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

胡同、四合院保护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

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

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

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

这些记载着悠久历史且蕴含着深厚文化的胡同、四合院,在今天这个市场化经济时代已经有大部分被高楼、阔路代替了,它们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目前,在各方的关注下,四合院的保护工作已在全市拉开序幕。

实践证明,在旧城内开展四合院保护工作,是一项比“危改”难度更大的复杂工作,特别是在进一步的工作中,面临着需要解决的诸多矛盾与问题:
第一,要大力宣传胡同、四合院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保护的意识,从而调动社会力量。

四合院的保护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涉
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市、区政府和规
划、房管、文物、建委等各部门共同参与。

特别是“危改”和建
设部门,应服从保护工作的大局,彻底放弃以损失四合院等传
统建筑为代价的小规模、小范围的“危改”项目,落实市政府的
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危破四合院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上
来。

第二,四合院居民不能只看拆除四合院建造楼房的眼前利益,要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四合院的长远意义。

由于大部分四合院老旧,居
住没有楼房舒适,很多胡同狭窄居民停车难,所以许多四合院
居民从心里希望拆迁住楼。

这是胡同、四合院生命延续的一大
杀手。

必须四合院居民认识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的真正价值在于
今后全市的永续利用,长期为广大人民服务。

按照逐步发展的
认识规律,目前,北京旧城内成片的、貌似一般的传统四合院
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只有在今后长远的时段
内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观念的
条件下,我们对当今传统四合院的认识程度,具有十分明显的
时代局限性,是远远不能代替今后所展示的、长远的历史价值
与社会价值的。

所以,我们当前应特别强调对旧城内四合院的
保护,因为只有做好当前的保护工作,才可以为今后长远的利
用提供重要保证。

第三,应该及时改善四合院居们的住房条件,这样也有益于四合院的保护。

当前,北京旧城内四合院保护与利用的突出问题是超限
度地使用,大部分住房往往是几代同堂、生活拥挤,应首先采
取外迁的方式,疏解住户,减轻四合院使用的压力,然后再实
施院落的维修、保护。

在运作方式上,应由市、区政府列入计
划,每年提供适量的外迁用房,按区域逐步安置院内住户。


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各个院落的修复工作。

由单位或企业
拥有的四合院建筑,也应列出职工搬迁计划,逐年落实并负责
完成四合院建筑的修复工作。

市、区政府部门应将四合院的保
护列为全市环境治理项目,研究制定搬迁住户、整治环境的专
项规划,列出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市、区政府联合行动共同
落实,坚持数年,必见成效。

第四,是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四合院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旧城内保留至今的四合院、胡同,经过市区近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已有很
大改变,部分四合院街区与历史原貌相比已有很大不同。

特别
是市政道路的扩展使部分历史建筑及院落被新的道路所占用,
因此,已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对旧城内所有的四合院进行保护。

对现有四合院的保护也应区别情况,要根据四合院分布的不同
区域,提出不同的保护标准。

特别是要结合广大住户使用的实
际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定:首先,是对公布保护的30片历史文
化街区中的四合院建筑与一般地区的四合院建筑要有所区别。

这两类区域的四合院建筑相比,有着不同的保护要求:前者是
原格局、原形制加以保护,后者只是保护其传统建筑特色和风
貌;前者不能增改其原有建筑格局,后者可以根据需要适量调
整其平面布局。

其次,是保护四合院建筑的传统外观与内部装
修利用相结合。

四合院建筑的保护,不同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四合院民居建筑的保护工作一定要结合广大住户现实生活的
需要。

在我市除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合院建筑以及重要街
区的四合院建筑,依照文物法规严格保护外,其大量的民居四
合院建筑,只是保护其建筑规制、原有布局及传统外观与风貌,
其内部完全可以进行现代化装修利用,以适应时代生活的需
要。

三是,保护四合院的历史格局与广大居民追求现代化生活
方式相结合。

都市的现代生活水平及方式,是今后我市包括传
统四合院、胡同区域发展的目标,但同时也必须清楚地看到,
因受历史地域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从根本改变旧城内四合院区
域中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

只能在保护四合院整体完整性的前
提下,创造条件逐步提高院落内的基础设施水平。

但是一些大
型市政管线的引进,将与四合院保护发生较大矛盾,如煤气、
热力等管道工艺要求严格的大口径管线设施,就将受到四合
院、胡同保护的制约,不可能全部引入到每个院落。

但大多数
的四合院地区,可在不破坏院落的整体格局和不影响街区风貌
的前提下,可以引入多种市政管线和设施,并为四合院住户增
设家庭卫生间、厨房等生活设施。

总体讲,在全市四合院区域内实现现代设施的改造工作,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还将继续深入探讨与摸索四合院保护与发展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新模式。

第五:是逐步推进四合院住房私有化。

四合院住宅私有化,是最终实现全市四合院保护良性循环的出路所在。

对此,专家已提出建
议,市房管部门也制定和公布了“私人购买四合院的有关规
定”。

但是,我们是面对半个世纪的住房公有制所积累的诸多
问题,新的办法一时难以全面推开,需要创造条件,渐进实施,逐步推进,应根据不同街区、胡同以及院落的具体情况,制定
几种实施四合院私有化的模式:第一种,是面向社会团体、私
有企业、文化名人等,购买四合院产权,同时出资搬迁和安置
现有住户,按四合院保护的有关规定,恢复院落的原有格局,
作为企业、公司的办公场所或个人生活与文化活动场所使用;
第二种,是由房管部门负责安置住户和负责恢复院落建筑,然
后公开向社会出售,购买者要负责保持四合院建筑的完整性及
良好状态;第三种,是单位企业所有的四合院建筑,可以转让
给住户或由本企业人购买,产权所有者要全面负责原有建筑的
修复与保护;第四种,是由于经济原因无力对祖传宅院进行修
复的产权所有人,鼓励其向社会出售,通过产权转让的方式,
达到四合院修复、保护的目的。

面对当前首都现代化建设对历史传统建筑保护的冲击,促使我们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进行反思。

对北京传统四合院建筑的重视与保护,近些年我们经历了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认识过程,取得了保护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共识。

同时,深刻认识到,老北京的传统四合院、胡同等历史建筑,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面保护这份遗产是我们当代的历史责任。

今天,对传统四合院建筑的保护已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

保护四合院建筑的重要性,还在于提出在北京全力筹备“奥运”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从而将保护传统四合院的工作赋予了历史与时代的重要意义。

现在我们已在四合院保护措施的制定上迈出了艰难的一步,由于此项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与艰难性,就整体工作讲,全市范围内的四合院保护行动还相对滞后,目前还不
能做到全面推进全市的四合院保护工作,还要经过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与长期努力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才能看到北京旧城内传统四合院保护的整体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