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压轴题解析及题型特点

高考物理压轴题解析及题型特点

2019年高考物理压轴题解析及题型特点
2019年高考物理压轴题特点与解答思路
一份试卷的压轴题,难度大,分值也大,是用来鉴别考生掌握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高下的分档题。

所以,拿下压轴题,就能胜券在握。

压轴题显著特点
综合的知识多一般是三个以上知识点融汇于一题。

譬如:电磁感应综合的压轴题,可以渗透磁场安培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功能原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力学平衡等多个知识点。

物理技能要求高解题时布列的物理方程多,需要等量代换,有时用到待定系数法;研究的物理量是时间、位移或其他相关物理量的函数时,则通过解析式进行分析讨论;当研究的物理量出现极值、临界值,可能涉及三角函数,也有用到判别式、不等式性质等。

难易设计有梯度虽说压轴题有难度,但并不是一竿子难到底,让你望题生畏,而是先易后难。

通常情况下的第(1)、(2)问,估计绝大多数考生还是有能力和信心完成的,所以,绝对不能全部放弃。

压轴题解答思路
压轴题综合这么多知识点,又能清晰地呈现物理情境。

其中,物理问题的发生、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正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思路要沿袭的。

分析物理过程根据题设条件,设问所求,把问题的全过程分解为几个与答题有直接关系的子过程,使复杂问题化为简单。

有时压轴题的设问前后呼应,即前问对后问有作用,这样子过程中某个结论成为衔接
两个设问的纽带;也有的压轴题设问彼此独立,即前问不影响后问,那就细致地把该子过程分析解答完整。

分析过程,看清设问间关系才能使解答胸有成竹。

分析原因与结果针对每一道压轴题,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考虑,物理过程都包含有原因与结果。

所以,分析原因与结果成为解压轴题的必经之路。

譬如: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是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还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者两者同作用。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是受外作用(恒力、变力),还是具有初速度。

正是原因不同、研究问题所选用的物理规律就不同,进而,我们结合题意分析这些原因导致怎样的结果。

针对题目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不外乎从受力情况、运动状态、能量转化等方面着手研究,最终得出题目要求的结果。

确定思路方法解压轴题不必刻意追求方法的创新,因为试题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很难做到解题方法大包大揽的巧妙与简捷。

还是踏踏实实地从读题、审题开始。

提取复杂情境中有价值信息,明确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预测临界条件。

画研究对象受力图、运动情境示意图,初步展示分析问题的思路。

至于采用的方法,一则从已知条件切入,根据物理过程列出有关物理方程,就表达式中仍是未知的物理量,要继续顺着相关过程寻找,不断地用已知替换未知。

另则,从题目所求入手列物理方程,一步一步地往前推,也是完成未知替换已知,两者最终达到用所有的已知量表示待求量。

对于已知条件是数据的压轴题,也可以采用分步计算求相关物理量数值。

不过,要明确所求的值对下一步解答有何作用,是否是承上启下
的衔接点,还是平行关系的插入点。

注意下面新列的方程中应读用到它。

对于有论述说理要求的压轴题,既可以直面进入分析推理,也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推理判断。

对局部子过程倒可以结合问题实际,运用巧妙建模、整体分析、应用对性、逆向思维、等效代换、运用图像等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

总之,方法因题而论,灵活应对,不能机械模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