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武汉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B)
流水线按图(B)组织时,实现A*B*C*D的时空关系如图(B)
吞吐率TP=3/(11⊿t)
效率E=(3×5⊿t)/(5×11⊿t)=3/11
第8题
解:(1)流Biblioteka 线时空图如下:第11题解:禁止表F={1,3,4,8};原始冲突向量C=(10001101);状态转移图如下:
调度方案
平均延时
(2,5)
3.5
(2,7)
4.5
(6,5)
5.5
(6,7)
6.5
(5,6)
5.5
(5)
5
(6)
6
(7)
7
(注:可以不全部列出所有调度方案,但平均延时最小的调度方案必须写出)
最佳调度方案(2,5)下的最小平均延时为3.5拍。最大吞吐率为:TPmax=1/[3.5(拍)]。
当按(2,5)方案输入8个任务时的实际吞吐率为:
(3)流水线完成这三条指令的时空图如下。共用了9个时钟周期。
第6题
[分析]为了减少运算过程中的操作数相关,A*B*C*D应改为采用((A*B)*(C*D)) 的算法步骤进行运算。
[解答]按图(A)组织,实现A*B*C*D的时空关系如下图(A)所示。
图(A)
吞吐率TP=3/(13⊿t)
效率E=(3×5⊿t)/(3×13⊿t)=5/13
如果能够控制存储器中的第一个分量元素到达V0直至乘法部件的时间,与V1中的第一个分量元素到达乘法部件的时间相等,则前二条指令间可以链接。这样,执行时间为:T=(8+9+63)+142=222(拍)。第三条指令与第二条指令存在着先写后读相关,第四条指令与第三条指令也存在着先写后读相关,但它们都可链接执行。这四条指令总执行时间为:T=(8+9+8+8)+63=96(拍)。
第13题
解:
(1)A机的CPI为4(时钟周期为1/25=40ns,4CPI=160ns),B机的CPI为1(时钟周期为1/20=50ns)
B机对A机的加速比S=160/50=3.2
(2) A机的MIPS=25/4=6.25
B机的MIPS=20/1=20
第17题
解:
(1)三条指令可并行执行。T=1+7+1+64-1=72(拍)。
(2)前二条指令可并行执行,第三条指令只能串行执行。因为前二条指令的执行时间不等。T=(1+7+1+63)+(1+6+1+63)=143(拍)。
如果能控制第一条指令较第二条指令提前一拍启动,则可以实现与第三条指令间的链接,这时的执行时间为:T=(1+7+1+1+6+1)+63=80(拍)。
(3)4条指令的串行执行时间为:T=(8+63)+(9+63)+(8+63)+(8+63)=285(拍)。
(4)条件同(3),4条指令实现链接的时间为:T=(8+16+9+8)+63=104(拍)。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武汉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武汉大学出版社
解:
(1)K与K+1之间存在寄存器R1先写后读相关(RAW);
K+1与K+2之间存在寄存器R0写与写相关(WAW);
K与K+1之间存在寄存器R0先读后写相关(WAR)。
(2)前二种相关会引起流水线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