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
一、红楼梦诗词《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
薛宝钗咏白海棠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
①珍重:珍视,看重。

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

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

北宋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秋阶:秋天的台阶。

影:指海棠花姿。

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

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

魂:指海棠花的品格。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一样,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

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

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

”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

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赏析: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人端凝庄重的性格。

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

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

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

“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

“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

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

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

“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

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

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

“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

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二、红楼梦诗词《螃蟹咏》鉴赏
螃蟹咏
作者:曹雪芹
原文: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注释:
(1)铁甲长戈:比喻蟹壳蟹脚。

宋代陈郁为皇帝拟进蟹的批答说:“内则黄中通理,外则戈甲森然。

此卿出将入相,文在中而横行之象也。

”见《陈随隐漫录》。

(2)色相:佛家语,指一切有形之物。

借用来说蟹煮熟后颜色好看。

(3)“多肉”句:即“更怜卿八足多肉”。

上一联已说螯满、膏香,故这句用“更”字说蟹脚多肉。

怜,爱。

卿,原本是昵称,这里指蟹。

(4)“助情”句:意即“谁劝我饮千觞以助情”。

觞,酒杯。

助情,助吃蟹之兴。

(5)兹:此。

佳品:指蟹。

酬:报答。

这里是不辜负、不虚度的意思。

佳节:指重阳。

(6)桂拂清风:即“清风拂桂”。

赏析:
而且,这种情况也不只限于正面人物。

第二回贾雨村闲谈之中所发的
“正”“邪”二气的大议论即其例。

咏蟹诗也是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思想的。

小说中有一段值得注意的话,就是众人的评论:“这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

——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这里明白地告诉读者,咏蟹诗一是以小寓大——《红楼梦》以儿女之情的“假语”,说政治问题的“真事”,即是“以小寓大”;二是旨在骂世,借咏蟹的诗来巧妙地骂几句世人,很像只是一时“为文造情”,更能起到打掩护的作用。

其实,它是一首以闲吟景物的外衣伪装起来的讽刺诗。

三、红楼梦诗词《菱荇鹅儿水》鉴赏
菱荇鹅儿水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赏析:
第二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做得好不好?你说这两句里面,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没有的。

没有动词、没有用形容词,全是名词放在一起,“菱荇鹅儿水”,这个就是诗歌的特殊句法。

你可以想像,鹅儿在那里戏水,水上面有菱荇,这些不要讲出来。

就用“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也是这样,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把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回来做自己的燕窝,这些你自己去想像吧。

它是这样的一种句法,这是特别地工整的句法。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这句诗可以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媲美,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并论,是林黛玉的许多佳句之一。

四、红楼梦诗词《访妙玉乞红梅》鉴赏
访妙玉乞红梅
作者:曹雪芹
原文: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注释:
(1)开樽:动杯,开始喝酒。

樽,酒杯。

句未裁:未做。

裁,裁夺,构思推敲。

(2)寻春问腊:即乞红梅。

以“春”点红,以“腊”点梅。

蓬莱,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栊翠庵。

(3)大士:指观世音菩萨。

佛教宣传以为她的净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灾厄。

这里以观世音比妙玉。

(4)孀娥:即嫦娥,比妙玉。

槛外,栏杆之外。

又与妙玉自称“槛外人”巧合,所以林黛玉说:“凑巧而已。

”(据《红楼梦》庚辰本)这句话,在《红楼梦》程高本中改为“小巧而已”,也是不细察原意的妄改。

(5)“入世”二句:这两句是诗歌的特殊修辞句法,将栊翠庵比喻为仙境,折了梅回“去”称“入世”,“来”到庵里乞梅称“离尘”。

梅称“冷香”,所以分“冷”、“香”于两句中。

“挑红雪”、“割紫云”都喻折红梅。

宋代毛滂《红
梅》诗:“深将绛雪点寒枝。

”唐代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踏天磨刀割紫云。

”紫云,李贺的诗原喻紫色石。

(6)“槎枒”句:意即“谁惜诗人瘦肩槎枒”。

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样子。

这里是说因冷耸肩,写诗者踏雪冒寒往来。

苏轼《是日宿水陆寺》诗:“遥想后身穿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7)佛院苔:指栊翠庵的青苔。

这句是以诗的语言说他在归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

诗文中多以“苔”写幽静。

赏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