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案讲解
难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过程设计
修改与补充
引入:师: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常见物质一般分为哪三种形态呢?
生:固态、液态、气态。(展示ppt)
师:我们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物态变化,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ppt)
师:固态变为液态?
生:熔化;
师:液态变为固态?
生:凝固
师:液态变为气态?
生:汽化
师:气态变为液态?
生:液化。
师:那么我们来看下这个物态变化的图,思考下是否存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可以直接变为气态?
生:可能存在。
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碘的物态变化来验证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现象。
师:请同学用2分钟观察26页图1-25并阅读图右边文字部分的内容,了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目的。
生:普通灯泡的灯丝材料是钨,在灯泡工作时,灯丝温度很高,构成灯丝的钨在高温下升华,导致灯丝变细;钨蒸气不断在灯泡壁上凝华,导致玻璃壁发黑。
师: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一些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学习了再分析的这类问题的时候要关注这种物质的初状态还有末状态,中间是否有液态的物质出现,并且还要关注整个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的情况,这可以解释发生物态变化后周围的温度变化情况。同学对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掌握了呢,
现在在找同学来说下停止加热后的现象:
生:2.停止加热冷却后,烧杯内紫色的碘蒸气逐渐减少,烧杯内壁和玻璃盖片上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液态碘。
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生:碘蒸气可以直接变为固态碘。
师:我们把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板书凝华的定义)
师:在碘的凝华过程中,我们停止加热让碘蒸气冷却温度降低,说明碘的凝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呢?
生:实验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碘、玻璃片、火柴。
师:实验步骤:在烧杯中放入固态碘,然后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师:实验目的:观察碘吸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盖烧杯的玻璃片上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和变化说明了什么。
注意: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出现液态的碘。
师:实验视频大家已经看完了,那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呢,先找同学来分享一下加热后的现象?
生:气态。
师:它原来是什么状态?
生:固态。
师:在这个过程中有液态出现吗?
生:没有。
师: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放入冰箱中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生:升华。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观察一下干冰的升华现象,看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干冰,干冰是一种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极易升华。
师:大家看下干冰是不是慢慢减少,最后消失了,说明它变成什么状态了?
师:冬天我们起来看见地上的霜,常会说下霜了,能不能理解为霜是从天而降的呢?
生: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小冰晶,不是从天而降的。
师:灯泡大家都见过吧,那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过,灯泡永久了之后灯丝会变细,玻璃壁会发黑,这是为什么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提示一下大家,灯丝的材料是钨,钨的熔点是3410℃,灯泡工作的时候温度是2000℃-2700℃,既然没有达到熔点为什么灯丝会变细,应该是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之后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呢)
(4)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5)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6)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
7.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A.凝华、凝固、汽化B.熔化、凝华、液化
C.液化、凝固、凝华D.汽化、升华、熔化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升华和凝华两种物态变化
堂清内容
1.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_______叫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升华过程热(填“吸”或“放”),凝华过程热(填“吸”或“放”)
五亩一中八年级物理学科电子教案设计
主备教师:严当增副备教师:赵佼佼月日
课题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的方法可以获得低温的环境。
生:气态,
师:它原来是什么状态?
生:固态。
师:固态变为气态说明它的物态变化是什么?
生:升华。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升华需要吸热。那大家想想,这个干冰升华周围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呢,可以结合之前我们学习熔化,蒸发吸热后温度的变化。
生:温度比其他地方温度低。
师:所以干冰在生活中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人工降雨。(看ppt)
4.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______时______热的缘故。
5.用久了的电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泡内的钨丝______和______而形成的。6.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2)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
(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开化”了。
生:1.实验中观察到加热后,烧杯中碘逐渐变少,烧杯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师:那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固态碘受热后可以直接变为碘蒸气。
师:我们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板书升华定义)
师:在碘升华的过程中给碘加热,说明碘的升华要吸热还是放热呢?
生:吸热。
师:吸热。(板书升华的特点)
生:放热。
师:板书凝华的特点放热。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四种物态变化,加上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两种,大家看这个物态变化的示意图就很完美了。今天我们就以升华和凝华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板书课题)。(展示ppt)
师:我这里有固态的白色的物体,我们传给同学来闻一下它的气味,猜出是什么了吗?
生:樟脑丸。
师:我们闻到了樟脑丸的气味说明樟脑丸变成了什么状态?
请同学解释一下图:1-24,冰冻的衣服会变干、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找一下哪些是升华现象,哪些是凝华现象。(ppt)
板书升华定义:
升华和凝华特点:
凝华定义:
师:同学们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生:讨论之后做知识小结。
师:本节课不仅仅要知道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方法。
C.清晨大雾的形成D.霜的形成
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视频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特点,有利于提起学生的兴趣。通过生活中常见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