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pptx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pptx

21世纪的多技术融合,将以纳米水平上的材料 统一和技术整合为基础,将引发材料领域和制 造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2 新世纪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这次新的产业革将形成一种崭新的经济 形态——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的绿色的经 济形态。
人类从工业文明向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的 绿色经济、生态文明过渡。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方式,正在 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 。
建设新型国家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R&D 占 GDP 2.5%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5
位 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
科技创新,需要科技工作者的洞察 力、独创性和创造激情,需要能保 证知识生产高效运行的社会组织, 有赖于一系列独特的价值观念支撑 和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
4 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 果,必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 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 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 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 行重大调整,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 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概念
当代先进生产力日益突显智能化特点、 国际化规模和人性化发展方向,科技和 人文融合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中。
2 新世纪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新的科技革命将引发和推动一场广泛而深刻的 产业革命。
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 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及认知科学将迅猛发展, 这四大领域交互作用并有机融合,将推动整个 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 家的首要国家战略目标。
3 新世纪的科技革命提出了严峻的 挑战
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将 更加激烈,其实质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 争。
谁的发明创造多,谁掌握的专利多,谁 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经济技术强国和大的跨国公司实施技术 标准和专利垄断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 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惠国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 今后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目标、任务、指导 方针: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 中心环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16字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 越、支撑发展、引导未来” 。
一个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一定 意义上取决于其创新文化的活力。 大力推动创新文化建设是新世纪中 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战略 任务。
一 新世纪是科技创新主导发展的时代
二、基本概念
三、创新文化的历史发展 四、创新文化建设是应对时代挑战的战 略任务 五 科技工作者的品格、理想和情操
一 新世纪是科技创新主导发展 的时代
3)技术创新与模仿、扩散之间也有一 定的关系。模仿是指企业仿制生产创新 者的产品。模仿是创新传播的一种重要 形式,模仿不只是简单地仿制,它包含 着渐进的创新、对原设计的不断改进。 扩散是指创新的成果被其他企业通过合 法手段采用的过程。创新的潜在效应一 般通过扩散逐渐得以发挥。正是因为模 仿、扩散,创新才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
社会生产力的要素结构和作用方式发生了巨大 变化
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力以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 耗为特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是利润导向的, 体现为没有出路的“黑色结局”;
1 把握21世纪先进生产力发展的 新特征
现代生态社会的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动 力,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特征,是人性 化为导向的,体现为生机盎然的绿色前 景。
1 科技创新 2文化 3创新文化
二、基本概念
1.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特指与科学技术发展相
关的全部创造性活动,包括科学知 识的生产、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技术成果的引进与本土化、成果推 广等。
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 年提出的。
他把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 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
4 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在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困难时期,向低 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 趋势。
考虑大力研发和应用低碳绿色技术,形 成低碳产业集群,发展低碳经济,制定 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和“绿色新政”等长 远的战略。
4 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绿色创新”、“低碳技术”、“低碳产 业”、“低碳经济”、 “低碳发展”、 “低碳生产方式”“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城市”、 “低碳社会”、 “低碳世界”等一系列 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1 把握21世纪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特征 2 新世纪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3 新世纪的科技革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 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1 把握21世纪先进生产力发展的 新特征
现代生产力不仅表现为物质形态,还表现为非 物质形态。
现代生产力不仅表现在“硬件”因素上,而且 表现在“软件”因素上。
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两个有区
别的概念。
1)技术进步用经济学术语来说是:“生产函 数的移动”,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是技术创新, 技术进步是以往各种创新积淀性的经济表现和 反映。
2)技术创新也不同于研究开发。经济合作和 发展组织(OECD)把研究开发定义为:“研 究和实验开发是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的创造性 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 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新的发明。” 研究开发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 创新成功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基础。
工艺; 3)开拓新市场; 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
来源; 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
熊彼特之后度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人类通过新技术改善 经济福利的商业行为。技术创新不是纯 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熊彼 特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创造的第一次商 品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