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功体验是孩子坚持到底的最好理由

成功体验是孩子坚持到底的最好理由

我想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长跑是一件非常考验坚持力的事情。

跑步前有一口气跑完的决心,并且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但这样的想法马上便被事实所否定。

当跑出一段路程之后就发现,想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完规定的路程非得下决心坚持不可,当疲劳和乏力达到极限的时候,想要坚持就是跟自已作的一次艰巨的斗争。

我们的心里似乎有一个声音在说:“歇一歇吧,太螺了,实在跑不动了。

”怎么办?听它的?那样的话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到达终点,这次长跑也就失去了意义。

没有办法,虽然很痛苦,但仍然要坚持到迈出最后一步。

许多时候,就是最后一步决定了我们能否成为真正的胜利者,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持之以恒地成功做好某一件事。

做事情就像长跑一样的,许多时候只有咬紧牙关坚持迈出最后一步,才能到达成功的终点,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孩子往往不明白这一点,于是当遇到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时,面对无法远离的诱惑时,便会迷失方向、半途而废。

其实许多时候,他也会为他的缺乏坚持而后悔自责。

在想坚持却又无法克制自已之时,他需要家长的帮助。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呢?虽然不是天天在孩子耳朵旁;这念叨“你要坚持”这么简单,但只要做到下面几点,我想会对你的孩子有帮助。

让孩子做一些适合他实际水平的事。

父母让孩子做事时,应注意选择那些适合孩子实际水平的事情。

如果事情过难,孩子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不能成功,他就会伤心失望。

如果连续几件这样高难度的事情都做不成,孩子再做这些类似的事情时,就很有可能丧失自信心,即使开了头也不愿再去想,不愿再去做。

晓宇就是很好的例子。

晓宇是小学车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很有兴趣,英语成绩在班里也是数一数二。

妈妈听人说,要想英语学的好,练习翻译很重要。

于是,妈妈到书店买了一本翻译大全让晓宇练习。

晓宇英语虽然好,但那也仅限于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书里的翻译都太难了,根本看不懂。

但迫于妈妈的压力,晓宇每天必须要完成一篇。

渐渐地,晓宇对英语的兴趣没有了,以前每天坚持读课文、背单词的习惯,也渐渐丢失了,英语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晓宇妈妈“好心办坏事”,过高的要求使孩子丧失了兴趣、没有了坚持。

拔苗助长,只会违背禾苗生长的规律。

因此,家长在孩子的坚持性时,一定要选择难易适度的事让孩子做。

用激励与指导推孩子一把
在孩子的事情,尤其是在做一件不太感兴趣,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的事情时,家长要在适当的时机给矛激励和指导。

这些激励和指导对于遇到困难的孩子是非重要的。

我的一位朋友曾向我讲过她引导女儿佳佳学钢琴的过程:佳佳刚开始接融钢琴时,对钢琴有着浓厚的兴趣。

于是趁着孩子的兴趣,我给她讲了“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等道理,引导和鼓励她不断练习。

随着时间地推移,佳佳开始出现了厌倦心理,每次练琴她能拖就拖,能不练就不练。

我想,这是由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无法避免。

因此我并没有生气,而是要求隔一段时间练习一次,每次都会小小地表扬一下她,或者给予一战法小小的奖励。

佳佳的练习开始形成规律。

形成习惯,并形成了对钢琴稳定的喜爱。

我从来不会放过让佳佳露一手的机会,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让她充分展示自已的学习成果。

一次在朋友棸会中,佳佳更是坚定了练琴的决心,不用我督促她,她也会自觉自愿地坚持练琴了。

朋友在女儿练琴的过程中给了一步步正确的引导、表扬、奖励,最终促成了女儿的持之以恒,让女儿享受到了练琴带来的最大满足和喜悦。

当然,对孩子的引导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有时“激将法”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生活中,有的父母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孩子刚开始有兴趣便答应了,可做了一会儿因为感到枯燥就不想做了。

这时有的父母会故意激激他,说“我不想信你能把地扫干净!”我不信你能把碗都洗干净!“等等。

一般说来,多数孩子听后肯定会表示不服气,然后鼓起劲来做好原本该做好的事情。

激励和引导孩子朝着一个目标前时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情,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已的好方法。

别当“半途而废”的家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天天朝夕相处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要让孩子懂得坚持,父母做事情就必须要有坚持性。

我想,一个“三天打鱼、两晒网“的家长很难培养出有恒心的孩子。

妈妈为了减肥买回一个跑步机,在全家人面前宣布,她每天要坚持跑步。

开始时妈妈很认真,也像她说的那样天天坚持。

没过多久,由于工作太忙、太累,妈妈的跑步从每天一跑变为三天一跑,再变为每周一跑,最后索性什么时候民想跑了再跑。

女儿妈妈这样,于是自已练习画画也和妈妈一样,想画的时候才画。

妈妈见女儿这样很生气,女儿却说:“你能这样,我为什么不能?“
家长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了眼里,记在心里,并把它作为自已的范本。

看来,父母积极的榜样是多么重要。

虽然大家都知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但坚持到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我们如此,对孩子更是如此。

记住,培养孩子不放弃、善始善终的好习惯同样需要家长的恒心和毅力。

有时,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也许家长会很纳闷,刚刚说要不放弃,善始善终,怎么现在又说:“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呢?
我觉得这两方面丝毫不矛盾。

重要的是家长要能帮助孩子发现该坚持什么,该放弃什么。

其实人生中处处有这样需要放弃的时候,孩子放弃了得点学校的牌子,却获得了普通学校的好心态,家长放弃了挣钱多却忙碌的工作,却获得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世上的东西就是这样,有舍才有得,不需要把一切都尽收囊中。

可是我们传统教育中太多的教孩子要坚持坚持,由于不会放弃,什么都要争,事事都坚持,反而让孩子根本不可能形成真正坚持。

大家一塞上还得印度洋那次海啸吧,在海啸突然来临时,一位母亲当时正带着两孩子在近海地带游泳,这位母亲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痛心的选择,最终,母亲心痛地放弃了大一点孩子,抱着小孩子躲过海啸。

然后紧急通知救援人员去救她的大孩子。

幸运的是,大孩子也被救了出来,安然无恙!倘若那个母亲当时没有选择放弃,她可能谁都救不了,甚至包括她自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弃的价值,请家长一定要知道,我们强调孩子养成坚坚持底的习惯绝对不是什么都坚持,而是根据自已的情况,自已的个性选择属于自已的方式自已的生活,在选择之后才有坚持,而在选择的过程中,放弃其实多于坚持。

我们家长也有这样的经验,一生中我们只有几件对我们而言最生要的事情需要坚持,当你的坚持集中在自已思考后的选择时,坚持也才有了价值和意义,坚持也才更容易成功。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把一只小手伸进装满糖果的瓶子中,抓了满满一大把糖果,可是手却卡在不大的瓶口上,怎么也不出来,孩子哭了,这时一个智者告诉他,你必须放弃一些,才能吃到糖果,可是孩子就是不愿意松手,他死死地抓住那把糖哭泣。

如果你没有帮助孩子学会放弃,那你的孩子很可能就会成为那个抓着糖果哭泣的孩子,因为他不懂得:得到在放弃之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