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模型研究进展


椎间盘出现纤维化、髓核破裂及结构紊乱等改变。
Nemoto
模型。模型的局限性主要是:①研究结果可能由于动
物种类、饲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例如:同种类 的两组小鼠可能由于饲养环境不同.其椎间盘的解
Y等[孔]的研究也提示吸烟可能与椎间盘退
变有关。 2体外椎间盘退变模型 2.1单层培养椎间盘细胞模型
Ichimura
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培养。Helen H E等㈨单层培养
人纤维环细胞。分析体外单层培养人纤维细胞的增
殖能力与年龄、性别、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发现 女性、高龄及退变后期椎间盘均不利于细胞增殖。
Preradovic
变模型中可能无法模拟出人慢性退变的椎间盘存在 的营养问题、胶原分解、基质破坏以及细胞凋亡等变 化;⑤无法模拟由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的疼痛表现。疼
能和形态学改变。发现受压迫的神经纤维中。较大的
神经纤维较较小的神经纤维更早发生损伤。 1.6营养障碍模型 现在普遍认为椎间盘的营养供应障碍也会导致 椎间盘退变。于是出现了营养障碍模型.其对于评估 新的椎间盘退变和修复的生物学干预措施也有重要 意义。Wed

J等[18]建立羊椎间盘营养障碍诱导椎
间盘退变模型。结果显示此种干预措施可严重影响
痛往往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虽然通过对神 经形态以及功能的观察.可以得到部分研究结果。但
A等㈣进行人髓核细胞单层培养。发现传

代细胞的I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持续降低。Ⅱ型 胶原及蛋白聚糖mRNA水平保持稳定。Chou
I等
【麓J单层培养羊内、外层纤维环细胞,发现细胞传至第 2代时,外层细胞的I型胶原表达水平高,而内层细
Greg Anderson
等[:]构建静态加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大鼠尾椎间 盘的厚度、轴向顺应性葡糖胺聚糖含量明显升高。
另一种常用应力改变模型是双后肢大鼠模型。
Higuehi M等[3]发现双后肢大鼠模型出现与年龄相
D等[12]将纤维结合素碎片注射
到兔椎间盘中心区域,造成生理性退变模型。
Roberts
20lo年第ll卷第2期
[17]sakalI耐o
Y,NaI【删m T,Takagi
K,et
a1.
Functj帆al粕dⅡ阱一
induced
phological chan曾es 0f lumbar
ysis of fiber
nenre
Doots in
byⅡ眦h锄ical
compres8i∞盯tlIe nucleus pulp∞us
V01.11
No.2
突出的血液动力学影响。Geiss A等[15]通过猪自体髓 核移植法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反 应。Lee

外层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差异。这与人椎间盘退变过 程相似。单层培养的椎间盘细胞的形态不易维持,活 力容易下降.基质蛋白的表达不够稳定。 2.2三维培养椎间盘细胞模型 相对于单层培养细胞,Gruber
研究椎间盘退化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其与腰背痛 的关系。由于很难获取人体组织.特别是正常的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椎间盘退变所需的时间不一致.且脊柱可能随时
间推移而发生纤维化稳定,从而影响建模。
1.3机械损伤模型
织,很多学者将大鼠、小鼠、沙鼠、兔子、狗、羊、猪、山
羊作为模型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 法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模型的种类与造模方法
本文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 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体内椎间盘退变模型 1.1应力改变致椎间盘退变模型 流行病学分析证实。脊柱受力与椎间盘退变存 在联系。在应力改变模型中。大鼠尾椎间盘由于易
A等[Io]发现急性终
板损伤会导致髓核压力降低及椎间盘压力的重新分 布。Cinotti G等…】使用家猪做动物模型,比较单点终
受限制。Ariga K等[7]通过破坏椎骨关节面和棘突来
诱导脊柱失稳从而诱发椎问盘退变,但这种模型引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SBZ200800438) [作者简介]席志鹏,男,在读硕士。从事骨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09—12-02
万方数据
-,扮牟詹彦隧学诼硎‘。
20lo
讲座与综述

J等【16]通过将SD小鼠尾椎间盘的髓核移
植到L4和L5神经根造模,观察小鼠手术前后的疼 痛反应、运动麻痹程度、肌电图改变。Sakamoto Y等 【l,]通过自体髓核移植的小鼠模型观察腰神经根的功
E等【别发现三
维培养细胞可以很好地维持细胞表型及促进基质分
泌。目前用于椎间盘细胞三维培养的培养基主要有 藻酸盐凝胶、琼脂糖和胶原凝胶。另外,三维支架的 应用使三维培养细胞模型更为便利。然而,三维培养 不能维持各种类型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Wan Y等 [列采用二相弹性支架材料模拟内外层纤维环,研究 发现二相支架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 2.3椎间盘组织培养模型 椎间盘组织培养系统可以保持椎间盘的完整 性。从而保持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牛尾椎间盘与 人腰椎间盘外形相似.且牛尾肌肉组织保持牛尾椎 间盘承受一定的压力.这与人腰椎间盘在俯卧位时
Wang
胞的代谢活动类似于体内,并相对可控,但其实验重
复性较细胞培养模型差。 3结语 以上体内、体外模型各有应用局限,目前尚无公 认的可完全模拟人椎间盘退变的标准模型。因此,在 研究的最初阶段应该首先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
T等[恐]将雌性大鼠卵巢切除,6个月后发
现在骨密度显著降低的同时。腰椎问盘也发生显著 退变。Uei H等㈣使小鼠被动吸烟,持续2 W后发现
剖也可能不同:②建模动物的年龄相对局限,多为年 幼或者处于生长期的动物,因此,研究结果用于评价
椎间盘退变这种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可信度尚需进一
K等㈤在1991年率先进行了鼠髓核
步验证;③解剖差异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产生较大偏 差,而大部分动物的终板结构与人是不同的;④部分
动物模型只是提供一种急性椎间盘退变的模型,可 能与人椎间盘的慢性退变变化不同。例如:在急性退
r船pon解to
[3]Higuehi
M,Abe
K,K蚰eda K.
Ch锄g鹊in tlle nucleus pulp∞u8 of
melatollin 133一138.
8dIIliIIistrati∞in眦“J].N即r∞urg Rev,2003.26(2):
tIle intervertebml di∽in bi peIdal
删dt of for
P,Mais嘲O。et a1.Dec咒雠d
di如8i吼髓a地一
bending∞tI地murine intervertebral di∞[J].spi∞,200I,l(4):
239—245.
pedh8i蚰block in tlIe o“ne lunIb盯叩ine:a如tu陀model
应用广泛的模型是机械损伤模型.主要分为纤
维环损伤模型和终板损伤模型。Melrose J等[s]通过 羊纤维环损伤模型研究退变的椎间盘蛋白多糖的减 少与血管神经向内生长的关系。Sobajima S等[9]通过 针刺兔椎间盘纤维环,发现椎间盘内脊索细胞、髓核 细胞发生组织学改变。Adams

越来越多,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椎间盘退变模型。
终板的血流灌注,髓核在生理上承受的轴向负荷并 未改变。Turgut M等[19:通过平行截断小鼠软骨终板 建立营养障碍模型,结果表明外源性N一乙酰一5氧
基色胺(MEL)可减少软骨终板血供。
1.7灭活基因模型 基因敲除模型较适于研究退变椎间盘内特定的 蛋白或突变。Bovd 变。Gruber
H L
承受的压力相近.因此牛尾椎间盘是常用的研究人
Sci,2004,9(6):598硼.
c,colliou O K,chin J R,et a1.The e伍ect 0f 8t砒ic in口妇o
the瑚t:anaI— si∞一dependentⅥIlne讪ili哆in rabbit8[J].J 0nhop
contact’订t量I
[1]court
[18]welf M J,k棚o
2005。30(2):18l—187.
L M,RichaId∞n 1iIr J,AJlen K D,e£a1.Eady—硼肥c degen— emti∞0f me inteⅣ眦ebral di船and vertebral蚰d plate in lIIice deficient
S等[13]将牛尾椎间盘置于蛋白水解N一胰岛
关的加速退变。如髓核内纤维软骨细胞增多、过早出
现脊索细胞减少等。该模型的原理是通过强迫动物 直立使椎间盘承受较大压力而发生退变。这与人椎 间盘退变有相似之处。Krober

素一木瓜蛋白酶混合物的培养基中培养3 W.发现椎
间盘中央区异染性丢失、糖胺聚糖含量下降。该种模 型有非开放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此模 型不能很好地模拟退变的椎间盘中蛋白聚糖丢失的
胞Ⅱ型胶原表达水平高。当细胞传至第6代时。内
对疼痛的认识还是不够全面.特别是传统上较常用 的体型较小的动物模型。虽然通过动物模型研究椎
万方数据
讲座与综述
-…………………………一一
间盘退变的因果关系受到多方面限制,但从动物模 型中得出的结果对于制定保护机制和治疗策略仍然 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06,3l(18):2053—2 058.
腰椎间盘生物力学模型。Risbud

V等[31]将鼠椎间
盘切取进行组织培养。Haschtmann D等132]进行兔椎 间盘组织体外培养。椎间盘组织培养模型椎间盘细
M等[20饲养缺失Ⅸ型胶原基因
的鼠.结果显示鼠椎间盘病理改变类似人椎间盘退 E等【21]饲养缺失SPARC基因的小鼠。 发现纤维环结构紊乱,边界不明。 1.8其他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