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类型呼吸机可对呼吸模式、潮气量、吸呼比、机控呼吸频率、触发灵敏度、压力上、下限报警进行设置。
对潮气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力、进行监测。
具有气道压力、断电等声光报警功能。
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等均选用原装进口元件。
各功能详细说明如下:(一)前面板---前面板由显示屏、参数键、功能键等键盘组成,见图3-2-2。
(二)显示屏见图3-2-3。
表3-2-1为屏幕显示的各功能说明。
在显示屏幕上,压力上限和压力下限各有一个红色报警灯。
当出现超限报警时,同时有灯光和蜂鸣器报警。
显示屏幕上触发压力为绿色指示灯。
(六)后面板后面板上有呼气活瓣、流量传感器插座、压力取样接头、空气过滤网、电源插座、保险丝座、氧气输入接头、蜂鸣器、产品标识等,见图3-2-7。
(七)电源连接呼吸机的电源插座(在机器后面板)和电源电缆线为三芯插座和三芯插头。
使用时,插头可接至病房的电源(220V 50Hz)插座上。
两个保险管座装在机器后面板上。
如病房里的电源电压变化太大,则要使用稳压后的电源。
(八)呼气活瓣的连接呼气活瓣安装在呼吸机的后面板上。
安装时将活瓣底座的两个定位销插入后面板上的活瓣卡座槽内,顺时针旋转45度即可。
一)上机前的准备1、熟悉本设备的操作,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查。
2、选用较大的潮气量和较低的频率,比选用较小潮的气量,高频为优。
潮气量一般按每8~12mL/kg理想体重估算。
呼吸频率通常设定为12~16次/分钟。
肺顺应性较差时,可设置较高的频率,吸呼比一般可选1∶2或1∶1.5为宜。
(二)适应症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包括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可参照以下条件酌情使用呼吸机。
1、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后复苏,意外呼吸衰竭抢救。
2、呼吸节律异常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者。
3、呼吸衰竭伴有严重意识障碍者。
(三)禁忌症1、气胸及纵隔气肿未引流前。
2、肺大泡。
3、休克未补充血容量前。
4、严重肺出血。
5、心肌梗塞。
(四)呼吸机使用中的监测1、在呼衰治疗中,呼吸机的应用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机械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则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熟练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先进的监测手段。
2、对病人和呼吸机的情况监测一般每2小时一次。
刚开始时的间隔稍短些。
高度危重病人要每1小时一次;慢性稳定病人只需4小时一次。
(五)呼吸机的监测项目1、检查设定的各项参数有无改变。
2、直接测定呼吸频率是否正确。
3、直接测定吸气时间是否正确。
(六)病人方面的监测项目1、测量自主呼吸的频率、心率。
2、测量血压。
3、测血液动力学数据。
4、测自主呼吸潮气量,最好测10次求平均值。
(一)清洁消毒1、整机清洁消毒使用常用水溶性消毒剂湿润柔软抹布来清洁呼吸机的面板及表面。
消毒剂的配置按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执行。
清洁呼吸机时,务必防止消毒液进入呼吸机内部。
勿用有机溶剂清洁机器表面。
也可用紫外线进行整机消毒,照射消毒时间为1小时。
2、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凡呼吸道感染的病人用后,不易灭菌的部分,如呼吸机的面板及表面均用2%的来苏水或841消毒液擦拭,而后用清水清洗。
结核病人用具要专用或作特殊灭菌处理:消毒液浸泡要酌情延长至2小时以上,尔后用清水冲洗,再放入福尔马林薰箱内消毒12小时。
3、流量传感器及探头的清洁流量传感器及探头是精密易损件,请勿摔碰。
由于传感器的原理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测量涡轮旋转的圈数,所以当涡轮过于磨损或传感器外壳过脏都会引起计数不准确。
因此,应避免划伤。
若过脏,可用柔软的抹布浸水溶性消毒剂来擦净。
警告:严禁消毒液进入探头内部。
4、呼气活瓣的消毒逆时针旋转45度取下活瓣,用螺丝刀卸下活瓣底部的螺钉,取出膜片。
将壳体与膜片分别消毒。
膜片可采用熏蒸消毒,壳体可采用熏蒸一小时或高温高压消毒(134度,1.2个大气压,20分钟)。
消毒晾干后,才可重新安装上。
安装时,注意气密性。
每换一个病人,均应进行消毒。
5、空气进气口的清洁后面板上的空气进气口海绵起过滤和消音的作用。
当海绵过脏时,需要更换或清洗。
否则,会影响空气的进入。
清洁时,先将空气进气口的后盖拧下,取出海绵,用肥皂水清洁后晾干,再重新装入后面板。
注意装配时的顺序。
(二)维护1、潮气量旋钮的正确操作操作潮气量旋钮时要小心谨慎,切勿用力过猛。
不要到了终端位置还用力拧。
这样会造成脱位。
脱位后就无法调节潮气量。
当旋钮脱位时,可旋松旋钮侧面的螺钉,重新紧固安装。
2、呼吸机保险管的更换本呼吸机有两个保险管,分别接在零线和火线电路中,位于呼吸机后面板。
上层的保险管位于零线电路中。
更换时,用一小“一”字改锥插入保险管座的螺帽沟槽中,逆时针旋转保险管座的螺帽,旋下螺帽后,从保险管座中取出坏保险管,换上新保险管,再用小“一”字改锥旋紧保险管座的螺帽。
下层的保险管位于火线电路中。
更换时,先从电源插座中拔出电源线,用一小“一”字改锥插入电源插座内位于顶端的沟槽中,向外轻轻拉出保险管座,从保险管座中取出坏保险管,换上新保险管,再将保险管座轻轻推入位于电源插座内顶端的原先位置。
警告:更换保险管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
否则,将对人员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要更换相同型号和尺寸的保险管,否则,将对设备造成损坏。
3、使用和搬运中的维护机器在使用地点的摆放位置要合适,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治疗或护理时,不致碰到机器。
特别是地下的气路管道和电源线缆,不要影响人员走路,以免碰掉,造成断气断电。
面板上的旋钮不要因无意间的接触造成错位,使设定潮气量失常。
当搬运机器时,特别是上下楼梯时,要小心谨慎,以免摔坏机器。
4、定期检查维护机器每运行一年,应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功能检查,同时对各种压力表进行一次法定计量强检。
(一)功能检查1、例行检查呼吸机在给病人使用前,应由专职医护人员对机器通气通电,进行功能检查。
在确信机器完好后,方可接上病人使用。
2、断电报警检查打开呼吸机电源,10秒后关掉,应有声音报警。
3、标准状态检查打开电源及气源开关,呼吸机应在标准工作状态。
(1)呼吸模式:IPPV;(2)频率设置值:20(次/分钟);(3)吸呼比:1∶2;(4)气道压力上限(×0.1kPa):60;(5)气道压力下限(×0.1kPa):5;(6)触发压力(×0.1kPa):-3;(7)吸入潮气量:700mL。
4、检查潮气量接通氧气,连接模拟肺,在气体出口处连接潮气量表,潮气量显示应和潮气量表的数值相符。
5、气道压力上限报警功能检查调节潮气量旋钮,使气道压力峰值指示0.25kPa。
按压力上限设置键,显示值略低于0.25kPa时,应有声光报警。
此时,机器立即转入呼气,气道压力随之下降。
6、气道压力下限报警功能检查调节气道压力下限设置,使显示值为0.1kPa。
将吸气通道管子摘掉,4秒~15秒后应有声光报警。
7、触发压力功能检查将触发压力设置在0.1kPa,功能选择设置在SIPPV,戴面罩轻轻吸气。
当气道压力略低于此设定值时,吸气开始,同时“触发指示灯”闪一下。
8、SIMV f/2功能检查将功能选择为SIMV f/2,1分钟后观察“总计”,读数应为10次/分钟。
9、SIMV f/4功能检查将功能选择为SIMV f/4,1分钟后观察“总计”读数应为5次/分钟。
10、CPAP功能检查将功能选择为CPAP,触发压力置-0.3kPa,戴上面罩吸气,此时呼吸机应送气。
当病人停止吸气时,气道压力上升。
当上升到+0.3kPa左右时,呼吸机转为呼气,等待下一次病人自主吸气。
11、SIGH 功能检查通气方式置IPPV方式,将潮气量旋钮调至400mL~500mL后,将通气方式选择为SIGH,观察模拟肺的膨胀程度和气道压力峰值。
从设置后第二次呼吸开始,模拟肺随之出现一次1.5倍潮气量的叹息,在此状态下每隔100次叹息一次。
(二)参数的设置(见表3-2-5)(四)ACM803的几种呼吸方式1、IPPV(间歇正压通气)病人不能控制气流释放,所有呼吸运动均依呼吸机设定条件进行。
(IPPV波形示意图见图3-2-8)。
2、SIPPV(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PPV和IPPV的区别在于病人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供给IPPV通气。
其特点为:(1)预调触发压力(2)病人自主吸气只要达到触发压力,即触发呼吸机供给一个预调的IPPV通气。
所以总呼吸频率不恒定,节律也不稳定。
(3)预调IPPV的量(4)为防止自主呼吸停止或吸气微弱病人不能触发呼吸机,一般都设有安全保险装置,即预调IPPV频率。
若在IPPV所定的呼吸周期内,无自主呼吸或吸气微弱不能触发,在周期结束时,呼吸机自动供给一个IPPV。
也就是说,实际SIPPV频率必然大于或等于预调的IPPV频率。
(5)当自主呼吸强而快时,SIPPV频率明显增加,可发生过度通气。
(6)SIPPV时也可使用叹息。
(7)由于SIMV通气方式的临床应用,SIPPV已渐被弃用。
(SIPPV波形示意图见图3-2-9)。
3、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自主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由病人控制,间隔一定的时间(可调)进行同步IPPV。
若在等待触发时期(称同步触发窗)内无自主呼吸,在触发窗结束时,呼吸机自行给予IPPV。
这样,无人机对抗产生。
触发窗一般为IPPV呼吸周期的25%,位于IPPV前。
例如,预调IPPV为10次/分,其呼吸周期为6秒。
触发窗为1.5秒。
若在6秒后的1.5秒内有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即给予一次IPPV通气。
若在此期内无自主呼吸或较弱不能触发,在6秒钟结束时即给予一次IPPV。
用于从强制通气到自发呼吸的过渡。
(SIMV波形示意图见图3-2-10)。
3、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自主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由病人控制,间隔一定的时间(可调)进行同步IPPV。
若在等待触发时期(称同步触发窗)内无自主呼吸,在触发窗结束时,呼吸机自行给予IPPV。
这样,无人机对抗产生。
触发窗一般为IPPV呼吸周期的25%,位于IPPV前。
例如,预调IPPV为10次/分,其呼吸周期为6秒。
触发窗为1.5秒。
若在6秒后的1.5秒内有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即给予一次IPPV通气。
若在此期内无自主呼吸或较弱不能触发,在6秒钟结束时即给予一次IPPV。
用于从强制通气到自发呼吸的过渡。
(SIMV波形示意图见图3-2-10)。
正常人的呼吸是由呼吸中枢支配呼吸肌有节奏地张弛,造成肺内压力变化来完成的。
当肺内压力大于外部大气压时,便呼气;当肺内压力低于外部大气压时,便吸气。
吸入的气体与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结合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进而血液中被结合的氧气又与组织中气体进行交换,这就是呼吸的完整过程。
在通常情况下,正常人主要通过自己的呼吸摄取空气中的氧气来满足各器官组织的氧化代谢需要。
如果呼吸系统受到损伤,如药物中毒、溺水、休克,或由于其它生理功能的紊乱引起呼吸衰竭,单靠病人不健全的呼吸功能已不能够或根本不能满足各器官对氧气的需求,这时就需要借助呼吸机对病人进行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