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
拿来之路 解析之路 星火之路 跳跃之路
我们科技创新的现状
我国目前每年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稳定使 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不足20%,而最后形 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科技对经济的贡献 率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科技 成果转化率超过50%相比,我国的科技创 新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我们创新成果转换太低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要科技创新
现在工业产品的经济构成是呈哑铃状的
高利润
科学技术 实现方法 设计方案
高利润
销售渠道 客户资源 销售队伍生产制造
知识产权
低利润
销售策略
我们的出路就是学习加创新。学习和模 仿是不可能领先的,只有创新才可能领先, 而只有领先才可能获得利益最大化。
提升科学技术的几个方法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
创新能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 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 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 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 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 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 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 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 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 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 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 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与自然界中的生态环境 有着共同的规律,是孕育创新、培育企业必要的 空气、阳光、水分和土壤。只要环境适宜,企业 就如同森林中的蘑菇,会成片的自然生长起来。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
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活动密切关联的文 化形态。它是社会成员对创新活动的基本态 度,是社会制度安排的观念基础。持有积极 进取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做出有利于开拓前 进的制度设置。反之亦然。因此,体制的创 新、科技的创新,都可回归于观念的创新, 即文化的创新。要实现体制、科技上的创新, 必须从基础层面上重视文化的创新。当然, 体制和科技方面的创新活动,又会从根本上 促进、带动文化观念的进一步更新。
1.科技成果自身与市场脱节严重,缺乏成果 转化时效性观念。 2.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金不足。 3.缺乏有效的技术市场中介和一批高素质的 技术经纪人队伍。 4.缺乏合理的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利 益分配机制。 5.科技创新的投入比例太低。 6.市场缺乏敢于用本土创新成果的胆量。
我们现在非常缺乏能让创新活动健康发 展的一个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也就是一个 良好的创新文化,一种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多次证明,文化创 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 创新文化是在基本价值和精神层面上提升人 的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文化是建构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