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2)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惊人的成就。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诗:他与江西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他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绘画:他擅长画竹,自成一体。
西塬中学导学方案
科目
语文
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
节次
第一课时
设计人
赵卫国
修订
班级
姓名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作者的重要作品。
2、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
3、理解文章的意境及学习作者闲适旷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作者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抓特征描写景物。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学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第二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2、本文的点睛之笔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3、翻译下列句子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拓展延伸】
写出有关月亮、月色、月影的诗句
背景介绍:苏轼才华横溢,但他的一生却经历许多磨难。政治上屡遭贬谪。这篇文章就写于苏轼经历他人生中最大打击“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后所写的。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自主学习】
1、正音,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藻荇寝
竹柏遂
2、词语解释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作者:苏轼()代文学家,字(),号(),眉山人。
4、默写填空:
庭下如()空明,水中()交横,盖()也。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4、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谓的“闲人”?
5、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6、文章结尾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当堂检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入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