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十一章 能力

心理学第十一章 能力


.
• 三、能力、才能和天才

才能指人在完成具体活动时依靠
的结合在一起的多种能力。单项能力再突
出也不称其为才能。

天才指能力的高度发展。天才往
往是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的结合,它使人
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
杂的活动。天才不是天生的,他的出现有
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
.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个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也是能力基本 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
• 2、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 方式和动作系统。
• a) 操作技能—动作是由外显的机体运动 来实现的,其动作的对象为物质性的客体 ,即物体。
• b) 心智技能—其动作通常是借助于内在 的智力操作来实现的,其动作对象为事物 的信息,即观念。
• 3、小张从小就表现出较好的观察力,再加上 他对绘画的喜爱与刻苦练习,如今在学校的 各种绘画活动中他总有很好表现。(小张的 很好表现是能力吗?)
.
•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 1、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a) 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
) b) 程序性知识(“如何做”的知识
) c) 知识是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一
• 比利10岁时才能写自己的名字和数数,但在做加 减法习题时有困难,而且不会做乘法。他留过两 次级,但仍不能完成那些8岁的同班同学认为很容 易的作业。
.
哪些因素会影响能力?
.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
• 一、什么是能力 •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
的那些心理特征。 • 能力表现在活动中,其产生和发展与社会
.
第二节 能力的结构
(一)能力的因素说
Hale Waihona Puke • 1、桑代克的独立因素说(或多因素说)

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
成分或因素构成的。包括抽象力、对社会关系
的适应能力、对机械问题或选择问题的适应能
力。

依此理论,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
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
发展。

该理论贡献在于开始系统地对能力进行
• 一、能力的种类 • (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
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 、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
•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他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关系密切。一方面,一般能 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特殊 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第十一章 能力
主讲人:陈雪飞 .
.
本章重点
• 1、能力的概述 • 2、能力的种类 • 3、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个体差异
.
.
.
.
.
.
• 安14个月的时候就能写自己的名字,2岁会阅读。 5岁时,她抱着一摞百科全书走进教室,使她的幼 儿园老师大吃一惊。10岁时她轻而易举地在12个 小时内学完了整个高中的代数课程。
描述。局限性在于没有认识到各种能力的相关。
.
•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
和特殊因素(S因素)组成。

一般因素代表一般能力,是先天遗传的,
主要表现在一般性生活活动上。是能力结构的基
础和关键。

特殊因素代表特殊能力,只与少数生活有
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力。
• c) 由于技能直接控制活动的动作程序的 执行,因此是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中的又 一个组成要素,也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 成分。
.
• 3、三者的关系
• a)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
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
,才能转化成为能力。能力不仅包含了一
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水平,而且包含
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

人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G和S两种因素决
定的。

该理论对于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有重要启
发,但它仍有局限,即将二因素绝对对立,没有
看到其间的关系。
.
•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加德纳通过研究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 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 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七种智 力成分是:
生活分不开。 • 能力有两层涵义:所能(实际能力)、可
能(潜能)。 • 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特征。 • 能力影响活动的效率。
.
实例辨析
• 1、“小王博览管理群书,拥有先进的管理理 念,让他上任总经理一定会成绩非凡。”( 小王一定有管理能力吗?)
• 2、“小李通晓计算机原理,又有打字技能, 解决计算机(软硬件)难题对他来说当属易 事。”(小李的能力判断可信吗?)
.
•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 模仿能力—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
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 力。 • 创造力—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 模仿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人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存在个别差异。
.
• (三)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 液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
• b)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
技能的获得。
• c)
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
识、技能的水平。
.
• 4、正确认识三者关系对工作有重要意义 • a) 不应该仅根据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去
简单的断定这人能力的高低。 • b) 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
的掌握,而且要关心他们能力的发展,并 促使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 c) 由于能力不等于知识,人们才有必 要研究评定能力的特殊方法,而不能用知 识的评定来代替对能力的鉴定。
.
•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 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 想象力等。
• 操作能力—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 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体育运 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 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 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判别决策 能力、调解纠纷能力、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
现的能力。 • 它较少的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
人的禀赋。20岁到达顶峰,30岁以后开始下降。 流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别差异受教 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 晶体能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 • 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25 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