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种植方法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根及根茎入药,外皮砖红色,又名紫丹参、大红袍等,性苦、微寒,具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功效。
人工种植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一、园地选择与整地:园地选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地方,要求土层深厚、排水条件良好、中等肥力的中性沙壤土。
园地整平整细,耙平分厢,厢宽1.5米,四周开沟排水。
亩施腐熟的厩肥或堆肥2500—3500公斤或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或施入40公斤尿素、100公斤磷肥作基肥。
二、繁殖方法:以根茎繁殖为主,秋末地上茎叶枯萎后至春初发芽前将根挖出。
选色红、无腐烂、发育充实的根茎为种,选后将种根切成6-10厘米长的小段,选通风、干燥地晾半天待播,亩用种量60公斤,注意切种刀片要锋利,动作要迅速,以保切囗整齐,以防腐烂。
三、播种:整好地,切好种后,既可条播,亦可穴播。
三月上旬播完为宜。
条播:行距33厘米,株距20厘米,抽槽深8厘米放一截好的种,沿槽的方向平放或大头斜向上,然后盖土起垅(呈龟背形),土厚3厘米左右。
穴播:大头朝上,穴深视种长而定,盖土厚3厘米左右。
栽种时芦头要和根分开,以便管理。
芦头须向上,不能平放,每亩保持9000株左右。
播种后必须保持厢面湿润,过干须浇水,雨后要清沟滤水。
厢面可盖覆物保持湿润,有条件的盖微膜保温、保湿。
四、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施肥:齐苗后,浅松土中耕除草1次,施1次稀薄人畜粪。
全生育期除草4次左右。
7、8月份根据苗情,埋施复合肥。
2、除花:4月下旬,5月上旬,丹参逐步开花,除留种的外一律摘除花苔,宜早不宜迟,以便高产。
3、防水涝,清沟滤水,雨天排除积水,以免受渍烂根。
4、病虫防治:(1)叶斑病:危害叶片,5月初发生,6、7月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2)增施磷钾肥,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3)在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适宜浓度的代森锌进行叶面喷施。
(2)根腐病:危害根部,5-11月发生。
防治方法:1)及时清沟排水;2)栽前用25%多菌灵200倍液浸种10分钟;3)发病期用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蔸。
(3)根结线虫病:1)实行轮作;2)土壤消毒(4)银纹夜蛾、蛴螬、地老虎等,也需及时防治。
五、采收加工:无性繁殖的于栽后当年11月至第二年春萌发前采掘,将根条晾至五成干“发汗”,然后再摊开晾晒至全干,去须芦,剪去细尾即成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