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管理考试重点整理

旅游景区管理考试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旅游景区:由一系列相对独立景点构成,是供人们从事经营活动,能够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边界、相对独立的小尺度空间的旅游地。

五个要素:(1)经营主体;(2)独立职能;(3)空间范围;(4)旅游功能;(5)服务设施
战略管理:钱德勒《战略与结构》:“确定组织基本长期目标、选择行动途径和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资源分配的活动”。

亨利·明兹伯格:“5P”模式:策略(ploy),战略是管理者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而采取的谋略;计划(plan),战略是管理者施行的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过程;模式(pattern),根据计划开展的活动,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这使得组织资源更容易形成合力;定位(position),一个组织在竞争环境中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位置;观念(persipective),战略的本质是一种思想,一旦形成,它会根植于组织成员的思想之中,并指导成员的行为。

景区战略环境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内部环境
景区产品生命周期就是从产品进入市场到推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进入和推出市场标志着周期的开始和结束。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景区游客行为管理有哪些可行措施:(一)激发型管理方法所谓激发型管理方法是指景区通过激发旅游者的自我控制意识而保证其按照社会基本行为准则和景区游客行为规范行事。

激发型管理的典型方法有:1.教育 2.示范 3.引导改变硬件设施更改道路、入口;有选择地封闭路段;改进停车设施;改变游径难度宣传教育;制定规则;适当要求
约束型管理也称为强制性管理,该管理方法的作用机理在于明确制定相关的行为规则,并借助强制力保障该规则得到遵守,任何违背行为规则的旅游者都要受到惩罚,从而形成强大的压力来迫使旅游者按照规定的方式在景区中游览。

三、加强管理人员与旅游者的沟通加强管理者与游客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以获得来自旅游者的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克服对立、抵触情绪,减少误会和冲突,也容易将管理者的主张和规定落到实处。

1、试析当代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阶段和面临的挑战。

答:(一)我国旅游景区发展阶段: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1、早期事业接待型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和对外开放的水平都很低。

这一时期,旅游景区的运营方式是以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为投资经营主体。

2、市场化发展的起步阶段(1980-1990前后)旅游景区经营方式大多属于粗放型开发;盲目开发。

属于“遍地开发”阶段。

产品单一,以观光为主。

大多数景区管理以被动的计划型;职能型管理为主。

3、大众化快速发展阶段(1990至今)
形式丰富:各种形式的旅游景区被建设,度假区、主题公园
数量上:自然,人文和人造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优秀旅游城市在持续上涨
管理上:更加规范,《景区质量等级管理》等规范相继出台。

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品种类型日趋丰富;管理水平逐渐提高;三个效益显著增
(二)我国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挑战1、优质景区资源仍然稀少2、产品和服务能力需提升
3、景区增长方式亟待优化
4、景区管理方式面临创新补充:开发营销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服务欠佳、管理体制不顺
(三)未来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
1、景区数量继续增加
2、景区质量持续提升
3、景区经营不断创新
世界趋势:品牌化趋势集团化趋势信息化趋势人性化趋势生态化趋势多元化趋势
2、旅游景区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战略》 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含义:1、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促进当地社会文化进步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的理念(一)体验经济思想: 1970年,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农业经济、制造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二)从产品管理、服务管理向体验管理转变:瑞典管理学者Gustafasson和Johnson:产品价值竞争、服务价值竞争、集成化解决方案竞争、体验价值竞争(三)全面体验管理思想对旅游景区竞争的作用 1、满足旅游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 2、创造与提供个性化顾客价值 3、形成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全方位服务概念:用优质服务理念作指导,以系统的服务体系作支撑,旅游景区工作人员用细致的服务行为向旅游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1、以游客为导向的经营文化2、对景区服务过程的有效管理售前全方位服务、售中全方位服务、售后全方位服务3、简述旅游景区战略管理的过程和层次动态管理过程;旅游景区战略管理层次:总体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4、简述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政府专营型管理模式(二)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三)免费开放式管理模式5.试阐述旅游景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发展策略;引入期策略:价格和促销;四种策略:缓慢渗透(双低);选择渗透(价高促低):低价快速(价低促高);高价快速(双高)旅游景区产品发展期策略:不断增加销售量,控制增长率稳定增长;提高质量;适当降下,扩大市场占有率;形象建立
旅游景区产品成熟期策略:最长时间
●产品改良——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设施和环境等
●营销组合——多种营销方法组合使用,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旅游动机。

旅游景区衰退期策略
●维持——有条件的景区,尽量延长生命周期
●缩减——规模上精简,细分市场集中
●放弃——品牌及其他残余资源价值转让或出售
6.如何优化旅游景区投资盈利模式:经营增长型;物业增值型;资本运营型;品牌创新型
拓宽景区产业价值链
在旅游景区的景点、娱乐项目等核心业务吸引旅游者来到景区的基础上,深度开发相关旅游衍生行业(包括“食、住、购、娱”等),丰富旅游产品、服务的类型,提高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档次,增加景区的综合收益。

利用资源优势将景区业务向关联行业发展,例如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业、房地产、广告、会展、影视、文化等行业整合在景区业务中,通过对景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节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关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景区盈利能力。

旅游景区在延伸产业价值链,开展多元业务经营时,应注意处理景区业务与关联业务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