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3傍水而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3傍水而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三课傍水而居
第1节耕海牧鱼
一、选择题
1.下列能体现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的是( )
A.多平原B.资源丰富C.土地资源丰富D.临海多良港
2.岛国日本具有独特的生活、生产风情。

下列叙述中,符合日本风情的是( ) A.每年七八月份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B.一年中的“渔民节”是渔民最大的节日
C.发展绿洲农业,瓜果收获季节载歌载舞
D.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
3.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海道的关东平原是其最大的平原
B.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气候四季分明,很少受到台风侵袭
D.位于南太平洋渔场,鱼类饵料丰富
4.下列关于日本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南部 B.属于西亚C.位于亚洲东部D.位于南亚
5.读右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北海道岛,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②是富士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C.③是日本海,该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
D.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
6.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场景。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①秘鲁的安第斯山区,形成了山上畜牧业和山下种植业的不同生产生活景观②日本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③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业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④典型的山地之国、旅游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是对瑞士的真实写照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渔业生产可分成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淡水捕捞等几部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日本是一个渔业非常发达的国家。

这得益于日本( )
①强大的工业②丰富的渔业资源③众多的人口④独特的“鱼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海洋捕捞能力迅速提高,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逐渐衰退,70%的渔业资源因破坏而减少。

因此,我们应该( )
①严格禁止捕捞,保护渔业资源②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
③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捕捞能力④保护海洋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观察右边的日本略图,回答问题。

(1)濒临的海洋:A.________海,B.________洋。

(2)日本国土主要由四个岛屿组成:C.________岛,
D.________岛,
E.________岛,
F.________岛。

海岸线
________,多____________。

(3)G是日本的首都________,其________方向的D岛有世界知名的渔场。

(4)日本国土位于________(填温度带),________(填纬度带)。

(5)据图判断,从东、西半球来看,日本位于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日本位于________半球。

(6)日本渔业发达,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发展渔业的有利人文条件。

(7)日本的渔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请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第2节水上都市
一、选择题
1.“水城”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 )
A.西北部B.西南部C.东北部D.东南部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雨热同期B.夏季炎热干燥
C.终年多雨D.冬季寒冷干燥
3.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的共同特点是( )
A.现代化牧业B.商品化农业
C.“逐水草而居”D.旅游业发达
4.威尼斯的旅游业与日本的渔业都是( )
A.靠海而兴起 B.靠商贸起家C.靠捕鱼发家 D.靠航海而兴旺
5.历史上威尼斯城的兴起得益于( )
A.濒临地中海,交通便利B.城墙牢固
C.没有外族入侵D.独特的水城风光
6.“河就是街道,船就是车辆,行走在这里,不是徒步就是乘船。

”这句话形容的城市是( )
A.苏州B.威尼斯C.东京D.罗马
暑假期间,小明一家随旅游团到欧洲旅游,期间他们游玩了意大利的威尼斯。

据此回答7-8题。

7.在威尼斯旅游期间,小明最有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短暂的旅行让小明领略了水上古城的永恒魅力,小明被威尼斯的美景深深折服。

这种“美”体现在( )
①精彩的水上木偶戏②连绵不绝的高山孕育的滑雪胜地
③魅力无穷的古老建筑④纵横交织的水道构成的大街小巷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起水都,人们第一会想到这座城市,依然还记得中学时朱自清的散文中提到,她是“海中的城”。

材料二:诗人拜伦在1817年来到这里时,也惊艳于这座水都的脱俗之美,忍不住送给了她“亚得里亚海之后”的封号,因为由海面上眺望她,她就像矗立在亚得里亚海上的海市蜃楼一般。

(1)这是哪座城市?她位于哪个国家?
(2)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该城市面临着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第1节耕海牧鱼
一、选择题
1.D 2.B 3.B 4.C 5.C 6.D 7.A 8.C
二、非选择题
1.(1)日本太平
(2)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曲折优良港湾
(3)东京东北
(4)北温带中纬度
(5)东北
(6)强大的工业对日本的渔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造船业发达,所造渔船性能优良,设备先进。

先进的纺织工业和电子工业为渔业提供了优质渔网和电子设备。

广泛使用优质渔网,装备冷冻保鲜设备,采用现代化的电子仪器。

(7)原因: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捕鱼的范围大大缩小;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减少;填海造地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质,破坏了鱼类的生活环境。

措施:设定禁渔期,避免过度捕捞;制定海洋环保法规,限制废水排放,保护沿海水质;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

第2节水上都市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B 7.D 8.B
二、非选择题
1.(1)威尼斯。

位于意大利。

(2)主要交通工具是船。

(3)威尼斯面临着生存危机,如水位上涨、海水倒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侵蚀着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结构。

解决措施: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建立海上防潮堤工程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