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改革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具有全封闭、快速、全立交、大流量的优点,这些都是普通公路所不具备的,它也因此成为现代交通运输最主要的工具之一,所以要发挥高速公路的特殊的优势和功能,这些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制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体制作为保证。
同时,从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来看,高速公路的管理要比一般公路的管理的具有更高的难度与复杂性,因此,高速公路必须依据自身情况与特点,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规范的管理制度。
若高速公路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么就可以高效地利用高速公路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也可以及时地处理高速公路上的不同的突发性事故,这样政府部门也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与质量,改善政府的形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2.当代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
湖北省高速公路网运行管理主要涉及道路营运管理、交通综合执法等业务,主要由湖北高速公路集团、湖北省交通行政执法总队负责,其业务关联部门包括运输管理局、公安局、公路局以及气象、医疗、消防等部门。
湖北高速公路集团负责高速公路日常营运收费、公路交通事件发现与处置、相关的事件信息上报与发布、路网各种设施设备维护、道路安全养护等;交通行政执法总队综合执法业务主要涉及交通安全管理、事故处理、交通疏导、两客一危、路产损坏、交通超速、超载等日常综合执法业务和突发应急事件执法业务;交通行业系统内的公路局、运管局以及交通行业系统外的公安、气象、医疗等业务关联部门在高速公路日常管理及应急管理中也承担各自的工作职能。
对于交通日常事件和应急事件的处置,按照交通执法与营运管理职能的分工,上述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承担的职责协同完成各类交通事件的处置。
从管理框架结构模式上,湖北高速公路集团、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均以总中心、分中心、路队三级管理构架,各自根据自身业务独立运行。
其中,总中心、分中心根据业务分工和事件大小完成相关工作,并设有指挥中心,统一指挥本级和下级业务工作;路队为执行机构,负责辖区路段巡查和执法现场处置工作,并向上级汇报或发布(见图1)。
从上述管理运行模式来看,其模式缺乏统一指挥、协调职能,以及必要的信息沟通机制,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弊端:
(1)在管理体制上,顶层和内部相关业务指挥、协调功能缺失,是割裂交通管理业务内在联系,阻碍交通营运与执法联动,影响交通事件的高效协同处置以及有效应对复杂交通突发事件,引发效率阻塞的主要原因。
同时,协同管控的动能主要来自基层的请求和协商,这一模式必然导致协调力度不足,远远不能达到协同管控命令的约束强度,这也是导致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
此外,对于跨区域或重大交通事件,顶层指挥功能的缺失极易引发双方联动的不一致性,严重影响协同管控的执行效果。
总体来说,该模式仅可于用部门内日常业务处理,而非有效的应急协同管控工作模式,远不能满足应急联动的指挥统一性、任务命令性、执行高效性要求。
(2)在管理体制内,跨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功能。
这一功能的缺乏加剧了交通实时信息的缺失,不能及时获取完整事件信息,从而严重影响事件处理的及时性以及对事件的预判,难以保障高质、高效,交通服务工作。
(3)在信息的采集与传递方面,缺乏明确的信息采集职责与必要的信息沟通机制。
高速集团和执法总队各自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独立完成信息的采集和逐级上报,高速集团和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都具有信息的发布职责,由于双方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易引起的信息偏差,引发信息可靠性问题,为交通事件的决策、指挥、公众信息服务留下隐患。
3.构建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原则分析
3.1循序渐进的原则
我国很多行政机构和企业职能混乱,职责划分模糊,这种现象对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效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制度改革应循序渐进,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上逐渐减轻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阻力,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所以相关部门应抓住机遇加快高速公路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高速公路体制改革,循序渐进的对高速公路体制进行规划、改革以及完善。
3.2实事求是的原则
高速公路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仍需通过各种政策进行融资为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3.3专性化的原则
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不同,推进高速公路管理制度改革应充分理解其专业性及技术性。
要根据高速公路发展的规律性,不断推进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不断适应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并与国家机构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4.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建议
4.1提高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路
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较晚,法制建设较为滞后,这也是当代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专门针对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另外,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存在部门交叉管理的现象,如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就都参与道路管理,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各自的管理责任和职权划分,以促进和推动当代中国高速公路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依法治路呢?必须要有一个原则,就是按照集中统一、高效管理的原则,在遵循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高速公路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例如高速公路的管理分很多方面,包括路政、养护、收费、通讯、安全等方方面面,各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要建立健全法制体系,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管理内容,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导致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
同时还应明确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与使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使使用者在受到损失时,能够通过法律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真正实现依法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