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

课题: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理解结晶的概念。

2.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自强自立信心。

2. 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知识点(重点、难点):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重点)
2.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难点) 实验准备:
多媒体,视频辅助,
实验仪器:食盐水、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电吹风机、玻璃棒、玻璃片。

教学流程设计:
学习过程
大致含义是什么呢?
【过渡】要想解决问题,需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探究释疑解难】
问题:怎样将食盐从食盐溶液中分离出来?
1.取不饱和食盐水少许,放在玻璃片上烘烤(或用电吹风吹热风),观察现象。

问题:
1、什么是结晶?
2、结晶的方法有哪些?展示部分晶体的图片,
胆矾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探究成果交流展示】
1、海水晒盐的原理?
2、从本实验中你发现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3. 晒盐剩余的苦卤直接排掉好不好?
【观看视频思想教育】
我国的主要盐场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观察现象回答
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
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
出的过程叫结晶
学生结合实验总结结晶的方法。

1.蒸发溶剂法
2.降温法
学生结合实验总结出海水晒盐
的原理——蒸发结晶。

学生讨论,投影中的几个问题,
最后老师利用学生的答案进行
归纳,总结出合理的答案。

【学生思考】我国较大的盐场有
哪些?
通过实验学生亲
身体会、领会溶液
由不饱和到饱和
然后析出晶体的
过程。

通过问题的设置
使学生能及时理
解本节所学。

介绍我国食盐年
产量居世界第一,
增强学生的爱国
主义情感及自强
自立信心
【交流展示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1、海水晒盐的原理
2、结晶、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培养学生分析归
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海水“晒盐”:方法:盐田法(太阳能蒸发法)
过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
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
3、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过程。

结晶种类: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上经常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走入化学,并适时配以练习,顺利地完成了一个个学习目标。

上课时做到了“时时面对学生,处处关怀学生”,找准突破口,从而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海水晒盐就是一个最后的例子。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是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在很多的中考题中考题中涉及这样的题目,一定要弄清概念。

不足之处:
1、实验设计缺乏创新。

2、自主实验讨论的时间把握的不好,时间有些长,后面的环节较为仓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