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草桥中学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二语文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宽(wèi) (mù)集莫名(qí)妙故弄(xuán)虚2.下面的句子中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浮噪的宣泄,只有宁静,只有安祥,一如养在深闺的少女,这就是丽江。
②当年穷极人力物力,付出多少血肉之驱和辛酸泪水筑成的万里长城,今天只成为一长条的历史陈绩。
错别字改正3.默写古诗文,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
(10分)①更喜岷山千里雪,。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④,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⑥,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⑦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家书抵万金。
(杜甫《》)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
5.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3分)考古学家、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写了一副题为《长城赞》的长对联:上联: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多年。
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
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
下联:跨峻岭、穿草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一万余里。
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
起伏奔腾、飞舞盘旋、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这副对联从哪几方面赞美了长城?第二部分(共37分)阅读《晏子使楚》(一)(二),完成6——10题。
(14分)(一)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①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④,张袂⑤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⑥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⑦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延:请;②傧者:迎接招待宾客的人;③临淄(zī):地名;④闾(lǘ):古代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⑤袂(mèi):衣袖;⑥踵(zhǒng):人的脚后跟;⑦不肖:不才。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和()(4分)A.坐.盗 B.谓左右..曰便径入坐.灵床上(《人琴俱亡》)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C.何以.也 D.为.其来也徐喷以.烟(《幼时记趣》)生于淮北则为.枳E.寡人反取病.焉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2)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8.在文段(一)中,晏子在反驳时最能打击楚王的一句话分别是:(2分)9.“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请你揣摩楚王当时的心理,用几句话将它描写下来。
(2分)10.晏子能言善辩,长于辞令,请你根据文段(一)或(二)赏析一下他的说话艺术?(2分)阅读《背影》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3题。
(8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1.下面两句都是对人物动人而传神的描写,请分别说说你的理解(4分)①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背影》)②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我的母亲》)12.想像一下,父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是不是也很“不容易”。
同样的“不容易”,作者为什么要略写这一细节?(2分)1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句话中有两个虚词用得很好,请找出来并谈谈它们的表达效果。
(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6题(6分)①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
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
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
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③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
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④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
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⑤拉尼娜同样对气候有影响。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
总体说来,拉尼娜并非性情十分温和,它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2分)A.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一种异常表现。
B. 拉尼娜的形成与热带海洋和大气有关。
C. 信风的增强,使得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稍微偏低,由此加剧气流下沉上升运动,引发了拉尼娜现象。
D. 拉尼娜性情并不温和,它和厄尔尼诺一样,都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15.请说说第②段中划线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分)16.阅读下列材料,比较“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有什么异同?(2分)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因温室效应过强,海水升温膨胀,造成的一支异常的暖流。
它有增温增湿作用,会引起沿海地区极度炎热,对降水的影响会造成洪涝灾害。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9分)泉贾平凹⑴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
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
我听了,很是伤感。
⑵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⑶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
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
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
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了。
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⑷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
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
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
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⑸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
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
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快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⑹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于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⑺“爸爸,树没有了。
”⑻“没有了。
”⑼“爸爸也想槐树吗?”⑽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
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长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⑾“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⑿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⒀“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