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三大作用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三大作用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三大作用植物的三大作用专题
(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标要求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理解茎的输导功能,学会探究茎通过哪些部分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实验方法。

,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考向指南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的内容,在中考时常常以选择题、数据分析
题等形式
出现。

,维管束是贯穿植物体的一条主线,在近年的中考题中对导管、筛管的考查已
不再局限
于二者的结构和功能,多见于二者功能上对植物其他器官及功能的影响。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常以分析说明题、选择题出现。

考基要点
考点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 1 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体内 2 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 3 。

3.无
机盐只有溶解在 4 中,才能被植物体的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考点2 茎的输导作用
1.茎的输导作用是通过维管束的 5 和 6 来完成的。

2.木质部中的导管,是死细胞构成的通道,输导方法是 7 ,运输 8 ;韧皮部里的筛管,是活细胞构成的通道,运输方向是由上向下,运输 9 。

3.茎除完成物质运输外,有的变态茎还能贮藏有机物,如马铃薯、荠。

考点3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表皮的保卫细胞可控制气孔的开放和关闭。

图1-5-1
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
,2.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蒸,
, 液泡),根部导管,茎,叶,叶肉,气孔,大气。

腾,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作,,,用意义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
3.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 10 散失了,促进了生物
圈中水循环的进行。

4.蒸腾作用能够提高 11 ,增加 12 。

5.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考点4 探究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运输
1.选择生长旺盛的枝条和幼苗,以确保实验效果。

2.枝条上带有叶,通过叶对水分的蒸腾作用,利于有色液体的上升。

3.选同样枝条插入清水中做对照。

4.注意掌握时间,避免横向扩散,影响实验结果。

解题警示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这两个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注意强调。

互动答案
1水 2水 3光合作用 4水 5木质部 6韧皮部 7自下向上8水和无机盐 9有?????????机物 10气孔 11大气湿度 12降水 ???
发散思维
考点5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条件
最主要的是光照和温度。

因为较强的光照提高了空气的温度和叶片的温度,使叶内水分汽化
过程加速,蒸腾作用加强;较低的温度则使气化速度减慢,蒸腾作用减弱。

此外空气流动对
蒸腾作用也有影响,空气流通快可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解题警示
我们从结论出发,可看出影响生物各种生理活动的条件与活动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如
环境中光合作用原料多,光合作用强,产物多。

这种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

(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课标要求
,明确叶片为什么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

,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通过实验认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知识。

,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总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将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区别和联系,培养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一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会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生物的生理活动。

考向指南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发生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将知识综合考查是近年中考题目中经常见到的。

,本讲知识是植物学的重点内容,知识点与实际联系密切,在中考中对本讲内容
考查常出现一些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实例问题。

,本讲出现实验和探究较多,探究活动有很强的变通性,分值高,重在能力考查的实验题将在今后中考中出现。

考基要点
考点1 叶片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角质层的死细胞。

,,表皮,,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半圆形,形成气孔。

,,
,栅栏组织细胞: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颜色深。

,,叶 ,,叶肉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片,, 体少,颜色浅。

,,
,支持:机械组织。

,,,,叶脉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输导,,,筛管:自上而下输导有机物。

,,,,
考点2 光合作用光能 1.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储存着能量) 2.原料: 1 。

3.产物: 2 。

4.条件:光能供给能量,叶绿体提供场所。

5.实质: 3 。

6.意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荣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7.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暗处理:让叶片中淀粉运走耗尽。

遮光、照光
酒精脱色: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清水漂洗
加碘液染色:有淀粉的部位遇碘变蓝色。

观察
考点3 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
,
,
,
,
,
,
,
概念: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 4 ,同时将, , 贮存在有机物中的 5 释放出来的过程,叫呼吸作用。

,,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植物呼吸时吸收氧。

,,,,演示实验植物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植物呼吸时放热。

,,
,释放的大部分能量是植物进行生理活动的动力(如:细胞分裂、,,,,意义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

,,,一部分能量转化成热量散发出去。

,,,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条件有光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场所含叶绿素的细胞中所有的活细胞中
区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产物有机物和氧二氧化碳和水
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量转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能
联系相互对立相互储存 3.绿色植物通过 6 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互动答案
1.二氧化碳和水 2.有机物和氧 3.物质转化的过程,能量转化的过程 4.二氧化碳和水 5.能量 6.光合作用
发散思维
考点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问题
1.光合作用是否在白天进行。

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包括自然光和其他的灯光,所以光合作用除了在白天进行外,在夜间灯光照射下也能进行,即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都能进行。

2.叶片的结构和功能适应。

叶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表皮上有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蒸发的“门户”;叶肉细胞富有叶绿体,因而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脉支撑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阳光,并保证了光合作用原料的运输和产物的输出;此外,
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有利于光合作用更好地进行。

3.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

最主要的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光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所以光照增强的时候,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

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

如夏季中午,植物为了保持体内水分,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反而下降。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它的浓度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所以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通入二氧化碳,能提高蔬菜产量。

4.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条件。

主要有温度、氧气含量等。

温度高、氧气含量高,呼吸作用旺盛,温度低、氧气含量低,呼吸作用微弱。

解题警示
绿色植物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要误以为植物
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