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氯化钠时,火焰颜色呈A.红色B.紫色C.黄色D.绿色参考答案:C略2. 食盐中所加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
根据反应:IO3-+5I+6H+===3I2+3H2O,可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进行实验,证明加碘食盐中存在I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时可观察到试纸变蓝B. 实验可证明该条件下I-可被IO3-氧化C.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D. 可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出酸性:HIO3< HClO3参考答案:DA、生成的碘遇到淀粉变蓝,故A正确;B、酸性条件下,I-能被IO3-氧化,故B正确;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IO3-)和还原剂(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C正确;D、可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出酸性:HIO4< HClO4,故D错误;故选D。
3. 将锌、铁、铜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投入一定量的硝酸中,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滤渣,滤液中金属阳离子情况不可能是()A.只含Cu2+、Fe2+、Zn2+B.只含Zn2+C.只含Fe2+、Zn2+D.只含Cu2+、Fe3+、Zn2+参考答案:D解析: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滤渣,说明金属有剩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2O2的电子式:H+[]2-H+B. Cl-的结构示意图:C. 原子核中有10个中子氧离子:188O2—D. HClO的结构式H-Cl-O参考答案:C【详解】A. 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两个氧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每个O原子又分别与一个H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故电子式为,故A项错误;B. 氯离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 项错误;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原子核中有10个中子的氧离子的质量数为18,表示为:,故C项正确;D. HClO中O原子分别与H原子和Cl原子形成共价键,故其结构式为H-O-Cl,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涉及电子式、结构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点,明确这些化学用语的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区别。
5.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NaCl晶体、BaSO4B. 铜、二氧化硫C. 液态的醋酸、酒精D. 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参考答案:CA.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硫酸钡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液态的醋酸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正确;D.熔融的KNO3属于电解质;硫酸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解答该类概念性题目,应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并注意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6. 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B、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C、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D、有机物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多种元素参考答案:B略7.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ⅠA 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参考答案:C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 g乙烷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3×6.02×1023B.0.1 mol 甲基含有的质子数6.02×1023C.常温下,100 mL 0.1mol/L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为0.01×6.02×1023D.0.5 mol 乙醇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6.02×1023参考答案:A解:A、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0.5mol,结合乙烷分子结构计算含有的极性键为C﹣H,极性键数=0.5mol×6×6.02×1023=3×6.02×1023,故A正确;B、依据甲基含有9个质子分析,0.1 mol 甲基含有的质子数=0.1mol×9×6.02×1023,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100 mL 0.1mol/L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小于0.01×6.02×1023,故C错误;D、依据乙醇燃烧化学方程式和盐酸化合价变化计算电子转移,0.5 mol 乙醇完全燃烧时,C2H6O~2CO2~12e﹣,转移的电子数为6×6.02×1023,故D错误;故选A.9.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浓H2SO4稀释④ 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 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参考答案:C略10. 实验室制取1 mL乙酸乙酯后,沿壁器加入0.5 mL紫色石蕊试液,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层和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分两层,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呈无色B.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色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色参考答案:D略11. 已知A、B、C、D的原子序数都不超过18,它们的离子a A( n+1)+、b B n+、cC( n+1)-、d D n-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a>b>c>dB、离子半径:A(n+1)+>B n+>C(n+1)->D n-C、单质还原性:B>A,单质氧化性:D>CD、离子还原性:C(n+1)->D n-,离子氧化性:B n+>A(n+1)+参考答案:C略12. 限一种试剂,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Na2CO3、(N H4)2S O4、NH4Cl 、KNO3溶液,应选用()A.AgNO3溶液B.NaOH溶液C.B a(O H)2溶液 D.盐酸参考答案:C略13. 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海水中制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关于从海水中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C.第④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D.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参考答案:D14.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VaL气体。
向等质量该有机物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可得到VbL气体(不考虑溶于水的气体),已知在同温同压下Vb>Va,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CH2OHCHOHCH2OH B.HO(CH2)2COOHC.HOOC—COOH D.CH3CH2CH2OH参考答案:C略15.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2+,B+,C3-,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的还原性A>B>D>C B.原子序数D>C>B>AC.原子半径A>B>D>C D.离子半径C>D>B>A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⑴开始实验时弹簧夹e是打开的,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数分钟后夹上弹簧夹e,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如果开启活塞f放掉2/3液体,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1)Fe+2H+====Fe2++H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A中溶液进入B中,且立即产生白色沉淀(3)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4Fe(OH)2+2H2O+O2=====4Fe(OH)3(每空2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下列物质中:①NaCl②Na2O ③CH3COOH ④CO2⑤NaHCO3⑥NH3·H2O⑦Fe⑧金刚石⑨Cl2⑩澄清石灰水?NaOH,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能导电的有:(填序号)参考答案: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②③⑤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④;能导电的有:⑦⑩(填序号)略18. 在抗击冰雪灾害中,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mol XY2含有54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X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D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3)元素R与Y同主族,其氢化物能用于刻蚀玻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参考答案:(1)CaCl2 CaH2(2) H2O(3)略19.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
(2)以H 、O 、N 、S 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处。
(3)过量⑦通入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15.9g ⑤溶于水配制成250mL 溶液,CO 32-的粒子数为__________,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八种物质中有两种可发生离子反应:NH 4++OH -=NH 3·H 2O ,其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树状分类法(2) ②H 2S HNO 3 H 2SO 4 HNO 2 H 2SO 3 任一种 ③NH 3·H 2O ⑥NH 4NO 3 (NH 4)2S NH 4HS 任一种 (3)CO 2+OH -==HCO 3- (4)0.15N A 1.2mol/L(5)2NH 4NO 3 + Ba(OH)2==2NH 3·H 2O+Ba(NO 3)2解析:⑴.交叉分类法含义:根据物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式;树状分类法含义:对同一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盐、碱、酸、氧化物、氢化物等,所以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故答案为:树状分类法;⑵.以H 、O 、N、S 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酸主要有:H 2S 、HNO 3、H 2SO 4、HNO 2、H 2SO 3等;碱是NH 3·H 2O ;盐有 NH 4NO 3、 (NH 4)2S 、NH 4HS 等,故答案为:H 2S 、HNO 3、H 2SO 4、HNO 2、H 2SO 3 任一种;NH 3·H 2O ;NH 4NO 3、 (NH 4)2S 、NH 4HS 任一种;⑶.过量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碳酸氢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故答案为:CO2+OH-=HCO3-;⑷.15.9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5mol,碳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根据电离方程式可知,CO32-的物质的量是0.15mol,CO32-的粒子数为0.15N A,Na+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故答案为:0.15N A;1.2mol/L;⑸.根据NH4++OH-=NH3·H2O可知,发生该离子反应的物质是铵盐和强碱,且只能生成NH3·H2O,则对应的物质是NH4NO3和Ba(OH)2,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 + Ba(OH)2==2NH3·H2O+Ba(NO3)2,故答案为:2NH4NO3 +Ba(OH)2==2NH3·H2O+Ba(N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