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习题册班级学号姓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信息工程系注意事项:1. 习题册请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填好相关信息;2. 每章习题均来自课本中的课后习题,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参看教材。
这里挑选出来整理成册,方便大家使用;3. 后附有两套模拟试题,供考前进行模拟测试;4. 册内带两张空白的课堂测试答题纸,不要损坏。
通知课堂测试的时候再使用。
第一章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1-1 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一部分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试校核图1-1电路所得解答是否正确。
图1-11-2 电路如图1-2所示,试求:(1) 图(a)中,i1与u ab;(2) 图(b)中,u cb。
图1-21-3 对图1-3所示的电路,若:(1) R1、R2、R3不定;(2)R1 = R2 = R3。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尽可能地确定各电阻中的未知电流。
图1-31-4 电路如题1-4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和吸收的功率。
图1-41-5 试求图1-5所示电路中控制量I1及电压U o。
图1-5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 电路如题2-1图所示,其中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
求:(1)电压u2和电流i2;(2)若电阻R1增大,对哪些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图2-1 2-2 求图2-2所示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及总电压U ab。
图2-22-3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2-3所示电路的电流i。
图2-32-4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2-4所示电路中电压比u o/u s。
已知R1 = R2 = 2Ω,R3 = R4 = 1Ω。
图2-42-5 试求图2-5(a)和(b)的输入电阻R i。
图2-5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 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3-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及电压U o 。
图3-1 3-2 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3-2所示电路中I x以及CCVS的功率。
图3-23-3 列出图3-3(a)、(b)所示电路中的结点电压方程。
图3-33-4 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图3-4所示电路后,求各元件的功率并检验功率是否平衡。
图3-4第四章电路定理4-1 应用叠加定理,求:(1)图4-1(a)中电压u2;(2)图4-1(b)中电压U o图4-14-2 求图4-2所示各电路的等效戴维宁电路或诺顿电路。
图4-24-3 求图4-3所示两个一端口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并解释所得结果。
图4-34-4 图4-4所示电路的负载电阻R L可变,试问R L等于何值时可吸收最大功率?求此功率。
图4-44-5 图4-5所示电路中N由电阻组成,图(a)中,I2 = 0.5A,求图(b)中电压U1。
图4-5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5-1 求图5-1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u2/u1。
图5-1 5-2 求图5-2所示电路的电压比值u0/u1。
图5-2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7-1 电路如图7-1所示,开关S原在位置1已久,t=0时合向位置2,求u c(t)和i(t)。
图7-17-2 图7-2所示电路中,若t=0时开关S闭合,求电流i图7-27-3 图7-3所示电路开关原合在位置1,已达稳态。
t=0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t≥0时电容电压u c(t)。
图7-37-4 图7-4所示电路中,电源u s=[50ε(t)+2δ(t)]V,求t>0时电感支路的电流i(t)图7-47-5 图7-5所示电路中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试求零状态响应u c(t),已知u i=5 (t)V。
图7-5第八章相量法8-1 已知图8-1(a)中电压表的读数为V1:30V;V2:60V;图8-1(b)中的V1 :15V;V2 :80V;V3 :100V (电压表的读数为正弦电压表的有效值)。
求图中电压u s的有效值U s图8-18-2 已知图8-2所示电路中I1 = I2 = 10A。
求I 和U 。
s图8-2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1 已知图9-1所示电路中,U=100V, U c= 1003V,X c= -1003Ω,阻抗Z x阻抗角| x|=60o。
求Z x和电路的输入阻抗。
图9-19-2 列出图9-2所示电路中的网孔电流方程和结点电压方程。
已知u s= 14.14cos(2t)V , i s=1.414cos(2t+30o)A。
图9-29-3 图9-3中,R1 = R2=100Ω, L1 = L2 =1H, C=100u F ,U =100∠0o V , ω=100rad/s。
求Z L获得的s最大功率。
图9-3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0-1 图10-1所示电路中,R=1Ω,ωL1=2Ω,ωL2=32Ω,耦合因数k=1, 1/ωC = 32Ω。
求电流1I 和U 。
2图10-110-2 列出图10-2所示电路中的网孔电流方程。
图10-210-3 已知图10-3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ab=0.25Ω。
求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
图10-3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11-1 RLC串联谐振时,已知BW=6.4kHz,电阻的功耗10mW, u s(t) = 100cos( 0 t)mV和C=400pF。
求L、谐振频率f 0和谐振时电感电压U L。
11-2 求图11-2 所示电路的转移电压比U /1U 。
2图11-211-3 求图11-3 所示电路的转移电压比U /1U 。
2图11-3第十二章三相电路12-1 已知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U1=380V(电源端),三角形负载阻抗Z=(4.5+j14)Ω, 端线阻抗Z1=(1.5+j2)Ω。
求线电流和负载的相电流,并作相量图。
12-2图12-2 所示对称三相耦合电路接于对称三相电源,电源频率为50Hz,线电压U1=380V,R=30Ω,L=0.29H,M=0.12H。
求相电流和负载吸收的总功率。
图12-212-3 图12-3 所示电路的s U 是频率f =50Hz 的正弦电压源。
若要使ao U 、bo U 、coU 构成对称三相电压,R 、L 、C 之间应当满足什么关系?设R =20Ω,求L 和C 的值。
图12-3第十四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4-1 图14-1中所示电路原已达稳态,t=0时把开关S合上,画出运算电路。
图14-114-2 电路如图14-2所示,已知i L(0-)=0A,t=0时将开关S闭合,求t>0时的u L (t)。
图14-214-3 电路如图14-3所示,开关S是闭合的,电路处于稳态。
若S在t=0时打开,已知U s = 2V, L1 = L2 = 1H, R1 =R2 = 1Ω。
试求t 0时的i1(t)和u L2(t)。
图14-314-4 求图14-4所示电路中的电压转移函数H(s)=U o(s)/U i(s),设运放是理想的。
图14-4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16-1 求题16-1图所示二端口的Y 参数矩阵。
图16-116-2 已知题16-2图所示二端口的Z 参数矩阵为⎥⎦⎤⎢⎣⎡=105810Z Ω, 求R 1、R 2、R 3和r 的值。
图16-216-3 已知二端口参数矩阵为(a)⎥⎥⎥⎦⎤⎢⎢⎢⎣⎡=9100940940960Z Ω, (b)⎥⎦⎤⎢⎣⎡-=3025Y S 。
试问二端口是否有受控源,并求它们的等效π形电路。
模拟试题(一)一、 填空题(20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端电压U 为图1-1 图1-22、图1-2所示电路中节点a 的节点方程为3、图1-3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开路电压U ab 为________,等效电阻R eq 为_______图1-3 图1-44、如图1-4所示电路,谐振角频率_______5、图1-5所示电路,ab 端的等效电感L ab = H图1-5 图1-66、图1-6所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是 s7、某无源二端网络端口电压、电流分别为()t t u ωcos 50=V ,()()︒+=30cos 10t t i ωA ,则平均功率P = ,无功功率Q = ,功率因数λ= (有单位要注明)8、RLC 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A I A I A I C L R 5,1,3===则总电流为_______A9、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联接,每相阻抗为10Ω,电流为1A ,则三相负载的线电压为 V二、 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1、图2-1所示电路的网孔方程是()A. 69741341212I I I I -=-+=-⎧⎨⎩B. 69741361212I I I I -=-+=-⎧⎨⎩C. 634341212I I I I +=--+=⎧⎨⎩D. 6741341212I I I I +=--+=-⎧⎨⎩图2-1 图2-22、双口网络的Z 参数为Z 11=8Ω、Z 12=2Ω、Z 21=3Ω、Z 22=6Ω,当负载开路时其输入阻抗为()A. 2ΩB. 8ΩC. 7ΩD. 3Ω3、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B. 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C. 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D. 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4、某对称星形三相电路,已知线电压t U ABωcos 2380= V ,则C 相电压有效值相量C U 为() A. 0150220∠ V B. 090220∠ V C. 090220-∠ V D. 0150220-∠ V5、图2-2所示耦合电感,已知M =10-3H ,i (t )=10cos(100t )A ,则电压u (t )为()A. -sin (100t ) VB. sin (100t ) VC. 0.1cos (100t ) VD. -0.1cos (100t ) V6、当RL 电路换路时,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A. u L 不能跃变B. i L 不能跃变C. u L 有界时, i L 不能跃变D. i L 有界时, u L 不能跃变7、电路如图2-3所示,开关S 由打开到闭合,电路内发生变化的是()A. 电压UB. 电流IC. 电流源的功率 D . 电压源的功率8、如图2-4所示,该电路的功率守恒表现为()A. 电阻与电压源共吸收1 W 功率,电流源供出1 W 功率B. 电阻吸收1 W 功率,电压源供1 W 出功率C. 电阻吸收1 W 功率,电流源供出1 W 功率D. 电阻与电流源共吸收1 W 功率,电压源供出1 W 功率图2-3 图2-4三、 计算题(56分)1、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3-1示电路中的电流I (10分)图3-12、如图3-2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
当t =0时开关接通,求t >0的i (t )(10分)图3-23、如图3-3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态,用运算法求t >0的u t C ()(10分) ︒︒︒1V 2Ω1Ω2Ω05.F 01.Hu C t =0+_+_图3-34、如图3-4所示,试求R L 为何值,负载R L 获得最大功率,求最大功率P max (10分)图3-45、如图3-5所示电路中,设运算放大器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中R1=R f2=50kΩ,R2=R f1=100kΩ, u1=1V, u2=0.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