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第十四章 获得专利权的条件

知识产权法-第十四章 获得专利权的条件


第二节 创造性
❖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判断标准
❖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显著的进步: ❖ 对于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是非显而易见的。 ❖ 普通技术人员指具有中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对相邻技术领域的现 有技术也有所了解、能承担并完成该技术领 域的一般任务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是指国际展览 会公约规定的在国际展览局注册或者由其认 可的国际展览会。
2、首次发表
❖ 指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 表的发明创造。
❖ 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是指国务院有关主 管部门或者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 会议或者技术会议。
❖ 申请人应当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声明,并自申 请日起2个月内提交有关已经展出或者发表, 以及展出或者发表日期的证明文件。
❖ 专利权申请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专利局,而 且此后审批程序中的所有手续,均应以书面 形式办理,不能以口头说明或者提交实物来 代替书面申请。
二、先申请原则
❖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 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 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多个申请人在同一天分别提出申请时, 应当在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知后自行协商确定申请 人。
第十四章 授予专利的条件
形式条件
条件
消极条件
实质条件
新颖性
积极条件 创造性
实用性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授予条件】
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
❖ 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 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一节 新颖性
❖ 一、新颖性内涵
❖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 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 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 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 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 件中。
❖ 我国《专利法》第24条规定,新颖性的 宽限期为6个月。即发明创造在申请日前 6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视为丧失新 颖性.
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
(1)首次展出: (2)首次发表: (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情况。
1、首次展出
❖ 指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 首次展出的发明创造。
第四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授予条件
❖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 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 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 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 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 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情况
❖ 针对这种情形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 以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证明文件。
❖ 针对这三类情形申请人未依照规定或要求提出声明 和提交证明文件的,其申请不适用宽限期的规定。
❖ 注意:这三种情况,虽然不丧失新颖性,但其效力 却十分有限,它不具有排除第三人申请的效力。如 果有他人在这六个月内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申请, 靠这种不丧失新颖性的规定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抵触申请
❖ 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 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 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 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 抵触申请:指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由两个以 上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在先申请人的申请文 件如已公布,在先申请的技术将产生否定在 后申请技术的新颖性的效力,在先申请成为 对在后申请的抵触申请。
❖ 优点:克服了先发明制取证难的弊端,促使 发明人及早公开。
❖ 缺点:抢先申请
三、单一性原则
❖ 指一件专利申请的内容只能包含一项发明创造 “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
❖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 众所知的设计。
❖ 1、新颖性 ❖ 2、创造性 ❖ 3、美感 ❖ 4、适于工业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十五章
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
❖ 一、书面原则 ❖ 二、先申请原则 ❖ 三、单一性原则 ❖ 四、优先权原则
一、书面原则
❖ 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 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 形式办理。
二、判断标准
❖ 新颖性以现有技术为参照,是比较的基准; ❖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
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 1.时间标准:
❖ 申请日的确定:实行以收到主义为原则,以投邮主义为补充。 ❖ 优先权日
❖ 2.地域标准 绝对新颖性:世界新颖性 相对新颖性:本国新颖性
混合新颖性 ❖ 3.公开方式 出版物公开 使用公开 其他方式公开
❖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奇 瑞QQ汽车上使用的“圆环状刹车灯”采用的是公 知技术。因此判定原告奇瑞公司所使用的“圆环状 刹车灯”不侵犯被告赵申苓的涉案专利权。
三、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 新颖性的宽限期: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已向公众公开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 内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不视为丧失新 颖性,这就是新颖性的宽限期。
QQ车刹车灯不侵权 安徽首例不侵权诉案宣判
❖ 2005年底,安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收到家住上海虹 桥的赵申苓发出的警告信,称“奇瑞QQ”非常独 特醒目的“圆环状刹车灯”侵犯了他的“一种圆环 状刹车灯”发明专利权。
❖ 对此,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认为,早在这种专利申请 前,日本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一种圆环刹车灯的具 体技术内容,奇瑞公司采用的技术就是这种公知技 术,并不存在侵权。故奇瑞公司将赵申苓诉至法庭, 请求法院判令其生产的QQ汽车使用的“圆环状刹 车灯”不侵犯被告的专利权。
2.判断创造性的辅助基准
(1)开拓性发明。 (2)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而长期未能
解决的技术难题。 (3)克服了技术偏见的发明。 (4)能取得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的发明
第三节 实用性
❖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 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判断标准
❖ (1)可实施性 ❖ (2)可再现性 ❖ (3)有益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