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体力学绪论
重度的量纲[F/L3],单位:N/m3 、kN/m3 。
(1.8)
(1.9)
不同流体的密度和重度各不相同,同一种流体
的密度和重度随温度和压强而变。见表1.1和表1.2。
实验表明,液体的密度和重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很小,可近似为常数。
常见液体的密度: 流体 水 密度( kg/m3 ) 1000
水银
13600
人类研制出3倍音速的战斗机。
使重量超过3百吨,面积达半个足球场的大型民航客 机,靠空气的支托象鸟一样飞行成为可能,创造了人 类技术史上的奇迹。
排水量达5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运输船
2、能源动力交通
单价超过10亿美元,能抵御大风浪的海上采油平台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
用多相流动理论设计制造的大型气轮机、水轮机、 涡喷发动机等动力机械,为人类提供单机达百万千 瓦的强大动力。
§1.3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物质通常有三种存在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 在物理性质上,流体和固体,液体和气体有 很大区别: 1、流体与固体 流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 固体:既可承受压力,又可承受拉力和剪切力,在 一定范围内固体的变形将随外力的消失而消失。
流体:可承受压力,几乎不可承受拉力,承受剪
流
体
力
学
胡敏良、吴雪茹 主编
第 1 章
§ 1.1
绪
论
流体力学的任务、发展概况
和研究方法
物质通常有三种存在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 1.1.1 流体力学的应用
流体力学是众多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有很多的用途。
1、 航空航天航海 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使飞机能够飞上蓝天。
相距为h的上下两平行平板之间充满均质粘性流
体。两平板面积均为A且足够大,以致可以略去平板
四周的边界影响。将下板固定不动,而以力F 拖动上 板使其作平行于下板的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表明:
y
U
dy
h y u+du u
F
x
(1)流速分布 由于流体的粘滞性,流体与平板间
有附着力,紧贴上板的一薄层流体将以速度U跟随上
两个分力
表面力表示方法: 设在所取流体的表面积ΔA上作用
的压力为ΔP,切力为ΔT,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 T P 压应力(即平均压强)为 p ,平均切应力 A A
p
n
ΔP
ΔR
作用在流体 上的表面力
ΔT
z
m
ΔA
F
V
O
A
y
切向应力
x
则作用在流体面积上某一点的点压强(压应力)和
F f m (1.1)
f的量纲[L/T2],L为基本量纲长度,T为时间。所 以单位质量力的量纲和加速度量纲相同。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质量力F在各坐标轴上投
影分别为Fx,Fy,Fz,则单位质量力f 在各坐标轴
的分量分别等于
Fx X m
Fy Y m
Fz Z m
(1.2)
单位质量力及其在各个坐标轴的分量的单位为m/s2, 与加速度的单位相同。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的 设计和建造离不开水力学和风工程的理论知识。
长江三峡工程
流体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解决风对高层建筑物的荷
载作用、建筑物外墙的风压、建筑物在强风作用下的
摆动等结构安全性问题,即风振问题;基坑排水、地
下水渗透、水下和地下建筑物的受力分析;围堰修建;
流体运动的形态和运动的规律,除了与外界因 素(包括边界条件、动力条件等)有关外,更重要 的是取决于流体本身的物理性质。流体的主要物理 性质如下: 1.3.1 流体的质量与流体所受重力 质量是表示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其 原有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流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流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质量用密度表示: 密度: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用ρ 表示。
1.3.2
粘性
粘性是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一种属性。由流体
的力学特点可知,静止流体不能承受剪切力,即在
任何微小剪切力的持续作用下,流体要发生连续不
断地变形。但不同的流体在相同的剪切力作用下其
变形速度是不同的,它反映了抵抗剪切变形能力的
差别,这种抗剪切变形能力就是流体的粘性。
牛顿(17世纪)实验说明流体的粘性:
点切应力为:
法向应力p
P dP p lim A 0 A dA
T dT lim A 0 A dA
压强(压应力)
切向应力τ 单位:
切应力
ΔP、ΔT:牛顿(N);ΔA:m2; p、τ:N/m2,即帕(Pa) 静止流体中不存在切力。此外,一般流体中拉力很小,可忽 略不计。
理论分析方法、实验方法和数值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1.2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就其力学性质而言分为
惯性力、重力、弹性力、粘滞力和表面张力。为
了便于分析流体平衡和运动的规律,又可将力的
作用方式分为质量力(或称为体积力)和表面力 两种。
1.2.1
质量力
质量力 是指作用于流体的每一个质点上,并与受 作用的流体质量成正比的力。在均匀流体中,质量 与体积成正比,因此,质量力与受作用流体的体积
2、流体力学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方法(较严密的数学推理)
力学模型→物理基本定律→求解数学方程→分析和揭示流
体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实验方法
相似理论→建立物理模型→模型实验→揭示流体的规律。
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机现代分析手段)
建立数学物理方程→数值计算→求解方程,得到模拟区域
内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力和运动要素的值。
m 均质流体: V m dm lim 非均质流体: V 0 V dV
(1.6)
(1.7)
密度的量纲[M/L3],单位:kg/m3 、g/cm3 。
重度:单位体积流体所受的重力,用γ 表示,流体所
受重力是地球对流体的引力。
均质流体:
G mg g V V G lim 非均质流体: V 0 V
纳维尔
斯托克斯
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四阶段(19世纪末以来)流体力学飞跃发展
• 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
• 量纲分析和相似性原理起重要作用
1883年 雷诺——雷诺实验(判断流态)
1903年
力系数) ……
普朗特——边界层概念(绕流运动)
尼古拉兹——尼古拉兹实验(确定阻
1933-1934年
流体力学与相关的邻近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很多新分支和 交叉学科。Βιβλιοθήκη (1.10)dyh y
U
F u+du u
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 速度梯度为
切力的能力极弱。
易流性 —— 在极小剪切力的作用下,流体就将产生
无休止的(连续的)剪切变形(流动),直到剪切
力消失为止。 2、液体和气体 液体具有自由表面并且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 有固定的体积,可以充满任何大小的容积。 液体压缩性极小,气体具有高度的压缩性和膨 胀性。气体远比液体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周培源( 1902-1993)。 1902年8月28日出生,江苏宜兴人。理 论学家、流体力学家主要从事物理学的基 础理论中难度最大的两个方面即爱因斯坦 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 论的研究与教学并取得出色成果。 吴仲华(Wu Zhonghua)在1952年发表的《在 轴流式、径流式和混流式亚声速和超声速叶 轮机械中的三元流普遍理论》和在1975年发 表的《使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的叶轮机械三元 流动的基本方程及其解法》两篇论文中所建 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理论,至今仍是国内外 许多优良叶轮机械设计计算的主要依据。
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1.1.2 流体力学发展史
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
公元前250年
论浮体
流体力学第一部著作
阿基米德:古希腊数学家、力学 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 人
流体静力学
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阶段
实验方法了解水流形态 沉浮、孔口出流、物体的运动阻力以及管 道、明渠中水流等问题 水力学
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流体力学沿着两个方向 发展——欧拉(理论)、伯努利(实验)
1755年
理想流体平衡 微分方程
流体静力学
理想流体运动 微分方程
欧拉:瑞士数学家、力学 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变分法的奠基人,复变函 数论的先驱者,理论流体 力学的创始人。
流体动力学基础
N-S方程
黏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解释机翼张线的"线鸣 "、水下螺旋桨的"嗡 鸣"
流体力学在中国
真州船闸 北宋(960-1126)时期,在运河上修建的真州船闸与十四世纪 末荷兰的同类船闸相比,约早三百多年。 潘季顺 明朝的水利家潘季顺(1521-1595)提出了“筑堤防溢,建 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和“借清刷黄”的治黄原则, 并著有《两河管见》、《两河经略》和《河防一揽》。 流 量 清朝雍正年间,何梦瑶在《算迪》一书中提出流量等于过 水断面面积乘以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方法。
海洋平台在水中的受力和抵抗外界扰动的稳定性等。 (2)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桥涵孔径设计;大跨度桥 梁的抗风问题;城市排水、管网计算、泵站和水塔的 设计、取水工程、输水配水工程、水处理等。
(3)在城市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河道的过流能力、
防洪闸堤的过流能力、堤坝的作用力和渗流问题等。
(4)在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中的应用 供热、通 风、空调设计和设备选用等。 (5)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对流体 力学的要求更广、更深,需要水力学课程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