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1)总复习(2)总复习(3)教学内容:总复习(三)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数的意义。
能正确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正确地判断互质数。
教学重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求三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有关概念复习。
(1)什么叫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什么叫互质数?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2)学生练习:a.8和20的公约数有(),最大公约数是()。
8和20的公倍数有(),最小公倍数是()。
b.在2、4、20、51、120、360、中,80和60的公约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0和40的公倍数有(),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质数有()。
(4)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各有什么区别?2、有关技能复习。
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练习:求24、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反馈并讨论: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用短除法除时有什么不同?在计算时又有什么不同?二、基本练习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24和60 48和72 15和25 51和170(2)11和9 14和42 25和24 78和13练后讨论:第二组中各对数的特点和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12、20和30 42、63和105(2)3、 5和7 ,14、7和35, 3、5和9三、课堂作业:1. 作业本》p.522.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
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 )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3.三根铁丝的长分别是24厘米,36厘米,48厘米,如果把它们都截成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一小段最长为( )厘米。
总复习(4)教学内容:总复习(三)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约分、通分教学难点:能正确约分、通分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边复习边填写:意义 单位 大小比较真分数分数 分数 带分数假分数约分 整数性质通分1、 复习分数的意义(1) 什么叫分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2) 说出35 ,73米的意义和它的分数单位。
(3) 练习89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6 里有( )个16 ,10个111 是( )。
234 有( )14。
提问:上述分数中,那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谁能举出一些等于1,大于1和实际上是整数的假分数?2、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 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2) 练习:约分:1218 , 3556 , 791 , 1678通分:56 和 37 ,1415 和31160 , 78 和1310。
(3) 反馈后完成课本97页第3、4表格。
3、 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1) 比较57 和37 。
37 ,38 和 47 。
915 、34 和1825。
(2) 提问:你是 怎样比较分数大小的?二、基本练习1、 填空:课本98页“练一练”1。
(1) 学生练习(2) 反馈讨论计算方法。
2、 课本第98页第2题选择:(练后讨论思考方法)。
3、 判断:(1)34米=0.75米=75%。
( ) (2) 2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它的15 ,是25米。
( ) (3) 37的分子、分母都乘以一个数,它的大小不变( ) (4) 把一个分数化成分子、父母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 )(5)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 )三、课堂总结:本课复习了哪几个知识点?能不能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听?谁有补充?四、课堂作业:《作业本》53页。
总复习(5)总复习(11)教学内容:应用题的解答步骤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复合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整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交流。
解答复合应用题的步骤。
1、认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列式,计算4、检验并写出答案二、基本练习(1)、汽车4.5小时行180千米,每小时行几千米?(2)、一批小零件540千克,张师傅和李师傅每小时共能加工18千克,完成这批零件,共需几小时?(3)、每支钢笔8.5元,8支钢笔多少元?(4)、一批煤,每天烧0.3吨,15天烧完,共有多少吨?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反馈---------小结三、方法复习1、例: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54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6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A、根据问题,说出基本数量关系,学生说,教师板书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货车速度+客车速度B、说出哪个条件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
怎么求?C、列式解答D、小结2、P107第1、2题。
A、第一天修的+第二天修的=两天共修的路程B、计划生产的童装套数÷每天生产的套数=所需天数四、深化练习1、商店上午卖出电饭锅7只,下午卖出电饭锅13只,卖电饭锅的货款上午比下午少984元,问下午卖了多少元?2、学校食堂运来煤5.4吨,计划烧60天,实际每天节约0.03吨,实际每天烧了多少天?五、作业:《作业本》P66总复习(12)教学内容:按基本数量关系分析复合应用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分析应用题,明确解答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整理。
1、分析应用题中条件和问题的内在联系,找出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2、讲解例题P108要求两车开出几小时后相遇,按照“路程÷速度=时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来解答,其中“速度”是一个没有具体揭示的量,根据两车“同时相对开出”,这里的“速度”应该是两车每小时共同行使的路程,也就是它们的“速度和”。
先列出基本数量关系式。
相距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480千米(54千米+66千米)列式:480÷(54+66)二、“练一练”分析:1、炼钢总吨数÷天数=每天炼钢吨数1950吨×3+1985吨×3 3天+4天2、每千克豆油榨豆油需要大豆数量×千克数240千克32.4千克270千克3、速度×时间=路程4千米+5千米4小时3、五年级收集废纸数量÷人数=每人收集数量两个年级共四年级47人收集数量—收集数量5、速度时间=路程50千米+65千米3小时6、合修路程÷工效= 合修天数450千米—甲队2天修的15米+13米15米×2甲队工效×修的天数= 甲队修的路程15米2天+合修的天数255米全路程—甲队修的=乙队修的路程450米 255米三、小结一、作业《作业本》P61总复习(13)教学内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教学重点: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教学过程:1、 分数加减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分数、百分数乘除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工程问题2、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都与整、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完全相同。
3、 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答时先要确定单位“1”的是(即标准量),再根据问题确定哪一种类型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
4、 练习P111第1题。
反馈5、讨论:出示:P110例(1) 分析:把什么看作单位“1”?为什么?确定单位“1”的量应抓住题目中的什么条件?(2) 列式解答反馈算式:10×40%-10×13 10×(40%-13) 思考:为什么10可以与40%,13 直接相乘?为什么40%和13可以直接相乘? 二、基本练习。
1、练习P111第一题 反馈比较 类型2、先填出一个用分数表示两中书之间关系的条件,列式解答科技书有720本, ,故事书有多少本?三、变式练习1、 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问题的对应率。
2、 深化练习。
A 甲仓有粮320吨,比乙仓多17,乙仓有多少吨? B 、一本书,看了125页,比剩下的少16,还剩下多少页? 四、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总复习(14)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培养学生认真分析和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 练一练A 汽车制造厂去年计划生产汽车7200辆,实际比计划超额15%,实际生产汽车多少辆?B 、汽车制造厂去年生产汽车7200辆,比原计划节约生产5%,原计划生产多少辆?2、 反馈,讲评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抓住三条:一是要确定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二是把稍发杂的分数应用题转化为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三是根据单位“1”的量已知还是未知,确定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计算。
二、基本练习。
P112第1~3题。
三、变式练习1、 有甲乙两堆梨,其中甲堆占,若从甲堆取出2千克梨放入乙堆,那么乙堆的梨占总数的55%,甲乙两堆梨共有多少千克?24÷[55%-(1-35)]=160(千克) 或24÷[35-(1-55%)]=160(千克) 2、 有一项工程,由甲队独做20天完成,由乙队独做15天完成,由丙队独做30天完成。
现在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后,余下的由丙队独做,还需要多少天完成任务? [1-(120 +115 )×6] ÷ 133、 反馈,讲评四、课堂小结:解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五、作业思考题:第三次球弹起的高度:25×25 ×25 ×25=1.6(米) 反思: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三类基本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和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重点是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数量关系。
我采取提组对比的方法进行训练,重在数量关系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并通过观察比较,清楚每组题目中各小题的联系和区别,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方法的掌握。
学生的兴趣比较浓。
总复习(15)总复习(16)教学内容:比和比例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地求比值、化简比,并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