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与认知科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1、自然智能,又叫人工智能,主要包括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3方面。
2、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对脑的功能的模拟。
3、“NBIC会聚技术”是指当前四个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协同和融合。
这
四个领域分别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
4、人脑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智能系统。
5、认知科学是探索人类的智力如何由物质产生和人脑信息处理的过程。
6、认知科学的研究思路:
(1)“认知心理学”路径(2)“人工神经网络”路径(3)“认知神经科学”路径7、中脑位于脑桥的嘴侧。
控制许多感觉及运动功能,包括眼球运动及视、听反
射的协调。
8、根据脑结构、皮质的类型和作用的不同,科学家提出了人脑的三位一体学说,
即大脑有三个部分:古脑,也叫做爬行脑;旧脑,也叫做哺乳脑;最后一个是新脑,也就是大脑的新皮层。
新皮层是人类独有的。
9、胼胝体是左右脑沟通的桥梁。
10、男脑与女脑在生理构造上的区别表现在如下几个部位:胼胝体、前连合、
颞平面。
11、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
12、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1)协调人体内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保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
(2)使人体活动能随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证人体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
(3)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
13、脑科学的基本研究手段:
(1)脑电图与脑功能成像技术
(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3)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4)脑研究的新技术——ET(脑涨落图技术)
14、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特殊的
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
15、人们通常习惯把读书、听讲、练习、或进行实验等活动叫做学习。
16、反射分为两种,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7、操作条件反射同经典条件反射有几点重要区别:
(1)前者没有所谓的条件刺激,也不是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而形成条件反射,它的形成源自动物的一种随意活动,而且是欲求行为
的结果。
(2)在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中,刺激和反应都必须先于报偿,即先接受刺激,作出行为反应,最后才得到报偿,这一点区别很重要。
18、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注意到的范围叫做注意广度。
19、意识具有不同的层面,分为:焦点意识、边缘意识、下意识、潜意识、非意
识、前意识。
20、在哲学中,意识是指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包括感性认识活动、理性认识活
动以及感情、意志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21、样本是事物在脑中的代表符号。
22、丘觉的合成发放有两种途径,一条是自由合成发放,另一种是样本点亮。
23、右半球的损伤还会产生一种奇怪的现象,叫做失视。
24、右半球损伤会导致一个人的言语、阅读、写作和拼写等能力的丧失,但这类
病人仍可以画画,并能够发声。
25、人脑中的模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完全由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决
定模型,这与通常理解的模型有很大的不同,模型的意义融合在对运动的指导过程中呈隐含状态。
第二个层次是像数学模型那样使用抽象的模型。
第三个层次是接近物理模型的层次,就是用大量的资源尽量逼真的反应原型的每一个细节。
26、电脉冲的发生是神经元活动的主要方式。
27、20世纪50年代末,Rosenblatt提出著名的视知觉模型——感知机。
28、脑机接口技术(BCI)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
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
29、BCI的关键技术包括源信号的获取和信号的处理方法。
30、赛博格技术,即机器化生物,是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机器作为身体的一部分生
物(包括人与其他动物在内)。
31、感觉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人察觉并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人们知识的源泉。
32、知觉恒常性所指的是个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恒常性又细分为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距离恒常性和明度恒常性。
33、知觉过程包括一下三方面:察觉、辨别和确认。
34、模式识别是指人把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辨认出该刺
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模式识别过程一般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
35、注意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刺激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注意的选择性、持续性和转移。
36、定向控制是指大脑把注意焦点导向感兴趣的地点,实现空间选择的能力。
37、在认知心理学上,人类的记忆被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信息编码、信息存储和信息提取。
38、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结构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它们分别是: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9、瞬时记忆也被称为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刺激信息通过感觉器官时,根据刺激信息原本的样子,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大脑中被暂留的一个过程。
40、信息能够在短时记忆中被保持大约1分钟的时间。
这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
41、命题记忆又可以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存储个人发生的事件和经验的记忆形式。
语义记忆存储的是个人理解的事件本质的知识,也就是记忆关于世界的知识。
42、基于语义记忆的层次网络模型由M.R.Quillian等人提出。
在这个模型中,长时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所有的概念在记忆系统相互练习,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
43、人类对知识的获得有四个特点。
其一,人类的知识是通过建构而获得的。
其二,人类对知识的获得,包含着重构过程。
其三,人类对知识的获得具有制约性。
其四,人类大多数知识是一个领域一个领域逐个获得的。
44、知识在大脑中存储和组织的形式或者呈现方式,称为知识的表征。
45、语音压缩编码技术有多种,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
46、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过程是一个层次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4个层次;(1)语音分析
语音分析就是根据音位规则,从语言流中区分出一个个独立的音素,再根据音位形态规则找出一个个音节及其对应的词素或词。
(2)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是理解单词的基础,因而也是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从句子中切分出单词,找出词汇中的词素,从中获得单词的语言学信息并由此确定单词的词义。
(3)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是从单词串得到句法结构的过程。
(4)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解释自然语言句子各个部分(词、词组及句子)的意义。
47、整个人类视觉认知过程包含三层结构:感知过程、思维过程和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