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程红兵成长的个案研究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教师专业地位提高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调整语文课程结构,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本文依据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以特级教师程红兵为例,对他的专业成长道路做了深入的了解,分析了名师成长的途径和个人相关因素,以及笔者个人对于程红兵老师专业发展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从中找到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普适性成长规律,以期对中学语文教师发展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应对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实现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教学名师;程红兵;个案研究;专业成长ABSTRACT: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tatus of teacher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both the requirement, but als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ra. A new rou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languag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so teachers must set up the new education idea,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urriculum, effort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According to pedagogy, education, culture, language pedagogy discipline related theory, the super teacher Cheng Hongbing, for example, for he mad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oads, analyzes the way of teacher growth and personal factors, and the author for Cheng Hongbing some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ummary and thinking. Find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rowth pattern, in order to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have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dealing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 language teachers new demands, to achieve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ole conversion.Key words:teaching masters; Cheng Hongbing; A case stud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一、引言笔者在学习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中发现,许多特级教师起初跟其他老师的经历都是一样的。
他们的起点都并不高,他们之所以在教学当中能够游刃有余,并不主要是由于天资聪慧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他们都十分注重自身主体性的发挥,能够克服各种艰难困苦。
笔者以名师程红兵为例,对他的生平经历和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事件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发现了关于名师成长的相关促成因素,旨在能为更多中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二、程红兵老师专业成长历程简介程红兵,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校长,上海市市级骨干教师带教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工会副主席,“浦东新区程红兵语文教师培训基地”负责人,华东师大特聘硕士生导师上海市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
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中学十佳青年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程红兵老师1961年生于厦门。
1996年他读小学,从认字起,就被汉字的魔力所吸引。
他从小就喜欢读《半夜鸡叫》《地道战》《地雷战》等连环画。
原本很不愿做老师的他却在1978年被江西师范学院录取。
进入大学后,他以既来则安的心态积极投入大学生活。
当他看到图书馆大量的藏书“感觉就像老鼠掉进米缸里”,①他远离其他人唱歌跳舞侃大山的娱乐活动,一门心思地读书,废寝忘食地走进经典。
他看书杂取旁搜,吸收各领域精华,尤其喜欢看哲学类的书籍。
这养成了他深厚的逻辑思辨能力,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把教育逻辑思考贯穿在语文教学当中,使得他终能以冷静的眼光去审视风起云涌的种种教学改革。
1982年程红兵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母校上饶一中任教。
虽不愿当老师,但潜意识里热爱文科的他在带着几分离经叛道,带着几分驳杂的讲课中与学生一同走进了语文课堂的“磁场”。
1987年,因评职称需要,程红兵偶然以题为《对高师中文专业的反思》获《江西高教研究》大加赞赏和推荐。
此后他整理许多心得成文,然而一年之内却毫无所获,但他在不断地投寄,不断地被退回和不断地修改过程中逐渐成长。
他开始意识到他总是以一个“批判现实主义者”的身份去思考,以批判精神涉及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他开始相信波普尔理论“科学是可证实的,也是可证伪的。
”并以自己的眼光扫描审视中学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首次想到以培养人格为标尺去思考语文教育界的种种现象。
一次,程红兵在《语文学习》上看到了魏书生《论语文教学的科学管理》一文,对于当中“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事事有时干。
”的观点仔细研究,引发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认为应采用双向思维,而不是只考虑到正极期望走向,把孩子用模子塑造成标准规范的器件。
学科教学应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三位一体,不可或缺。
他随即写就《回到原点------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寄到《语文学习》与当时已名震一时的魏书生大胆请教讨论。
一大批名师,新秀都开始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进行探讨,由此引发科学与人文关系话题的热议。
程红兵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这一问题,并完成了第一本专著《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
1988到1993年,程红兵陆续参加了许多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获得了许多大奖。
1994年他从上饶来到上海,调入建平中学,结识名师于漪老师并做了深入的交流请教。
在这一年程红兵一鼓作气连发了七篇文章,这成为他人生的一大转折。
1995年,被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评为上海市市级语文骨干教师,并在1996年又被评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从1996年开始,程红兵先后担任建平中学教科所副主任、校长助理、党总支副书记。
他的平和、谦恭和朴实的个人气质以及严谨勤奋的教学态度获得师生一致赞誉,也获得了校长冯恩洪的信任和赏识。
1999年,程红兵做了建平中学常务副校长。
2000年他又获得了“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之后还相继获得了“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的称号。
2003年8月,他正式成为建平中学校长。
自此,程红兵在继续进行教学的同时开始进行学校管理,跨入研究加管理的教学模式。
近几年,程红兵更多思考的是语文人格教育和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
认为语文学科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意态度、审美意识、人格发展,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后来他又陆续出版了《创新思维与作文》《中学生怎样写科研小论文》《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等专著。
多年来,经他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种报刊发表了30多篇文章,并获得全国作文大赛一、二等奖,上海市高中作文大赛一、二等奖。
他所带的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平均分获上海市第一名,他自己任教的班级平均分又是年级第一名。
他主持的国家教育部课题“语文自主性研究学习”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钱梦龙老师这样概括:程红兵的成功,不在于他在语文界享有多高的知名度,也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辉煌的“头衔”,在于它切切实实地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成功地证明了某些常识的价值。
他能不随种种新潮理论的诱惑而始终站在语文的原点更加本质、朴素的去思考语文教育的一些问题。
三、程红兵成长为名师的个人促成因素(一)个人魅力与高度职业热情1、个人魅力所谓教师的个人魅力就是“教师个人成熟的并能够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力量。
”①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亲和力强,能与学生融洽相处,获得同事敬重,领导信任放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是一种表率,所到之处即起到无言的身教作用。
言教虽然重要,但身教重于言教,身教的意义更大,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形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影响效果。
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是一种力量,能给学生以鼓励和鞭策。
他应该时时刻刻能够使学生充满崇拜羡慕、吸引,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向心力,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向教师看齐,从而对学生产生巨大、深远的积极影响。
笔者经过对程红兵多方面的了解认为他有以下几个个人魅力的闪光点,或者说至少适应了当前语文教学的步伐:(1)平和谦虚、执着勇敢的大家风范程红兵之所以成为名师,这与他自觉地塑造自身内在气质是分不开的。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
”本不愿当老师的他被迫走上讲台,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以即来则安的平和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在语文课堂与学生的交流亲近的过程中品出了当老师的味道,找到了教师价值意义的自我认可。
他说:“作为校长应该:少一点应酬,多一些服务;少一点高谈,多一些实干;少一点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点指责,多一些反省。
”②他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切实地努力实践了这一点。
在与魏书生《论语文教学的科学管理》一文构建的庞大科学化语文教育系统产生异议时,程红兵并不迷信于当时已是语文教坛巨星的魏书生,而是敢于发表己见大胆命笔,写就《回到原点-----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寄到《教育研究》与魏书生商榷。
成为校长后,他并不满足于以做一个“潇洒痛快”的批判者,毅然决然的兼做一个建设者的角色,在语文教育界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