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学年地理学科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回答1-2题。
1.日全食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按级别由高到低排列是
A. 银河系和地月系
B. 太阳系和银河系
C. 太阳系和地月系
D. 地月系和太阳系
2.在涉及的天体系统中,较高级别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月球 B.太阳 C.地球 D.金星
3.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现在A.有一个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其它行星区别较大C.地球既能自转又能绕太阳公转 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
4.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②大气运动③两极地区的极光④地热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据各国天文学家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值将出现在2011年或2012年,回答5-7题。
5.太阳外部结构的三个层次从里到外依次是
A.光球、日冕、色球B.日冕、色球、光球
C.光球、色球、日冕D.日冕、光球、色球
6.“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A.核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7.2012年太阳活动峰值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①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降水量异常变化
A.①②
③ B.②
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日10时,庆祝祖国60华诞的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球的中华儿女一起目睹伟大中华民族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据此完成9-11题。
9.阅兵式开始时,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 .10月1日19时 B .9月30日21时 C .10月1日7时 D .9月30日10时 10.在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处于图1中的
A .a →b
B .b →c
C .
c →
d D .d →
e 11.自国庆节至春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将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变慢后变快 D .先变快后变慢 12.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该线的东侧是2009年12月31日14:00,则该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A. 2009年12月30日14:00 B. 2010年1月1日14:00 C. 2009年12月31日15:00
D. 2010年1月1日15:00
图1
13. 图2中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A. 甲岸和丁岸
B. 乙岸和丙岸
C. 丙岸和丁岸
D.
甲岸和乙岸 14.图3为哈尔滨市(45°N )某住宅小区南北两楼,一年中南楼影子遮挡北楼的时间最短为
图3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5.利用地震波是进行石油勘探的一种主要方式。
我国塔里木、胜利油田等均是用此方法找到的。
下列四幅地震波模拟示意图中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16.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A .盆地
B .平原
C .海洋
D .高原 17.作为重要建筑和装饰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别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18.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沟壑
B. 风化作用——瀑布、峡谷
图2
30°
60° C.搬运作用——河口三角洲 D. 沉积作用——戈壁、华山 19. 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图是
A B C D 20.科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目前以4—7厘米/年的速度在上升,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21.风、霜、雨、雪等复杂的天气过程发生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22.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的
A .吸收作用
B .散射作用
C .反射作用
D .折射作用 23.北方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 .晴天时水汽多 B .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C .晴天时尘埃多 D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24.下列热力环流形式中不.正确的是
图4是“地球上某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次此回答25-27题。
25.图中风带为
图
4
A .北半球信风带
B .南半球信风带
C .北半球西风带
D .南半球西风带 26.图中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太阳辐射
B. 冷热不均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地转偏向力 27.图中30°附近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是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寒冷干燥
D. 温和湿润
读图5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8-30题。
28.图中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影响最弱
.的环节是 A. A B. B C. C D. D 29.驱动上图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
A. 地热能
B. 重力能
C. 月球、太阳的引力
D.太阳能和重力能 30.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哈尔滨的降水不是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B. 松花江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C. 由于陆地水体可以不断更新,因而不需要节约水资源 D .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分析题(40分)
31.读图6“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A 处于 (晨、昏)线上。
A 点昼长为 小时。
(2)这一天中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C 地处于五带中的 带。
图5
(4)A 、B 、C 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
32.读图7“亚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E 的风向为 ,则图示季节是 。
此时A 地气候特点是 。
(2)A 地的气候成因是 。
(3)B 处气压中心的名称为 。
F 处风向的形成原因 。
33.读图8“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C 、D 两地,从气流运动状况看: C 是 ;D 处垂直方向空气 运动; 天气晴朗的是 (C 、D ),气温日较差较小 的是 (C 、D )。
(2)风向:A 偏 ,B 偏 。
(3)2009年12月25日我们度过了一个雪花飞舞的
丁四地中可能为哈尔滨的是 。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哈尔滨的天气状况为: 、 。
、
34.图9为“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甲处是 渔场,它的形成与
暖流和 寒流在此交汇密切相关。
(2)轮船从A 城驶往B 城,从节省时间、
能源的角度,选择路线应为 (①或②),选择依据是 、 。
(3)甲渔场所属国家多发地震的原因是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地理学科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二、综合分析题(40分)
31.(10分)(1)昏(2分),4(2分)。
(2)90°(2分)
(3)热(2分)
(4)C>B>A(2分)
32.(6分)(1)东南风(1分),夏季(1分),高温(炎热)多雨(1分)(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3)印度低压(1分)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
33.(10分) (1)反气旋(1分),上升(1分),C(1分),D(1分)。
(2)西(1分),南(1分)。
(3)冷锋(1分),甲(1分),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好(3选2,共2分)
34.(14分)(1)北海道(2分),日本(2分),千岛(2分)。
(2)②(2分),顺风(2分),顺水(2分)。
(3)位于板块交界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