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行政区划调整规划总体设想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逐步实施。
通过规划,到2020年,宿迁市将下辖新沂市(现辖于徐州市)、沭阳市(原沭阳县)、泗阳市(原泗阳县)、泗州市(原泗洪县)、宿豫区(原宿豫县)、宿城区,共有四市两区,有81个镇,18个街道办事处,有1441个村(居)委员。
近期(2004-2010年):(1)建议将新沂市划入宿迁市管辖。
形成“亚铃式”新型城市,全市人口将达到615万人,总面积达到10126平方公里。
(2)调整宿迁市区区划,使市区规划控制面积由目前的136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
(3)调整沭阳、泗洪、泗阳三县城区区划,沭阳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目前的90.1 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232平方公里;泗洪城区规划控制由目前的104.2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192平方公里;泗阳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目前的90.2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262平方公里。
(4)申报将沭阳、泗洪两县撤县设市。
(5)申报撤乡设镇。
通过近期调整,全市有86个镇,16个乡,11个街道办事处,有 1441 个村(居)委员会。
中期(2010-2020):(1)调整沭阳、泗洪、泗阳三县(市)城区区划。
城区规划控制面积:沭阳调整扩大到 390平方公里;泗洪调整扩大到347平方公里;泗阳调整扩大到305平方公里。
(2)申报将泗阳县撤县设市。
(3)调整部分农场区划,实行属地管理。
(4)对全市范围内的乡镇进行适度规模的撤并,将其并入中心镇、重点镇。
通过中期调整,全市有81个镇,18个街道办事处,1441个村(居)委员会。
远期(2020年以后):(1)进一步调整宿迁市区区划,市区规划控制面积调整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不含新沂市)。
(2)进一步调整沭阳、泗洪、泗阳三市城区区划,规划控制面积分别达到500平方公里以上。
(3)撤销规模相对偏小、经济相对薄弱的镇,因地制宜将其并入中心镇。
第六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规划方案一、近期规划(2004-2010年)(一)建议将新沂市划入宿迁市管辖。
2003年4月和8月间,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先后两次到新沂市考察,明确指出该市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充分发挥地处苏鲁边界和“三纵三横”的区位交通优势,建设成为“江苏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
省委领导作出的这一战略决策,为拓宽江苏发展空间、加快东陇海产业带建设指明了路子,同时也为新沂依托宿迁加快发展,宿迁向北傍上东陇海产业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此情况下,建议将新沂市调整划入宿迁市管辖,有其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是有利于实现宿迁和新沂两地之间最大化的优势互补。
应该看到,宿迁的最大优势是:宿迁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等的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幅射和影响作用,拥有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宿迁最大的劣势是:地处苏北腹地,区位、交通不占优势。
新沂的最大优势是:地处东陇海线上,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新沂最大的劣势是:距离中心城市徐州市较远(新沂市区距徐州市区120公里),难以接受到中心城市徐州市的辐射和影响,且缺少可依托的发展空间、腹地。
如果新沂市划入宿迁市管辖,就能实现最大化的优势互补。
届时,宿迁占据苏鲁交界处、东陇海线上的交通枢纽,可从根本上改善宿迁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必然使宿迁的发展如虎添翼;新沂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影响(新沂市区距宿迁市区不到50公里),且依托宿迁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必然使新沂的发展“釜底加薪”。
二是有利于骆马湖自然资源最大化的开发利用。
水域面积达350平方公里的骆马湖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骆马湖分属两市,不利于统一规划开发利用。
新沂市划入宿迁市管辖,则可将骆马湖以及紧靠湖畔的马陵山,连同宿迁、新沂城区实行统一管理,整体规划开发,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
三是环绕骆马湖,依托马陵山,宿迁和新沂两市对接开发建设,形成有山有水、独具特色的“亚铃式”新型城市,将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和辐射作用。
总之,省委、省政府如将新沂市划入宿迁市管辖,是加大对宿迁扶持力度的战略之举。
把规划变成现实,则是对宿迁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最长久的扶持(详见附件《合力共创东陇海线第三大城市——新沂划归宿迁的几点思考》)。
(二)宿迁市县(区)域调整1、宿城区区域调整:将原属宿豫县的耿车镇、埠子镇、洋北镇、龙河镇、罗圩乡、南蔡乡、三棵树乡;将原属泗洪县的陈集镇;将原属泗阳县的洋河镇、郑楼镇、中扬镇、仓集镇、屠园乡共13个乡镇(9镇4乡)整建制划归宿城区管辖,并将双庄镇改设街道办事处。
调整后,宿城区由原来的1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增加为9个镇、4个乡、5个街道办。
总面积由原来的136平方公里扩大到893.7平方公里。
2、宿豫县区域调整:为解决市县同城,不利于统一规划、管理的问题,规划在扩大宿城区面积的同时,将宿豫县撤县设区。
将原属宿城区的井头乡整建制划归宿豫区管辖。
然后,将顺河镇、井头乡改设为顺河、井头两个街道办事处。
调整后,宿豫区由原来的23个乡镇减少为13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由原来的 1586平方公里缩减为1227平方公里。
宿豫区政府仍驻原驻地。
经过上述调整,宿迁市市区规划控制区面积将达到近1000平方公里,必将为宿迁在加快苏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与辐射作用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县城区域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沭阳、泗阳和泗洪三县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有较快发展。
与此同时,沭阳、泗阳和泗洪三县的城区人口、用地布局以及行政、商业、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绿化、给水、排水、电力、邮电、环保、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变化。
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县城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规划扩大沭阳、泗阳和泗洪三县城区范围。
具体为:1、沭阳县。
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目前的90.1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232.4平方公里。
将沭城、十字、扎下三镇撤销,均改为街道办事处,并入城区。
2、泗阳县。
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目前的90.2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262.18平方公里。
将城厢镇、来安乡撤销,并入众兴镇。
3、泗洪县。
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目前的104.2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191.9平方公里。
将青阳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将大楼乡与五里江农场合并后,改设为城北街道办事处,并入城区。
(四)沭阳、泗洪两县撤县设市根据沭阳、泗洪两县经济发展规划、发展预测和目前两县经济发展的运行情况,至2010年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化率等主要指标均可达到撤县设市标准,因而可适时申报撤销沭阳县,设立沭阳市;撤销泗洪县,设立泗州市。
(五)关于撤乡设镇。
沭阳县:撤销茆圩乡,设立茆圩镇;撤销西圩乡,设立西圩镇;撤销周集乡,设立周集镇。
泗洪县:撤销天岗湖乡,设立天岗湖镇;撤销峰山乡,设立峰山镇;撤销车门乡,设立车门镇;撤销石集乡,设立石集镇;撤销城头乡,设立城头镇;撤销曹庙乡,设立曹庙镇。
泗阳县:撤销三庄乡,设立三庄镇;撤销南刘集乡,设立南刘集镇;撤销庄圩乡,设立庄圩镇。
宿城区:撤销屠园乡,设立屠园镇;撤销罗圩乡,设立罗圩镇;撤销南蔡乡,设立南蔡镇。
宿豫县:撤销曹集乡,设立曹集镇。
二、中期规划(2010——2020年)(一)县城区域调整1、沭阳县。
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近期规划的232.4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390平方公里。
将七雄、章集、龙庙三镇撤销,均改为街道办事处,并入城区。
2、泗洪县。
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近期规划的191.9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347平方公里。
将重岗乡并入城北办事处,瑶沟乡改设为洪桥办事处,并入城区。
3、泗阳县。
城区规划控制面积由近期规划的262.18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 305平方公里。
将众兴镇、八集乡撤销,均改为街道办事处,并入城区。
(二)乡镇撤并受行政区界的限制,因部分乡镇规模太小,在进行基础设施和居民点建设等项目时,无法统筹规划、集中建设,形不成适度规模的小城镇,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撤销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较低的乡镇,将其并入中心镇或重点镇,则有利于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按集约化要求,必须对规模偏小的乡镇进行撤并。
1、城镇撤并原则(1)城镇撤并应满足中心镇或重点镇发展空间的要求;(2)经济较发达的城镇带动欠发达的,规模较大的城镇吸纳规模较小的,发展潜力大的兼并发展后劲不足的。
(3)合并的乡镇地域相邻,且交通便利,尽可能成建制合并,尽量不打破原来乡镇和其它周围各区的界线;(4)老城市规划区内的城镇应纳入城市远景规划,以适应市区发展要求;(5)历史文化名镇应予以保留;(6)体现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城镇发展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城镇撤并方案。
2、乡镇撤并标准。
原则上,撤并后中心镇或重点镇规划镇区人口3-5万人,镇区建设用地按120平方米/人控制;一般镇规划镇区人口2-3万人,镇区建设用地按110平方米/人控制。
3、乡镇撤并方案。
沭阳县:撤销万匹乡,并入华冲镇;撤销官墩乡,并入韩山镇;撤销东小店乡,并入塘沟镇;撤销北丁集乡,并入陇集镇;撤销张圩乡,并入钱集镇。
泗洪县:撤销陈圩乡,并入半城镇;撤销四河乡,并入双沟镇。
泗阳县:撤销高渡镇,并入裴圩镇;撤销穿城镇,并入张家圩镇;撤销里仁乡,并入爱园镇。
宿城区:撤销三棵树乡,并入埠子镇。
宿豫县:撤销保安乡,并入来龙镇;撤销新庄镇,并入曹集镇。
(三)农场圃区划调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像宿迁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地区,纯农业的农场圃的行政区划有必要进行调整。
1、将沭阳境内的青伊湖农场撤销。
原青伊湖农场中的蔷薇、垤庄、汪荡三个分场和赵集村并入青伊湖镇实行属地管理;原青伊湖农场中的李场分场并入湖东镇实行属地管理。
2、将泗洪县境内的五里江农场整建制并入青阳镇。
(四)将泗阳县撤县设市。
根据泗阳县经济发展的规划、发展的预测和经济发展动行情况,至2020年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化率等主要指标均可达到撤县设市标准,因而可适时申报撤销泗阳县,设立泗阳市。
将众兴镇、八集乡撤销,均改为街道办事处。
三、远期规划(2020年以后)(一)进一步调整扩大宿迁市区。
主要是向北拓展,将宿迁市区规划控制面积由近期规划的1000平方公里调整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
(二)进一步调整扩大沭阳、泗州、泗阳三市城区,使三个市的城区规划控制面积分别达到500平方公里以上。
(三)调整扩大中心镇。
根据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调整扩大全市境内的中心镇。
中心镇规划达到标准为:辖区人口10万人左右,镇区人口5万人左右;辖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概况一、规划期限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1996-2010年。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近期2003-2007,远期2008-2020年,远景至20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