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通道施工工法

涵洞通道施工工法

涵洞、通道施工工法1 前言****改建工程****标段全线拱涵1道,涵洞、通道11道,本标段选定RK183+224.216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台身做为首件项目,该盖板涵(孔数-孔径×孔高)为1-2.0×2.0米,属于旧涵接长,涵接长21.33米,交角90度。

2工法特点2.1 提高了涵洞通道的砼外观质量,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碰损和污染,对拉螺栓及施工缝的设置整齐美观,能有效解决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

提高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保证率。

2.2采用移模法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2.3施工工艺简单,质量有保证,施工安全。

3 适用范围******改扩建工程*******标段的各类涵洞、通道的施工。

4 工艺原理通过对模板的加工、拼接、立模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对拉螺栓的位置进行规整布置,对混凝土的制备和振捣进行控制,保证模板的刚度、强度、加工精度,保证模板表面平整、光滑、接缝严密无漏浆,保证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外露面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标准。

通过对钢筋保护层垫块的选择和安装控制,工前保护层检查控制,保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达到80%以上。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见下图涵洞通道施工工艺流程图5.2操作要点5.2.1 测量放样1 精确放样。

2 用木桩在通道基础四角固定。

5.2.2基础施工1 基础施工选用面板厚度大于6㎜的钢模板作为基础模板,模板加工选用经过准入的厂家,模板必须经过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的出厂验收和进场验收。

2 模板接缝处用海绵条封塞或用泡沫填充剂填充,以防漏浆3 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5.2.3 墙身施工1涵洞通道墙身采用整体移模法施工即先施工墙身中的一节,拼装墙身的模板和内钢管支撑架,浇完该段墙身混凝土后,松开模板和内架,移动模板和内架到下一节,固定调整好后浇混凝土。

2模板系应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竖纵横钢管、内撑钢管等用扣件牢固连接的内架、拉杆固定的内外侧带纵向钢管的拼装模板、滑动装置(施工中用短钢管代替)、外斜撑钢管等。

为保证涵洞通道墙身表面平整、光滑、密实,颜色一致,必须采用单块面积大于2平方米的整体钢模板。

2)对穿螺栓位置应进行设计,保证纵横向在一条线。

对穿螺栓宜采用由2个锥形连接的三节式螺栓,螺栓宜选用T16*6-T20*6冷挤压螺栓,中间一节螺栓留在混凝土内,两端的锥形接头拆除后周转使用。

锥形孔眼用水泥浆封堵,并用专用的封孔模具装饰。

3)对穿螺栓也可采用可周转的对拉螺栓,截面范围内螺栓采用塑料套管,两端要用锥形堵头和橡胶海绵垫。

3 在已经浇注好的涵洞基础上精确定位墙身平面位置,用墨线弹出模板立设位置。

4 用钢管组装内架,最下层横钢管支撑在涵洞基础上。

5 搭建拼装外模板时用的临时脚手架。

6 按墙身设计高度和最长节段长度拼装墙身模板。

墙身模板拼装前要进行打磨、刷隔离剂后要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避免污染。

7 安装已套好套管的拉杆,固定模板,保证模板平面位置、竖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8 报验合格后分层对称浇注涵洞两侧墙身混凝土。

9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松开内撑钢管,滑动装置处用钢管内架到下一节段。

10 抽出拉杆,把内外侧拼装模板垫起,装上滚轮(段钢管)后,滑移拼装模板到下一节段,准备施工下一节墙身。

11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要节水保湿养护膜养生,其标准应满足JG/T188-2006标准要求。

如表面有砂眼等瑕疵,可拆模后即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的沙子,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拌制成水泥浆体,修复和批嵌缺陷部位,待水泥浆体硬化后,用细沙纸将整个构件表面均匀地打磨光洁,并用水冲洗洁净,确保表面无色差。

如拆模后有20cm²跑浆、蜂窝和松动的砂子的情况,整个混凝土应拆除。

5.2.4 涵洞通道台帽的施工1 台帽采用整体定型钢模。

定型钢模的制作按盖板模板的标准要求,确保棱角线的顺直。

模板制作长度按同类型台帽最长的控制,以消除接缝。

2 加强模板支撑与加固台帽正面模板加固采用对撑顶托,背面采用拉杆。

顶托用钢管支撑架固定,拉杆焊接在墙身预留茬钢筋上。

5.2.5八字墙的施工1 考虑到八字墙的不规则性,模板采用刚度、强度符合要求的覆膜竹胶合板进行设计、加工制作,2 为了杜绝烂根漏浆现象,模板底部用砂浆抹实。

3 堵头模板用竹胶板加工,后钉方木,固定牢靠,竖直度、线性要符合要求。

4为了避免模板上浮,模板底部采用地钉施工控制或膨胀螺丝固定。

5 八字墙上顶斜面施工时,上口每隔1m放横向钢管,顶住一块宽度为40cm方木板,避免斜面砼流落,便于振捣收面,同时在模板上画出坡面线,由专人收面使坡面线形畅,坡面坡度与路基坡度一致,由于坡面砼斜度大,刚浇注完的砼要多次收面才能保证砼外观质量。

6 振实时料面每层不超过30cm,采用二次振捣尽量杜绝气泡。

5.2.6 混凝土的拌和、浇筑1 施工前对出骨料进行水洗,晾干后拌合一遍,对中砂进行过筛,并同时增加拌和机内干料和湿料的搅拌时间,湿料的搅拌时间≥180秒。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混凝土坍落度,从施工开始到结束保持一致,到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mm到160mm,混凝土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

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1.7%,初凝时间6-8h。

2 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3 振捣不得漏振和过振。

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而顶层一般在0.5h后进行第二次振捣。

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保证插入下层深度在5-10c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一般为15s左右。

4 要求砼浇注现场由试验员、施工员或技术员全过程旁站值班,试验人员每车检测砼坍落度。

施工员督促班组人员有专人2人负责观察模板的情况,随时紧固栏杆。

5 必须注意混凝土的浇注方法,每段的两侧边墙混凝土均要分层对称浇筑,防止不对称浇注混凝土造成偏压,把边墙模板挤偏向一侧。

6 施工过程中避免施工人员踏踩拉杆,必须保证拉杆直顺。

7 在涵洞基础上一次把整条边墙的支模线放好,用墨线浓浓底弹在涵洞基础上。

一条边墙支模不要多次放线,避免多次放线造成误差。

8 模板与检测底部缝隙,先用1cm厚泡沫板塞缝,再用水泥砂浆抹带,避免接缝漏浆及底部“烂根”现象。

5.2.7 养生混凝土拆模后要立即覆盖进行养生。

养生采用塑料薄膜全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小于7天。

采用双面胶贴到养护膜内侧进行养护膜的固定。

养生膜外边沿要满贴双面胶,确保养生膜覆盖严密。

如覆盖前混凝土表面较干,可以进行洒水后在覆盖养生膜。

5.2.8 沉降缝采用高分子弹性材料进行灌缝。

为保证沉降缝顺直,采用U型塑料条处理,保证了线形平顺美观。

6 材料与设备6.1 水泥要求必须采用业主准入选定厂家水泥,严禁采用小厂水泥、杂牌水泥,同一个涵洞通道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水泥。

6.2中粗砂要求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含泥量小于2%、粒径小于5mm)的河砂。

6.3 碎石要求采用颗粒级配均匀,质地坚硬,含泥量小于1%的碎石。

原材料应有足够的存量,保证同一结构物混凝土颜色基本一致。

6.4 外加剂。

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要求固定厂商、品牌、掺量。

对首批进场的原材料经监理取样复试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封样”,以后进场的每批来料均与“封样”进行对比,发现有明显色差的不得使用。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检砂子、碎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6.5 要求每4道涵洞通道配置一个专业队伍。

每一施工作业队配备混凝土运输车1台,电动振捣器4台,电焊机2台,20吨吊车1台,发电机2台;整体新钢模板200平方米以上。

6.6 钢模板应选择6mm以上的原平板做面板,钢模板的质量应符合≤全钢大模板应用技术规程≥(DBJ01-89-2004)。

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凹凸、无伤痕、无修补痕迹。

6.7 模板在定制、立模前要进行分块设计,分块应力求定型化、整体化、模数化和通用化。

以钢板为面板的模板,其面板分割宜竖向布置,一般不涉及横缝,当钢板竖向接高时,其模板横缝应在同一高度。

总体上分割应做到均匀对称。

7质量控制7.1涵洞基础及墙身现浇施工质量标准;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应符合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表9.22﹑9.3.3﹑9.11.3及有关试验检测的规定。

7.2外观质量标准:7.2.1颜色墙体混凝土应表现混凝土的自然色,表面颜色润泽﹑颜色一致。

在同一视觉空间内,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色泽均匀。

自然光下,4m处肉眼看不到明显色差。

7.2.2表面质量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砂带,冷接缝和表面损伤等;不得受到污染和现斑迹;表面裂纹宽度不得超过0.2mm.7.2.3 表面气泡表面1平方米面积上的气泡面积总和不大于0.0003㎡,最大气泡直径不大于3mm,深度不大于3mm;7.2.4 分格缝直线度与对拉螺栓孔眼分格缝直线偏差不大于4mm,对拉螺栓孔眼排列整齐均匀,拆模后封堵密实,颜色同墙面一致;若封堵的对拉螺栓颜色与墙体不一致,应形成有规律的装饰效果。

7.2.5 混凝土墙面的细微冷接缝不超过2/500(m/㎡).7.2.6 模板拼缝印记整齐、均匀,且印记宽度不大于1.5mm.7.2.7 混凝土修补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0.2%8 劳动力组织要求每4道涵洞通道配置一个专业队伍。

每施工作业队劳动力组织见下表:9安全措施9.1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按规定要佩戴好防护用品。

9.2 根据各工种特点,有计划按时配发保护用品。

9.3 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不舍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施工现场的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9.4 施工现场在醒目的地方设置齐全的安全宣传标语牌、操作规程牌。

9.5 基坑开挖后应在周围设置钢管围栏。

9.6 用电施工机具应配触电保护器。

9.7 吊装盖板时应防止坍塌事故。

9.8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9.9 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9.10 建立以安全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9.11 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9.12 电器及各种用电设备严格禁止非电工人员操作。

9.13 电工经常检查电路。

9.14 现场设立专职安全员。

9.15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9.16立模时吊具栓挂妥当、牢靠。

9.17 严格检查钢管支架支模,及时修复。

9.18 多人抬运长钢筋时,负荷应均匀。

9.19 上下传递钢筋,不得站在同一垂直线上。

9.20 雷雨天气应停止露天作业,以防电击伤人。

9.21 掌握砼施工常识和使用的机具性能,作业对象的技术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