头疼、头晕、心慌、胸闷、食欲不振、乏力。
口唇轻度发绀。
胸部X片大致正常。
()8、对本例病人下列哪种诊断的可能性较大:A、高原肺水肿B、急性高原反应C、脑动脉供血不足D、高原脑水种E、梅尼埃综合征()9、对此例病人应如何处理:A、卧床休息、注意饮食、控制和去除诱因B、立即将患者转运到低海拔地区进行治疗C、静脉注射甘露醇D、抗生素预防感染E、减慢登山速度,但可继续登高山。
(共用题干10-12题)女,34岁,4天前从四川到西藏某高山哨所探亲,2天前开始出现头疼、胸闷、咳嗽、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而到医院急诊。
既往身体健康。
体检:端坐呼吸,口唇及肢端发绀,器官居中,双肺可闻及大量湿罗音。
心率160次/分,节律基本规则,未闻及杂音。
胸片提示:肺门阴影扩大,肺门周围及肺野内出现散在点片状或云雾浸润阴影,常弥漫性不规则分布,以右侧中野明显。
()、10本例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心力衰竭B、重症肺炎C、急性高原反应D、高原肺水肿E、支气管哮喘()11、该患者发生本病(发病机制中)的基本因素是:A、急性左心衰B、肺动脉高压C、肺高灌注D、肺动脉器质性狭窄E、肺心病()12、对本例病人进行首选治疗措施是:A、鼻管吸氧,1~2L/minB、面罩吸氧,1~2L/minC、面罩吸入40%~50%氧气,6~12L/minD、面罩吸入40%~50%氧气,2~4L/min E.面罩吸入高流量氧,氨茶碱。
()13、高原肺水肿胸部X线检查典型表现是:A、肺动脉段突出B、右心室肥大C、左心扩大D、肺门阴影扩大,肺门周围及肺野内出现散在点片状或云雾浸润阴影E、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不清,肺叶透明度降低。
()14、多见于高原出生的幼儿高原病是:A、高原性肺水肿B、高原性脑水肿C、慢性高原病D、慢性高原反应E、高原心脏病()15、从高原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来看,下列那一项治疗是关键措施:A、防止发生肺水肿B、抗心衰治疗C、降低肺动脉压D、绝对卧床休息E、防治并发症()16、临床上最常见的重型急性高原病:A、高原肺水肿B、高原脑水肿C、急性高原反应D、慢性高原反应E、高原心脏病()17、少见而最严重的重型急性高原病是:A、高原性肺水肿B、高原性脑水肿C、急性高原病D、高原适应不全E、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8、导致高原病根本的原因(病因):A、肺动脉高压B、呼吸代偿不全C、高原缺氧D、心功能不全代偿E、肾脏排钠减少()19高原地区是指:A海拔3000米或3000米以上的地区 B 海拔3000米地区C海拔4000米地区D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E海拔2500-3000米地区()20关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特征性体征是:A.有多血貌B.肺动脉段突出C.体循环淤血体征D.右心室大E.左心室大( ) 21急性高原反应常易发生于人体到达高原后:A.1-3hB.3-6hC.6-96hD.48-90hE.24-48h( ) 22.急性高原反应患者常有的劳力性呼吸困若发展为静息也出现呼吸困难时,可视为发生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先兆:A.高原脑水肿B. 急性左心衰C.高原心脏病D.急性右心衰E.高原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