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8《威尼斯的小艇》教材解读教学参考
一、动静结合,细致描写——《威尼斯小艇》导读
把文章写细致,写生动,能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
我们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应注意事物的动态与静态,把它们写细致,写生动,才能表现出事物的特点来。
课文《威尼斯小艇》在这方面很突出,把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与作用写得栩栩如生。
课文首先写了威尼斯的小艇的样子:“有二三十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这里写出了小艇的长度、外形,将小艇比作“新月”,十分形象。
这是静态描写,突出了它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写到船夫驾驶小艇时,课文更为生动活泼:“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这是很多船夫们所不及的,是威尼斯船夫所特有的本领。
这里通过“左拐右拐”、“挤过去”、“穿过”、“急转弯”等动词,生动地描写出船夫驾驭小艇十分娴熟,得心应手。
同时,说明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它。
这是动态描写。
课文就这样,通过动态、静态的描写,生动地写
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作用,让人如临其境,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如果课文中缺少这方面的描写,那就逊色多了。
因此,我们写文章,应注意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描绘出事物的特点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相关资料《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描写的异国风情,令人向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翻开欧洲地图,就会在意大利的东海岸找到水城威尼斯,它被人们称为“亚德里亚海的明珠”。
威尼斯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城市,至今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
全城建在117个小岛上,河流水巷有一百五十多条,四百多座式样不同的拱形桥把这些小岛连为一个整体,恰似浮在水面上的宫殿。
宽阔碧蓝的大运河从威尼斯市穿过,运河的两岸是一座座临水的建筑物,有巍峨的大教堂,华美的王宫和古老的民宅,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水波动荡。
船夫驾着小舟,游艇慢慢驶过,在尾部拖着一道道水痕……运河两岸的风光,充满了诗情画意。
威尼斯最著名的要算里阿托岛上的圣马可广场。
广场上有一座99米高的古代钟楼,钟楼上有个大钟,大钟
的两旁各站一个金属铸成的毛利人,他们手中各拿一个大锤,每到一个钟点,大锤自动敲打大钟,嘹亮的钟声响遍全城。
如果登上钟楼的最高一层,极目远眺,碧蓝的海水浩浩荡荡;俯视近处,天然的内湖波平如镜,海面上海鸥在嘻戏,帆船、木舟来往不绝。
在威尼斯,没有一辆汽车。
居民住宅的前面是河,后门临巷。
出门不是乘船,就是步行跨桥。
这里是以舟代车,安步当车。
水道和小街小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通秩序,恬静而幽雅。
威尼斯的小船有着很别致的外形,它长长的,船头船尾高高翘起,正像课文里比喻的:“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这样的小船叫作“贡多拉”,它依靠人力划桨。
船上的艄公穿着白底红条的服装,红红的脸膛,深刻的皱纹,健壮的臂膀,显得英俊又和蔼。
无论是在有风浪的海边还是在平静的小河里,艄公操桨自如,看那驾轻就熟的悠闲样子,简直就像天空中随着船儿翱翔的海鸥,坦荡自然;而乘坐这样的小船,就像是浮云里的轻舟,在蓝天中游戈。
还有一种船,通常是在欢庆节日或迎宾时才用,当地称它为“比索纳”。
“比索纳”一般装饰得都十分漂亮,船头上装有金色的护城神,十分壮观。
三、威尼斯的古建筑和桥
《威尼斯的小艇》除着重介绍小艇的样子、作用及船夫的驾驶技术外,也提及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和横在水面上的“古老桥梁”,真是有趣。
威尼斯这座城市是在一片沙洲上建起的。
很早以前,聪明而又勤劳的威尼斯人,在沙洲上埋下无数根木桩,这些木桩与沙土相“团结”,便成了所有房屋的“地基”,因而有人说威尼斯城下面的一大片看不见的“大森林”。
在这片“大森林”上建造的房子,全是用石块和砖头垒成。
威尼斯城是在木头上支撑的砖石世界,这样的建筑在其他国家是极少见的。
桥是威尼斯的另一特色。
这400多座桥都是用石块砌成,形状不一,大多是椭园的拱桥。
桥面平整光洁,桥上的扶栏也多为石头砌成。
所有的桥都不高,也不宽,一般的几公尺或十公尺上下,与威尼斯的建筑风格相称。
星罗棋布的石桥与桥下行驶的无数小艇,把这座水上城市装扮得别具一格,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
四、课堂教学片段赏析
适当增加教学难度,锻炼学生的意志
第四自然段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的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教学片断]
1、指名读,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据回答板书: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
2、自由轻读,画出文中写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句子。
3、指名概括说说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表现在哪儿?
(教师据学生回答板书:
1 来往船只很多,操纵自如
2 拥挤,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3 极窄,快而平稳地穿过
4 速度非常快,急转弯)
4、指名据板书说说: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同学们个个欲欲一试)
师:手先放下。
老师有个要求:请你们再读这一自然段,根据文中意思用不同的关联词连接它们,准确地概括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四个方面。
5、学生读书、思考后纷纷举手回答:
(1)虽然来往船只很多,但是船夫操纵自如。
(板书:虽然……但是……)
(2)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板书:不管……总……)
(3)即使是极窄的地方,他也能快而平稳地穿过。
(板书:即使……也……)
(4)不仅行船速度极快,而且能作急转弯。
(板书:不仅……而且……)
6、师:各人对照板书再轻声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7、齐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评议]
这一教学片断有较多的可取之处,如多读且读有目的,读书动笔,重视说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等,而最成功之处是紧扣书后思考·练习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进行教
学设计,适当地增加了教学难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
(1)在学生积极性高涨之时安排用关联词语连接“来往船只很多,操纵自如”、“拥挤,左拐右拐地挤过去”、“极窄,快而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急转弯”成句,看似给学生一“闷棍”,实质上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了学生向上攀登的动力。
(2)“用不同的关联词连接、准确地概括”则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有适当难度的障碍,它促使学生积极调动其情感与思维。
当他们经过读书、思考等努力越过此障碍时,学习意志便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