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绪论及诊断思路
– 举例:青年男性,头晕,短暂意识丧失,呕血 3h来诊。既往胰腺炎。
• 查:NS无定位体征。 • 诊断: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
• 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内科查体 • 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CT,CTA,MRI,MRA,腰穿,EMG,EEG,EP, TCD,DSA,VNG,SPECT,PET,神经肌肉活检, 基因突变检测,连锁分析,介入放射治疗学,γ刀等
10
三、研究方法(3)
• 定性诊断
– 动态鉴别诊断(dynamic differential diagnosis),是80年代初Collins提出 的一种疾病诊断方法,以患者出现的症状体征为中心,将NS不同部位结 合各种病因进行分析,病因用VINDICATE九个字母表示
– V:vascular – I: inflammatory – N: neoplasm – D: degenerative, deficiency – I: intoxication, idiopathic – C: congenital – A: autoimmune, allergic – T: trauma – E: endocrine, metabolic
EatonLambert综 合征
胆碱性,抗 痉挛性药物
重症肌无力
缺血性神经 病
白喉,麻疯, 神经纤维瘤, B族缺乏 带状疱疹, 转移癌 丛性神经炎
铅,酒精
腓骨肌萎缩
结节性动脉 周围炎, GBS
挫伤,撕伤, 糖尿病 腕管综合征
脊髓前动脉 闭塞,主动 脉瘤手术
脊髓炎,硬 膜外脓肿, 梅毒
原发性或转 移性
面部充血无汗,提示病变位于病侧脑干,颈髓或颈内动脉壁
–Bruns征:第四脑室底受病变突然激压,诱发患者发作性眩晕,
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及强迫头位,常见于第四脑室囊虫或带蒂室 管膜瘤
–Foster-Kennedy综合征:病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盘水肿,
病灶位于萎缩侧额叶底部,如该部脑膜瘤或局灶性蛛网膜粘连
• 系统性:病变选择性损害某些功能系统或传导束,如 运动神经元病、亚急性联合变性
8
定位诊断注意事项(1)
• 并非所有体征均提示病灶,如颅高压时双 侧外展神经麻痹
• 有时体征并不提示真正的病灶,如脊髓压 迫症时的感觉障碍平面
• 要排除先天性异常 • 要注意无症状性疾病,如无症状性脑梗死
9
定位诊断注意事项(2)
– 刺激性症状:如抽搐,坐骨神经痛,是病变 刺激神经结构过度兴奋所致
4
二、临床表现
– 释放症状:CNS功能受损,致低级功能得 以表现,如脊髓损伤后的双侧锥体束征
– 休克症状:急性严重病变早期,所有神经功 能均受抑制所致,如脊髓病变早期双下肢软 瘫,后期呈痉挛性截瘫
5
三、研究方法(1)
• 详细采集病史
动脉瘤,出 肿,结核 移性
老年性痴呆
脑性瘫痪, MS,SLE 遗传代谢性
挫伤,硬膜 外、下血肿,
血,A-V畸
疾病
脑出血
形,静脉窦
血栓形成
12
与症状、体征相关的各组疾病
症状与体征
腱反射降低+无感觉障碍 腱反射降低+上肢疼痛 腱反射降低+下肢疼痛 腱反射亢进 腱反射降低+感觉障碍
疾病
脊髓性肌萎缩,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 力,周期性瘫痪,急性脊髓灰质炎
症状灶 – 不同部位病变有各自特点,如大脑半球,小脑,脊髓
7
• 局灶性:如脑梗死、脑肿瘤、横贯性脊髓炎、桡神经 麻痹、面神经麻痹等
• 多灶性:病变分布于神经系统两个或以上部位,如麻 风多数周围神经受累,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脑梗死 的多数梗死灶等,多灶性病变通常具有不对称性
• 弥漫性:侵犯脑、周围神经或肌肉等两侧对称的结构, 如代谢性及中毒性脑病、多发性神经病、周期性瘫痪 等
11
NS不同部位与病因之间的鉴别诊断
肌肉
N-M 接头 周围 神经 脊髓
脑干
VI
血管性
炎性
周围血管病 旋毛虫病
N
肿瘤性
D
变性或缺陷
横纹肌肉瘤, 肌营养不良 癌性肌病
I
中毒或特 发性
C
先天性
家族性周期 性瘫痪,肌 强直症
AT
自身免疫 创伤性 或过敏性
多发性肌炎, 挫伤 皮肌炎
E
内分泌或 代谢性
甲状腺机能 低下性肌病
臂丛神经炎,前斜角肌综合征,颈椎间 盘脱出,脊髓肿瘤,脊椎结核,脊椎转 移癌
• 有定位意义的特殊症候 –Lhermitte征:屈颈时出现麻木或触电样感觉异常发作,由颈
部向背部,躯干,及下肢放射,提示高颈段病变
–Beevor征:仰卧,压住患者前额,令患者抬头,见脐孔上移为
阳性,提示病变在T9-10节段,常同时下腹壁反射T11-12消失 而上腹壁反射存在(T7-8)
–Brown-Sequard征:脊髓半切综合征 –Horner征:病侧瞳孔缩小,睑裂变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
概述
• 神经病学研究内容 • 症状表现 • 研究方法 • NS疾病治疗 • 研究前景 • 学习方法
1
一、研究内容
•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NS):人体复 杂生物学机器的调控中 心 ,感受内外环境刺 激,并做出反应,参与 意识、学习、记忆、综 合等功能,包括:
–Central NS:脑,脊髓
–Peripheral NS:脑神经, 脊神经
2
一、研究内容
• 神经病学(Neurology):研究NS及所支配骨 骼肌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症状、诊 治及预防
• 举例:青年男性,晨起发现双下肢无力
3
二、临床表现
•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晕厥、抽搐、瘫 痪、感觉异常等,可分为四大类。
– 缺损性症状:如偏瘫,失语,感觉减退,是 NS正常功能的缺失
6
三、研究方法(2)
• 定位诊断
– 病变水平:N(CNS? PNS)? M?N-M? 其它系统疾病 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 空间分布:局灶,多灶,弥漫(两侧较对称,弥散侵 犯脑或周围神经,如代谢脑病,GBS等),系统性 (选择性损害某些功能系统或传导束如MND,亚急性 联合变性)?
– 一元论,首发症状 – 假定位体征,体征并非真正病灶水平,先天异常,无
脊髓空洞症, 放射性 ALS,亚急 性联合变性
基底动脉阻 病毒性脑炎, 原发性或转 延髓空洞症,
塞,动脉瘤 结核,梅毒 移性
ALS
Friedreich MS, SLE 共济失调, 痉挛性截瘫, SMA
基底凹陷症 MS, SLE
硬膜外血肿, 椎间盘破裂, 脊椎骨折
大脑
血栓,栓塞, 脑炎,脑脓 原发性或转 老年前期及 酒精,铅