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教案 8.2海水晒盐1

初三化学教案 8.2海水晒盐1

年级学科 初三 化学
课题 海水“晒盐”(1) 备课人 顾建刚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能区分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这两组概念,培养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举例讲解,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海洋资源
重难点 重点: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难点: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课时
1 时间 45分钟
【温故知新 】
1、海洋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及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引导阅读】教材P 9内容 1、海水晒盐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2、饱和溶液的配置与蒸发结晶(P 10“实验探究”)
【思考】 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一 】 在各盛有10mL 水的2支试管里,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

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二】给实验一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

【演示实验三】给实验一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

继续加水,直至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由实验一和二得到的结论是: ①只有指明“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 ) ( )
②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 ( ) ( )
【演示试验四】将实验二中最终得到的硝酸钾溶液冷却,观察现象;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中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结晶。

粗盐
母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巩固练习】
一、判断正误
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
3、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
4、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
和溶液。

()
5、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6、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
7、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和,依然是饱和溶液。

()
二、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下,一杯KNO3溶液底部存有少量的固体KNO3,则这杯溶液()
A、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不能肯定是不是饱和溶液
C、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A克溶质溶于B克水中,取出一半溶液后,余下溶液中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A、A/B
B、<A/B
C、A/(A+B)
D、(A+B)/A
3、将ag食盐投入到bg水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等于(a+b)g
B、小于(a+b)g
C、小于或等于(a+b)g
D、大于或等于(a+b)g
4、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

5、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
溶液B。

对溶液A和B,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溶液A、B均饱和
B、溶液A、B均不饱和
C 、溶液A一定饱和,浓度A<B D、溶液A一定饱和,浓度A>B
6、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
钙难溶于水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多。

以上事实表明,
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